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留给王献之的小楷,嘱托他一定保密,却在唐朝大白天下,可惜毁于火中!

 三余字画 2023-09-27 发布于山东

古代人学书法的途径无外乎三种,第一是请老师来教,手把手入门;第二是找字帖自己临摹,虽然学得慢,但终有所成;第三种就是传承家学,豪门大族才能有这样的条件。但总的来说,第三种出大师的概率最大。

我们翻看书法史,会发现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以及后来的李唐皇族、赵宋皇族,出了不少大家,甚至“主宰”着后世笔法的传承。唐代书论家张彦远写过一篇《法书要论》,其中就说“笔法”长期在“琅琊王氏”家族内部传承,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珣、王僧虔、王褒一直到隋代的王法极(智永)。

直到王法极将笔法传给了虞世南,它才真正走入大众,并在之后开枝散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如果王羲之看到这一场景,估计他是不会满意的。因为他十分讲究家族书法的“保密性”。史籍记载王羲之临终前对王献之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

不过,不论是《乐毅论》还是《笔势论》,都在唐代大白于天下了。尤其是前者,被智永、褚遂良誉为“王羲之正书第一”,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小楷都取法于它。《乐毅论》全篇共700余字,单字大小约2厘米。

这部书法真迹在唐朝初年收进内府,得到了虞世南、褚遂良的亲自鉴定,并标注“四十四行,书付官奴”。《乐毅论》和《兰亭序》是唐太宗最喜爱的两件书法,他命冯承素、褚遂良精心临摹《乐毅论》,并将摹本赏赐给房玄龄、魏徵、长孙无忌和新罗使者,足见他对此帖的推崇。

可惜的是,《乐毅论》被武则天赏赐给太平公主,但她没有妥善保存,被下人偷走。事情败露后,这名下人担心留下罪证,竟将《乐毅论》原作扔进火中烧毁。所幸,此作有拓本传世,褚遂良临摹的《乐毅论》最佳,它又被摹刻拓印,收录进《快雪堂法帖》中。

王羲之小楷取法于王廙、钟繇,并将楷法推向成熟。《乐毅论》用笔圆润自然,笔势内敛含蓄,将钟繇的长横处理进行精简,使整体更加和谐统一。笔画提按分明,一搨直下。结字变扁为方,平中寓险,体势欹侧,勾挑也更为细致,整体收放自如、变化多姿。

王羲之在布局横无行、纵有列,疏密得宜,中和俊逸。不论是用笔、结字还是章法,王羲之此作都比前代更为成熟精谨,是学习小楷的绝佳法帖。

而今,我们将褚遂良临王羲之《乐毅论》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用市面先进的技术,达到了与真迹相差无二,笔画、墨色纤毫毕现,配以纯手工装裱。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