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原创动画会被称作“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

 情报姬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还在追番的伙伴们大多都清楚,原创动画,在这几年逐渐被冠上了一个别称——

“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

(“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出自《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在没有任何“可供剧透”的原著材料的情况下,原创动画每一集都可能是对“套路”和“样板”的践踏。观众们爱赌原创动画的新展开,就和赌炒冰淇淋有几卷一样,大伙都乐意在周更的节奏中享受着社区里花活无数的发散,以及保持着对后续未知与悬念的期待。

就像这个季度最引人注目的原创动画MYGO,其优异表现正是映证了“原创”的乐趣所在。只不过MYGO遭人诟病的唯一缺点,就是邦多利企划在很早以前就把MYGO的最终成员公布过了。所以我们都知道这群纠葛万分JK,最后是哪五位出了道——因而少了那么点点悬念,少了那么点“原创”该有的醍醐味。

同样,原创动画的不可预测性,对观众而言是如此,对动画创作者亦然。

就在昨天,B站举办了2023-2024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公布了足足68部国创作品,有大伙都耳熟能详的《凡人修仙传 第三季》《仙王的日常生活 第四季》《我的三体 第四季》等热门IP改编动画,还有令人惊喜的《中国奇谭2》《胶囊计划2》《灵笼2》《时光代理人 英都篇》等大受好评的原创动画现身。

其中,在年中引起过话题的中国奇谭IP,还公布了《小妖怪的夏天》的大电影企划。同时,《胶囊计划》的12支短片也已经入围了国内外118个影节奖项。

这都说明,国产原创动画确实有着强大的潜力。

(海报来自网络)

而发布会中最令人惊喜的,是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重点强调了一件事:

“有B站就有动画。未来三年,B站对于原创的投入,不会减少,只会增加。

(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

B站最初只是一个动画社区,现在已成长为日活用户近1亿的综合视频平台。B站之所以能保持高质量的增长,是因为PUGV生态是是驱动力,ACG生态是壁垒。ACG生态是B站的起点,而国创动画,决定了壁垒的高度。因此,B站坚持做国创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坚持做“原创动画”,就很不一样了。

毕竟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相较于改编动画而言,在如今市场局面与行情下坚持做原创动画,很可能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然而,B站仍然在大量投入原创扶持力度,例如持续挖掘国内优秀动画创作者的“哔哩哔哩寻光计划”。他们一直坚持精品化,与动画院校合作,提供动画就业岗位,加大对原创的投入,宛如与市场逆行。

是的,这些投入,尤其在当今中国动画市场,意味着B站将面临更严峻的风险和考验

为什么做原创难?

为什么明明做原创很难,B站又仍然要坚持做?

要回答这些问题,说来话长。

不论在动画产业仍在蓬勃发展的国内,还是已经拥有成熟工业化流程的日本,“原创动画”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回想下国内外近五年的原创动画,最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还剩几部?《雾山五行》的张力分镜和《中国奇谭》的奇思妙想,亦或是国外“蒜吻之争”那般盛况,还要等多久才能再见一次?

没错,无论从制作还是商业上考量,原创动画本身就充斥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毕竟比起有IP背书、有跨媒体企划同步运作的改编衍生动画而言,原创动画在许多领域都没有可供对比衡量的量化标准,没有已经预设的稳定受众,没有更通畅的变现渠道,也没有创作上的往路可循——所有能依靠的,只有创作者脑中凝聚的那幻想世界的喷薄欲出的表达欲。

但也因此,不仅对观众而言原创动画是如此,对创作者和制作端而言,原创动画同样是“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

说白了,如果做改编动画,根据IP体量、过往市场表现、受众分布等等数据,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我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动画的最终商业表现。说好听点就是“输也输不到哪里去”。

但如果做原创动画,那相当于摸石头过河,全是未知,且一旦小输,就很可能是满盘皆输。制作一部原创动画要投入的总体成本,大多数情况下比改编动画更高(工业化越欠成熟,做原创的难度越是翻倍)。原创与生俱来就背负着如此风险。

不过,难,不代表就不去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国内外动画行业仍然有无数创作者,为了将脑中奇思妙想具象化,为了追求表达与艺术的自由,而前仆后继地加入这无法预测的命运舞台。

比如我们熟知的骨头社(BONES.),其董事长南雅彦就说过“我就是为了做原创动画才成立了骨头社。”

他曾经聊过对于改编和原创项目的辩证看法:我们的改编动画项目,更像是让年轻制作人员与新人学习动画工业现场知识的人才培养项目;而原创动画项目则简单明了,是“让动画师们尽情胡闹”的舞台。

多亏了原创动画,他们才能让许多充满才能的创作者聚集到了一起,实现了许多拥有市场上极少见风格的作品。这就和B站正在进行的“哔哩哔哩寻光计划”很类似,是供有才之士肆意发挥闹腾的舞台。

