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岁以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后来回乡做保安!

 liuenk5gb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雪球作为一个分享投资心得的平台,本来不想发这些文章的,但投资应该只是手段,也不是每个人的全部。最主要的有三个原因让我还是想把这篇文章发出来。

①是由于一个球友执着自己的小孩要读书考大学的学习情况而困难和烦恼的问题。

②正好前几天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作为很多家长的父母有空不妨也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③我初中同学的自身经历也告诉我读书和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不一定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我的初中同学和我同姓,名字也只有中间一个字不同,初中经常是同桌,但他的记忆力和学习成绩特好,用现在的话说叫学霸。

初三参加了全国化学奥赛,还拿了一个全国三等奖,后来进入市一中学习,高考成绩很棒,可以进清华北大,但由于家庭比较贫困,考虑到学杂费生活费等经济问题就进了湖南的国防科大计算机专业,当时这个专业是很吃香的,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工作,但后来由于他透露了某些机密给了深圳的一家企业为自己获利,最后获刑(几年后出来了)。

我说这些并不是否定读书没用,其实按社会整体的平均学历水平来衡量,博士肯定混得比硕士好,硕士比本科好,本科要比专科好。但这里有三个bug。

一是概率的bug,你的博士学历不一定比别人的本科混得好。二是人的综合能力bug,学历文凭仅仅是一个人可能有所造化的一个方面而已,如果缺乏别的方面可能还是成不了。

三是社会发展的bug,现在别说文凭,就是知识都已经充盈和泛滥到只要你想学,你可以超越任何明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但没用,现在缺的根本不是知识,也不是获取知识的方式,甚至都不是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这种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都有都具备)。现在最需要的是提炼和内化知识的综合能力!

就好比你想学习股市投资,现在有纸质的书,有电子档的书,有视频,有专门的课程,还有一对一的服务,那是不是每个人就能来股市提款呢,显然不是,因为这些你可以学习可以做到的东西,别人同样也可以学习也可以做到,而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可能还是那种提炼和内化知识的综合能力。

下面的文章就是17岁以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后,回乡做保安的真实故事。希望看后有所启发。

“张晓勇很喜欢自己的专业,他也想要在自己专业的道路上深究。然而在张晓勇大四的时候,他在准备读研,之后再向博士冲刺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家里的一通电话。张晓勇的母亲打电话过来问道:“小勇啊,你多久毕业赚钱啊,我和你爸年纪大了,我们要干不动了啊!””


二零零八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办公室里,有一个戴着银框眼镜,看起来温温柔柔的男生敲响了屋门。
负责人很是诧异:“请问您来这儿,有什么事吗?”
眼前这个看起来就是个知识分子的男性开口说道:“听说这里招聘,我想来试试应聘保安。”
负责人连忙叫眼前的这个人进门。
其实招聘保安的过程都很随便,但这个男人却递给了负责人一张精心准备的简历。
负责人的态度也一下变得正式了,他打开简历一看:“清华毕业的啊...”
“什么?清华毕业的人干嘛要来我们这里当保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来应聘的男人真的是清华毕业的吗?又是为何让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主动来市场当保安呢?


一、“家境普通上清华”


1974年,张晓勇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词条县城。
张晓勇的家境普通,甚至可以算得上有些贫寒。
或许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张晓勇从小便懂得自己要努力。
张晓勇从小便表露出了超乎同龄人的智力,在小学的时候,班里的老师就夸奖过他聪明。
每次学校里的考试,张晓勇总是能够名列前茅。
而且在学习方面,张晓勇从来不补课,也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
或许是因为张晓勇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让父母也对他抱有很大的信心。
从小,他的父母就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考上好大学光宗耀祖。
每次吃了晚饭,张晓勇的母亲都会催促他去做作业。
有一次,张晓勇吃饭后想要收拾碗筷,他的母亲还因此骂了他:“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不要做这些没用的事情!”
张晓勇前半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读书,做题。
他知道自己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
就这样,张晓勇很快就升入了高三。
因为他表现一直优异,学习成绩从来都是第一第二,学校里还给他了保送的名额。
但张晓勇并不满足,保送的名额并非来自他理想的学校,于是张晓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
他放弃了保送的机会,要靠自己的高考成绩去寻找自己最喜爱的名校。
1991年高考,张晓勇发挥出色,考得了538分的高分。
在当时,张晓勇靠这个成绩更是成为了长沙县的理科状元。
凭借着这个成绩,张晓勇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技术专业。
虽然这个专业是如今的热门专业,但当时这个技术还正处于刚刚起步,可张晓勇却很喜欢,他对自己的选择十分满意。
考入清华大学的张晓勇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美好的未来貌似在向他招手,可事实上,考入清华之后,他的人生再也没有更荣耀的时刻了。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无奈放弃考研”


