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明明行于正道却大不如前呢? 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要看自己汲取的讯息源自哪里。 是否为“正”,是否只是裹着“正”的外衣来魅惑人心。 有所存疑时,应循大道,破华语。 大道,可从大浪淘沙的经典得,可从历史起伏的例子观。 华语,语言是人创造出来的,面对一些新颖华丽的词汇,可用自己理解的大白话来诠释,再去判断合理与否,而非以某个固定词语来过度渲染其“神奇”。 第二、现眼报反是好事。 比以前行差踏错更容易现眼报,是保护眷顾,因为这样子,才会慎独自持,不会在侥幸滤镜中越陷越深。 第三、确保自己是否在无人知晓的状况下仍行正站稳,如果心想和行事不一致,结果只会越来越纠结。 易曰: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人能骗别人,却骗不过自己与天地。 应从自身身语意三方面尽量扶正,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念,这样不止为自己储蓄好的善德,也能真正从每刻的动心起念里广积善缘,惠及他人。 第四、平常心待,卡点是考验。 前行路上,不可能没考验,因为每一个考验,每一个卡点都是提醒你仍有自我修正的地方,在这些考验带领下才能于来回调整中拓展心理弹性,更加笃定地走稳自己的路,不至于未来一个风吹草动就丢失立场。 第五、是否将自己捧到一个虚高位置。 譬如觉得,信了什么,知道什么,就会特别通透,特别厉害,当虚高位置与平凡日常有对比时,即容易产生极大落差感。事实上,无论你知道什么,不过是让你更好地过普通生活而已,不应有高傲感。 大道至简,心越简单,越见大道。 (以上分享,或存在个人局限性,大家理性看待,保持客观,get取自己能顿悟且通透的讯息即可,勿要因此徒添烦恼。) 愿我的小伙伴们都能通透明媚,智慧具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