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专项运动损伤

 物理治疗_PT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舞蹈是一门艺术,是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素质定位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而舞蹈练习就可以突出和塑造人的体育和美育。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身体技巧体现是以表演者在解剖学极限上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大量的、严格的舞蹈训练动作为代价。一名优秀的舞者和竞技运动员一样,在追求更好和更优美的动作。这也因此大大的增加了舞蹈者肌肉骨骼损伤的风险。

运动训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也会为运动损伤带来的急慢性疼痛和关节功能受限而苦恼。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舞蹈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是骨骼肌肉的过度使用造成的。青少年舞蹈演员的损伤率为4.7/1000h。舞蹈者受伤之后常常不得不减少训练时间甚至停止训练。当腰椎受伤之后我们无法做侧空翻、下腰等需要受伤部位参与的特定运动。这些都会打乱原有的训练计划影响舞蹈者的训练水平和职业发展。
由于运动康复、体能训练等具有积极性的运动损伤康复理念,并没有普及成为每个运动参与者的常识。而且受到地区发展水平,人才培养困难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医生”或者“舞蹈医生”几乎是难以寻找。大多数的舞蹈损伤都靠舞者的休息“自愈”。但是一次急性的损伤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评估和后续程序甚至是工程化的治疗,就可能会演变成慢性损伤。这种慢性损伤会时不时来“骚扰你”,这也为以后高强度训练引发的运动损伤埋下伏笔。

对于舞蹈的初学者来说影响更大,除了负担所需的医疗费用之外,还会影响这些舞蹈爱好者正常的训练和对舞蹈艺术追求的积极性。另外在进行就医时,医生要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舞蹈的专项艺术技术动作的特征,对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方案。但是没有在运动队或者舞蹈教室工作过的医生,往往并不具有这样的水平。他们有时候会把这种损伤归结为舞蹈项目的本身,我想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十分合适。另外家长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让家长觉得舞蹈训练会造成比练习其他项目有更多更严重的损伤,家长可能会拒绝他的孩子继续从事舞蹈的学习,也许很多舞蹈的千里马都最后跑去耕地了,这也是对更多的舞蹈人才埋没。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我们舞蹈老师和舞蹈的从业者就只能看着运动损伤的发生而无可奈何,其实我们是大有作为的,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了。我们的条件虽然无法和大城市的医疗条件相比但是我们可以学习舞蹈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发生运动损伤后如何的进行现场的处理,这样可以把运动损伤的风险以及程度降低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比如: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肌肉力量,通过拉伸打开关节的活动度。运动中注意观察和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运动损伤。运动后2人一组进行相互的拉伸按摩放松。发生脚踝扭伤之后运用“PRICE”软组织损伤急救处理原则进行处理这些都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好办法。

给大家一点建议:

(1)发展柔韧性对舞者很重要,“柔”是大家掌握的比较好的,“韧”是弯而不折的意思。所以在发展柔韧性的同时也要注重肌肉力量的强化,才能做到舞姿优美,柔而不折。

(2)舞蹈教师和舞蹈从业者除了要掌握舞蹈的训练技巧之外,还需要学习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内容。

(3)发生运动损伤并不可怕,合理科学的现场处置,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会大大降低这种损伤的发生。

(4)善于总结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特点,去分析和设计一套符合自己舞蹈学校的运动防护方案,降低损伤的几率。

最后希望所有的舞者都更够快乐的翩翩起舞,没有过多的运动损伤和疼痛,享受舞蹈运动带来的身体和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成为人格健全、审美超众、形象好气质佳的现代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