改编也做,原创也不放弃,风格足够多样化,才称得上是一家商业和创意实现正循环的健康动画公司。

是的,做动画总是要有点理想的。那些受制于市场需求和商业考量的创作者表达欲,唯独在原创作品中,能够最大限度不受禁锢地肆意散发。

创立了绘梦动画的李豪凌导演就表示,虽然绘梦初期有很多改编项目,但他内心一直渴望进行原创内容制作。尽管很难平衡创作欲望与公司经营,但“我那颗做原创的魂,一直在燃烧”。

早期从2016年一篇采访中,从有妖气加入到绘梦的董志凌就指出了国产动画行业的痛点:纯理想主义的创作在商业方面考虑的很少,因为赚不到钱所以无法继续创作;另一方面,创作者太深地接触商业运营,从而丧失了创作的热情和想法。恶性循环的大环境下,能同时兼顾两边的作品并不多。

好传动画CEO尚游也说,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做原创动画。他们在成立初期也经历过“究竟是做外包改编,还是坚持原创”的抉择,但他们对于原作的改编,往往让平台警觉“原作已经很成功,你们再改是有风险的”,因而在创造力和收益的双重重力之下,“不得不”投身转向了原创。

他与《雾山五行》的导演林魂,也是一直秉持着“讲述原创故事”的初衷在行业发热,让我们看到了极具创意与魄力的震撼演出。在这之后,他就“疯了”一般,走上了一条叛逆的“作死之路”,一条由更多未经市场检验的原创动画新作铺成的“作死之路”。

但凡动画人,心中总有一颗追求创意表达和自我追求的热忱灵魂。而原创动画,就是让这些富有才华的创作者们尽情展现自我的最佳舞台——这也是尽管原创动画风险无数,我们仍然需要原创动画的原因,也是B站仍然持续投入原创动画的理由。

曾说过“要当中国的日升”的七灵石也提到,对中国市场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原创动画。

因为要想维持中国动画环境的健康,就不能一味生产IP改编求稳,用商业抹杀占用动画人的创意。在一定程度上,原创动画能够绕过“市场的条条框框”,能够让创作者们“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而不是只做迎合市场的内容”。

(《白箱》)

我们熟悉的P.A.WORKS曾出品了《白箱》《花开伊吕波》《樱花任务》等等在整个业界都非常少见的职场题材原创动画。P.A.WORKS社长崛川宪司在提到如何制作原创动画时说,他们立项时通常不是先去考虑“观众喜欢什么内容”,而是让创作者们思考“你想在作品中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求点亮创作者的思想。而如你所见,《白箱》等职场动画充斥着创作者们对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丰富思考与创意表达,也成为了无论观众还是行业都口口相传的新经典。

而他们对原创醍醐味的拿捏,可能会更体现在之前的《秋叶原冥途战争》中,毕竟每一集就都让观众像在坐过山车一样颠簸荡漾,是真的让当下观众感受到了最典型的追“原创”体验。

(《秋叶原冥途战争》)

同样,发布会中《中国奇谭》的系列总导演也分享了他的创作灵感来源——生活。他从自己的生活、从本土出发,让大家看到更多中国、甚至某个具体地方的乡土生活故事。这些丰富的思考与创意表达,都来自于最朴实无华的泥土中的深思。

原创尽管翻车率高,但大多动画人都保持着对自我表达的尊重和热情。infinite董事长的永谷敬之对待原创的态度就非常猛烈,“如果有工作人员想整非动画市场主流风格的原创作品,那就必须搞起来!”

对他而言,从原创动画中才能感受到“如果不是我们,就不可能做得出来”的爱意。他一直助力推动原创企划,挖掘“不流行”的题材,并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在每年250部的新作中持续发光发热。

而infinite担任制片的《Flip Flappers》就是一个由现场创作者主导的原创动画项目,至今仍受到业界的极高评价;但过于追逐一惊一乍的创新也有风险,例如他们企划的《寒蝉鸣泣之时 卒》也因为原创得“太过自由”,而给观众造成了不小冲击。

(《Flip Flappers》)

但这就是原创的乐趣所在。

想做原创动画的创作者们,灵感往往是带点“电波”的。曾在IG参与过《B: the beginning》的中泽一登就提到,他之所以提出《海贼王女》企划,纯粹是因为一个人在房间里听古典乐时猛然触电带来的灵光乍现。这种非常有艺术家气息的灵感来源,也是唯独原创动画才有的养料。

曾制作过《星合之空》的赤根和树监督,就在年轻时候被《高达》系列的生父富野由悠季反复骂过“给我多加点创意啊!你看我都会加那么多创意,你们为什么就不加点呢!”当时赤根和树只有20多岁,而富野由悠季的信条则深远影响了他今后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为了让创意更容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他决意必须创作原创动画,也认为做原创对动画监督来说是必然的事

诞生了“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这句名台词的《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的负责人古川知宏,也认为原创动画企划更便于创作者实现那些“让观众享受动画乐趣”的操作。