生物科学技术作为当时的新的产业,才刚刚起步。
作为最早来闯荡这个专业的学子,张晓勇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而且张晓勇也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搞学术研究的人,他选的专业也没有问题。
张晓勇的导师们都十分喜爱他,同学们也十分钦佩他的学术素养。
而且在本科期间,张晓勇还在学校里成立了一个小的科研小组,这个小组和导师们的联系也十分密切。
张晓勇很喜欢自己的专业,他也想要在自己专业的道路上深究。
然而在张晓勇大四的时候,他在准备读研,之后再向博士冲刺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家里的一通电话。
张晓勇的母亲打电话过来问道:“小勇啊,你多久毕业赚钱啊,我和你爸年纪大了,我们要干不动了啊!”
这时候的张晓勇才知道,自己的出生决定了,他想要走自己想要的人生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其实刚刚来清华读书的时候,张晓勇就已经察觉到了这点。
能够上清华的学生们都是些高材生,除了成绩好之外,他的同学们还会钢琴绘画、外语托福。
相比之下,张晓勇只会做题,他以前在学校里的那种光环荡然无存。
为了能够摆脱这种落差感,张晓勇只能更卖力地读书,企图走得更高。
然而父母的这通电话,却给了张晓勇一个狠狠的巴掌。
看清了现实的张晓勇不再追求自己的博士梦,他放弃了考研,踏入了找工作的步伐。
1996年,张晓勇毕业了。
这一批大学生毕业有两个选择,一是靠分配,二是毕业后自己参加社会性招聘。
因为学校分配的工作并不是张晓勇想要的,于是他走上了自己找工作的道路。
张晓勇拿着自己的简历,来往于人才市场之中。
好在清华大学的名号还是很大的,张晓勇很快就被宝洁公司词条录取了。
宝洁公司可是享誉全球的日化巨头,张晓勇以为自己是踏上了顺遂的人生路,可没想到,这只是他人生下坡的开始。


三、“清华人才被安排到销售岗位”


在上班前,张晓勇满心都是喜悦。
宝洁公司作为巨头,里面的办公条件和资源研发都是业内顶级的。
张晓勇不断给自己设想着未来的人生道路,他要努力工作,被领导赏识。
这样他就既能够继续做研发,还能够拿到高工资。
但在上班的第一天,张晓勇的梦想就被打破了。
一进公司,张晓勇并没有被安排到研发岗位,反倒是被安排到了客服销售的岗位上。
张晓勇很不能理解,做客服销售和他的专业与梦想压根沾不上关系。
那时候的张晓勇还是个刚出社会的愣头青,他感觉不对便去找了领导谈意见。
然而领导却告诉张晓勇,目前宝洁公司在中国没有产品研发部门。
如果张晓勇想要在公司里做研发,就必须得去国外。
然而张晓勇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但他只是个本科生,如果去国外肯定竞争不过别人。
而且张晓勇并不太想跑到国外去工作,他在老家还有父母亲人要供养,离家太远父母肯定也不愿意。
无奈之下,张晓勇只能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宝洁公司销售的工作。
其实工作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若是销售客服的业绩好,也不愁工资问题。
但是,张晓勇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本来就更适合埋头研究的工作。
他在客服销售的岗位上做得很郁闷,每天上班就像是上坟一样。
张晓勇想要辞职,可现实摆在他眼前,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高薪工作了。
宝洁给张晓勇的待遇不错,哪怕张晓勇毕业于清华,他也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了。
于是,张晓勇便勉为其难地坚持了下来。


四、“成为房地产销售”


