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蛋鸡产业走过的5个阶段 新阶段下或有哪些不同?

 微卫星空间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一、蛋鸡产业走过的5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85年以前:第一批专业鸡场出现:国营自动化鸡场配给制,进口设备。 蛋鸡养殖散户主体以20-30只为主导,这个阶段的养鸡,并未得到多数家庭足够重视,发展缓慢,家庭式散养,物资缺乏,营养品稀缺,鸡蛋基本换零用钱,补贴家用,不占家庭主要劳动力时间来经营,自然散养,品种有限,生产成绩低下。

  2、第二阶段  1992年以前:5000-30000专业户突出,大量城市近郊养殖万元户出现,小商贩鸡场取货,农贸市场销售。鸡笼、水槽。 普通养殖规模以1000只以下为主导,开始占用一部分家庭劳动力时间,养殖群体,由粗放式,小规模散养,到逐步开始尝试笼养,集约化养殖,由于受品种,饲养条件,饲料营养条件,疫病防控条件等限制,生产率相对低下,但收益相对还是不错,饲料成本低下,蛋价相对较高,但种源的不稳定性,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资金问题,思维意识等条件限制,蛋品销路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很少有大规模扩张。

  3、第三阶段  2005年以前 :庭院养殖户、养鸡村、养鸡小区,户养500-2000只鸡,养殖户从育雏到产蛋全程饲养 ,几十户连片,专业到户收蛋、市场批发及长途贩运商出现,商超品牌蛋,县、地级种源孵化企业形成,养鸡小区附近形成小规模全价料加工厂,大型饲料企业产生,专业收下架鸡、屠宰场产生。

  4、第四阶段  2016年以前:养鸡大户,规模10000-50000为主,乳头饮水线、刮粪板、门式添料车,配备负压风机,湿帘,5000-10000全封闭鸡舍开始流行  粪便污染、禽流感、产能过剩、疫病复杂   专业化育雏公司出现;

  5、第五阶段 现阶段和未来:10-50万只以上逐步占主导,实现机械化养殖,人操控设备,设备养鸡,人控设备,标准化,品牌化,产供销一体化增加!

  二、为什么中大型规模化企业快速推进?

  1.自由竞争的任何产业,到一定阶段,集约度都会有所提高,只是时间有长短;

  2.产业升级,资金转型,流入阶段性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3.人口转移,城镇化推进,蛋品消费升级;

  4.阶段性政策支持;

  5.舆论的引导;

  6.产业结构调整:30万只以下蛋鸡企业,老板平均年龄50岁+,时间后延,自然退一批;

  7.密集老产区,生物安全问题,生产性能是个问题,养不好,逐步退;

  8.门槛抬高,投资成本不断上涨,单栋饲养量加大,运营难度加大,适度规模场及以下,再升级难,逐步退出加速;

  三、在第五阶段逐步过度时,蛋鸡产业新的变化:

  1、从过去的增量竞争,到现在开始的存量竞争(总存栏量需求维持平衡略降,中大型场存栏量和比例进,中小型存栏量和比例退,中大型场更多是产业链上游企业进入,或者跨行资金进入,换一批竞争力更强的人加入竞争);

  2、中,大型,蛋鸡养殖企业,快速崛起,养殖成本高位震荡,总笼位整体过剩之下,从养殖场,到蛋点,到蛋品流通,到销售,各环节利润,已经非常有限,高成本之下,逐步缩减部分环节,锁住部分环节利润,逐步会推动一部分中大型养殖企业,本地化产销一体化成型;

  3、种鸡 青年鸡 蛋鸡 集约化程度,在继续大幅提高;

  4、蛋鸡,青年鸡整体总笼位,处于过剩阶段,盘活现有笼位,比继续大幅新建更利于行业;

  5、南方粉鸡,换羽比例,仍将继续大幅提升;

  从而减少鸡雏和青年鸡需求总量,减少多少?过去正常产蛋期13个月,月均鸡苗需求在8500万只,换羽按照平均600天淘汰,3.3个月,减少2.8亿只鸡雏;一年鸡雏的更新量减少到8亿只,是有可能的

  会给产业带来什么新变化?种鸡孵化企业数量继续加速萎缩,青年鸡企业需求萎缩,前期淘汰鸡,可淘量,大幅减少,淘鸡价格高位震荡;

  建议:新建容易,退出难,若大小规模化场,靠转租,或出售,难收回投资成本,可能需要割肉离场;若要进入,走得稳健,资金+生产稳定高效+对等销售通路,三条腿,缺一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