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人如何让自己避免成为一颗韭菜?

 新用户3455H9dM 2023-09-27 发布于江苏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末非”—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避免成为一颗韭菜?

最近和一个上海老同学交流育儿。她一路打怪升级,终于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高中,我十分羡慕,向她请教经验。老同学一语中的:

你家娃目前最要紧的是找到学习的内驱力!

谁说不是!?我就一直在帮他找内驱力啊!为了把娃发动起来让他愉快地自鸡,老天知道我花了多少心思?!

上海老同学说,实在不行,你试试加这个老师咨询一下。说话间,给我发来一个微信名片。我二话不说,加上了。一问价,我就聊不下去了。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马上问同学:你这些年花在这方面的钱得有多少啊?

同学想了一下,说:我上过的各种类似培训课程,最起码十几万了!

我无知地张大了嘴巴……原来,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补课都算是小钱,这种虚头巴脑关注成长的课程才深不见底。

老同学一定get到了我这边的画面,雪上加霜地补充了一句:

这5000块钱砸下去有可能就是打水漂……

但是,你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不是么?!

万一有用呢!

我蚌埠住了。我这老同学聪明又能干,当年在班上成绩比我好,我从来不觉得她是会交智商税的那波人,一定是我没见过世面。会不会是上海这种教育咨询就是价格高?毕竟是超一线城市……

这事激起了我的调查欲,我在一个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年家长的群里问了一下这个课程的行情,立刻有人甩出一个同款。

看来还是我见的世面少了。5000块一小时是这类咨询的常见价位!我的妈!绝对是有市场需求才会有这个高价产品。最肥的韭菜,绝对是咱们有儿女的中年人啊!

有多少跟我一样黔驴技穷的家长不惜代价地要为孩子找一颗唤醒内驱力的仙丹啊!?

我很好奇,这些培训师有什么本事,能给咱这些油盐不进的娃们打进鸡血?学校里的老师软硬兼施接力打了快七年了,都没让我娃爱上学习!

如果真的有效果,哪怕5000块后面加个零也值啊!我是不太敢相信,但话又说回来,万一有用呢?!你看,咱韭菜就是这个心态!

要不要买这颗仙丹试试?我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晃了晃接受过9年制义务教育的脑袋,想了想自己上个月的工资……算了!当不起这颗韭菜。

老同学是有经验的,她告诉我,一般都得从家庭教养上找原因,老同学认为,很可能是我一开始就给孩子过于宽松的家庭氛围,没有对他在学习上提出很高的要求,导致孩子不求上进。

说的有道理。可能对,也不完全对。如果是父母对孩子很严格,不断提高要求,那不还是外力的作用让孩子努力么?

老同学给我的建议是,从现在开始,好好对孩子提要求,亲自鸡,从头鸡,把以前没鸡的都补回来……我想了想以前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场景,立刻像创伤后应急障碍一样心跳加速,全身发麻,又想买仙丹了!

突然有点领悟,中年人被割韭菜是心甘情愿的,被割的和收割的心照不宣,我把我的锅甩给你,主打买个心安。反正,要么费钱要么费妈,总得费一个。

花钱是缓解焦虑的一剂良药,每花出去一笔钱,就多了一份憧憬,万一有用呢?!

一不留神,“割韭菜”这个话题在群里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我发现,家长越焦虑,越容易被割韭菜。每当中高考季来临,家长的焦虑值抵达顶峰,也迎来了韭菜的收割旺季。

“割韭菜"的讨论范围逐渐扩大,又回到补课这些常见项目。教育上的投入果然是中产家庭支出的大头啊。学科培训,特长培养,身心健康……总有一款课适合您。

此外,还有无数小坑,比如各种教辅,你买过多少?娃做了多少?我闺蜜人间清醒.梨,一到开学季就买语数外各科教辅。我说,你家汉宝做得完么?!梨总回答得倒也干脆:不做!就放着!

毕竟,每花出去一笔钱,就多了一份憧憬,万一有用呢?!

当然,也不能说所有花销都是打水漂。毕竟有那么多多才多艺的牛娃学霸,都是爹妈用心鸡出来的成果。

也正是永远都有那些牛娃学霸,所有的家长都不放弃自家娃成才的可能性:万一咱家也楸出个学霸呢?!反正,在爹妈这一环节不能掉链子啊,别人学啥,咱也不能少学;别人提前学,咱也不能落后学……

当然,也有像我这一挂的家长,给孩子提供着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科培训的韭菜确实割不到咱……但是,孩子很有可能面临考不上高中的窘境。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今年国际高中的项目像雨后春笋一样都冒了出来。

梨总拉着我参加了一次国际教育展,在五星级酒店里。我们稍微迟了几分钟,宣讲大厅里的座位已经满了,后面挤满了家长,工作人员不停地加凳子进来,最后,凳子已经不够用了。我环顾会场,感觉全城的学渣家长都来了。

国际高中的老师们轮流上台宣传自家学校的优势,最后我是听明白了,每个学校开头都会介绍各自学校的理念和教学特色,确实是我向往的教育乌托邦,重点是,很多学校都表示可以给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保底。

听完宣讲,我们去隔壁厅的展会上挨个详细了解。每个摊位上的招生老师们都热情地往我俩手里塞宣传册,让我们扫码加微信,了解他们学校的国际教育项目。怎么说呢?有种久违了的逛菜场的感觉。

我俩两眼放光,觉得遍地都是出路。走着走着,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我跟梨总说:我怎么感觉我俩像是行走在菜场上的两颗韭菜?绿油油的!

人间清醒.梨叹了一口气,说:总归有学可上,万一有用呢!

关注我,一起成长

 

加末非微信,进群抱团取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