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妒悭二大结,易成烦恼地。

 普通谭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妒悭两大结,是很容易于此叠加无明烦恼的,且难自控,因人起,因境转,一旦着相其中,或忿忿不平,或分分计较,在画地为牢中捉襟见肘。



如能解开妒与悭的束缚,即能感知,于一切时一切境,绰绰有余,本自具足。



于嫉妒处,



要明晰,他人得失与自身得失无关联,对方得到多些,不代表自己就少了什么,彼多不代表己少,自己该得到的,该失去的,会有专属的循环流动。



当然,自己得到多些,也不代表别人就低己一等,少优越,即少攀比,喜以优越感攀比于人者,亦易被优越者所动摇,继而生起妒忌嗔恨。



面对别人的好,别人的优,应随喜赞叹,才能得到更多随喜与赞叹。


想得到什么,能力范围内,给出去,即埋种子。



这就引申到悭。



于“悭”上生结生计较,怕给出去自己就一无所有,怕给出去别人得到自己就会缺少,其实并不会。



能施能舍,说明自己有。



譬如于善知识,心中吝啬怕人偷师模仿,强行收着反而难得精进,如能放宽心,将其分享,分享的过程即收获的过程,于其中,能发现更多可修炼的空间。



那如果自己舍后,对方偷师怎么办呢?



不要紧的,这其实是多了个渠道去发散善知识,至于对方,若他发心好,他从自己身上学到的,最终所获也是他该得到的,他不从自己这里收获,也能从别处收获,我们本身只是知识流通的渠道而已,若他发心不好,也会有自己的因果循环,但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了。



放宽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即见光明坦途,即少虚妄阻碍。

愿小伙伴们通透明媚,智慧具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