张晓勇在宝洁公司坚持了五年,虽然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工作,但张晓勇还是力求做到最好。
五年后,张晓勇成为了宝洁公司的部门管理,也算是一个高管了。
虽然在别人看来,张晓勇已经算是事业有成,但张晓勇内心却很痛苦。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找对自己的方向,让他在往上爬的时候内心负担越来越大。
就在张晓勇在宝洁公司挣扎的时候,一个噩耗促使他离开了宝洁公司。
张晓勇的父亲患上了尿毒症,老人已经很年迈了,之后必须得长期在医院里做治疗。
张晓勇很孝顺,他一听到父亲患病了便立马赶回了长沙老家。
回家后,张晓勇发现父亲的病情比自己想的还要严重。
如果张晓勇再次去外省上班,可能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看不到。
为了能够在父亲身边尽孝心,张晓勇向公司提了申请,希望公司能把自己调任到湖南分公司。
张晓勇的态度放得很低,他已经被社会打磨了五年,这时候公司要他干嘛,去什么岗位都可以。
但公司却告诉张晓勇,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湖南分公司根本没有空余的岗位。
如果张晓勇想要去湖南,只能再等等。
张晓勇可以等待,但父亲的病情却不能按下暂停键,几番思索后,张晓勇心中的天平还是偏向了家人。
张晓勇辞了职,回到了老家湖南。
虽然张晓勇的父亲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儿子,但在张晓勇心中,自己是得到了解脱的。
回到湖南后,张晓勇又开始找工作。
然而张晓勇老家只是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在这里,虽然张晓勇有着清华的学历,但他的专业却是最冷门的。
张晓勇压根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清华学历能给他带来很多的关注,可张晓勇压根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然而张晓勇不可能就这样干耗着,在父母的要求以及现实的打击下,张晓勇还是妥协了。
他找到了一个房地产销售的工作,然而这个工作只能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
房地产销售的工作比以前在宝洁时还要繁琐,而且遇见的客户要求也更多。
张晓勇本来性格就比较沉默,在宝洁做了五年已经是奇迹,如今做房地产销售,他更加困扰。
在做销售期间,张晓勇和以前在清华的那些同学见了面。
以前的校友如今事业有成,他们谈论的话题已经和张晓勇认识的世界天差地别。
在饭桌上,对方问道张晓勇如今在干什么,张晓勇只能支支吾吾说自己在做房地产行业。
别人以为张晓勇是在房地产行业里崭露头角,殊不知张晓勇只是最没有门槛的销售人员。
这种由以往校友带来的落差让张晓勇感到敏感与痛苦,之后,张晓勇更是不再主动联系以往清华的同学了。
而且,他也不再参加学校的同学聚会。


五、“踏实度过后半生”


张晓勇做房地产销售的时候,他的业绩还比不过那些普通学历的人。
后来没多久,张晓勇再一次选择了辞职。
之后,张晓勇去找过不少工作,但是这些工作都避不开和客户交流。
2008年的时候,张晓勇偶然听人谈起,马王堆陶瓷市场正在招聘保安。
鬼使神差下,张晓勇选择去应聘了。
市场负责人看见张晓勇是清华毕业时吓了一大跳,忙问张晓勇为什么这么想不开,偏偏来做保安。
但张晓勇十分坚持,他觉得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不适合他,或许做保安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看见张晓勇的坚持,市场负责人决定给张晓勇一个机会。
负责人以为张晓勇只会在这里做几天,没想到张晓勇一连干了两个星期都没走。
在这两周里,张晓勇觉得保安这份职业非常不错。
虽然保安经常和市场里的那些居民交流,因为一些小事儿还会闹矛盾。
但这些都是小纠纷,和做销售比起来,张晓勇觉得实在是再轻松不过了。
而且如果没人找,保安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的,这让性格内敛的张晓勇感觉十分满意。
虽然保安的工资不高,但张晓勇却觉得这个工作比以往的任何一个工作都要让人满意。
张晓勇当保安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快乐,在这期间,张晓勇还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
两人结婚后一年,张晓勇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虽然张晓勇做了一个不够高端上档次的保安,但他却感觉自己的人生正在不断变好。
2013年,为了能够让自己更有价值,张晓勇还考取了《物业管理员证》。
之后,张晓勇升职加薪,成功地成为了市场物业的客服部主任。
虽然升了官,但张晓勇的工作还是很简单,平时接触的也都是附近商户,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
最开始,附近的商户对张晓勇这个清华大学高材生还感到陌生。
但张晓勇做事负责,性格勤恳,和同事以及商户们都能打成一片。
随着打交道的次数多了,这些商户、同事们也喜欢上了这个没有架子的清华毕业生。
很多知道张晓勇事情的人其实都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但对于张晓勇本人来说,做保安可能是他最喜欢的工作。
人活一世,不一定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华夏幸福(SH6003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