相对的,观众也在越来越注重动画中的创意化表达。

对观众而言,原创动画没有观影门槛,更注重自由表达与新鲜感,更能体现一些创作者的个人风格、艺术体现。而最重要的是不可预测的展开,对千篇一律感官失敏观众有着特攻,是观众窥见影视艺术家灵魂的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等等。

但也因此,在观看原创动画时,观众会更加在乎动画的剧情、演出和创意等层面的内容,从而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忽视其他方面的表现。所以一方面,“原创动画”往往是结果论的重灾区,这样的观影评价惯性让原创动画获得市场认可的可能性被局限在相对更为“偏科”的领域中。

但随着近两年动画社区环境的变化,“追番”过程的体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原本大多观众并不觉得等更新的断档体验是一种乐趣,但在以B站为核心的各大社区逐步稳固搭建兴趣圈效益的加持下,通畅且爆发的交流环境一步一步成为了培养观众深入社区化追番习惯的助推。

而在这般有来有回的互动中,原创动画的魅力相较以往能够得到更完全的展现,也让更多观众能够体会到“命运舞台”的快乐。

而对制作端而言,相较于改编动画,原创动画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如今的动画工业化水平之下,原创动画的体量更加可控,可开发空间大,后续剧情走向也能够实时根据观众的反馈来调整优化,也方便产品端了解如何延展设计内容。

为了解决“原创动画”的商业化难题,国内不少创作者进行了尝试。例如与众多好莱坞影视工业有过合作的视效公司BASE ANIMATION,就为了制作原创动画选择加入了融创文化集团。视效公司和融创在多方面达成文化疏通合作,IP与生产双方互相补足,实现了国内自产原创的一条新路。

而我们也看见开心麻花和日本东映跨界合作,在中国推出了首部原创短篇动画《辣糖甜心》,将短歌与短生活融合到短片中的题材非常特立独行。

正是为了能够持续让创作者自由喷涂创意,让三端实现有机对接,在昨天的国创发布会中,B站才会承诺不留余力扶持原创,三年内绝不会减少对原创的投入。

从19年开始的小宇宙新星计划,到如今的寻光计划,B站一直持续增加对国产原创和优秀创作者的投入,试图从被动画行业大海淹没的险境中伸手捞起翅膀,让动画人的创意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翱翔。

在昨天的国创发布会中,导演李豪凌就介绍了这三年来“哔哩哔哩寻光计划”的成果。哔哩哔哩寻光计划,通过真稿评奖,高校联动,及动画短片剧集等,用不同的形式为动画短片创作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扶持。今年,哔哩哔哩寻光计划已经挖掘了50位“原石动画大赏”潜力新星,并给予了创作和流量上的支持。

而B站扶持原创动画的小宇宙计划,今年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年头。今年哔哩哔哩寻光计划小宇宙奖总计收到了有效稿件315部,稿件总播放量突破2500万次,为历年之最。其中超过10万播放的稿件多达68部,有3支作品破了百万播放。寻光计划还收到了如中央圣马丁学院、谢尔丹动画学院、纽约视觉动画大学等等海外动画院校的投稿。

今年,寻光计划与全国11所顶尖院校展开了深度合作,为100多部学生作品提供了配音、配乐、渲染等全方位的资源和资金扶持,同时为学生额外提供了实习内推和校招等就业机会。

脱胎于哔哩哔哩寻光计划的《胶囊计划》,是由具有专业制作能力和奇思妙想的动画制作人发挥奇思、输出先锋创想的舞台。《胶囊计划》问世后,一路斩获了“金猴奖”金奖、25th DigiCon6 Asia中国区最佳故事奖以及得到“金海豚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其中《番茄餐厅》荣获智利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奖和2023 Phoenix Film Festival最佳动画短片荣誉,还拥有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提名资格。截至目前,12支短片已经入围了国内外118项影节奖项。

是的,B站想要为海内外动画创作者提供成长的温床,提供交流沟通的渠道。他们期望能够见证更多优质原创作品的诞生。

当然,改编动画和原创动画并非两者尖锋对立的关系,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市场上需要有更多的IP改编作品和3D动画来维持产量促进商业变现,加速动画工业化进程,让更多的动画人能够不单纯只为一腔理想而投入到这片梦想之地——但我们也更需要原创内容来维持中国动画行业的健康发展。出入相敷是为了给创意铺桥,是为了行业中能诞生更多有才华有想法的作品,为了中国动画最终能更靠质量取胜,实现良性循环。

如今,中国动画产业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但这是一种在工业上形似追赶外国动画工业化水平、却在人才与创意上又存在欠缺所形成的特殊局面。也因此,国创整体的规模和质量远远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了维护动画行业的健康、打破僵局,原创改编两开花是必要的,为原创动画创建一条更通达、更稳定的变现渠道也是必要的。

B站为这“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所做的一切,最终也许都只是为了——让中国动画的将来,不会真的成为那个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