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后遗证,附子大黄细辛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案。

 昵称iata4 2023-09-27 发布于江苏

刘某,女,57岁,2023年5月9日初诊。患带状疱疹1年余,疼痛难忍,一直未停止治疗,中西医并进,但效果平平,经患友介绍来找我求诊。刻下诊 见:左胸部沿肋骨至后背皆皮疹消退,留有散在暗红色瘢痕,每天口服普瑞巴林胶囊也难以忍受,入夜尤甚,平素易疲劳、怕冷,汗出,形体偏胖,胃纳欠佳,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小便尚可。舌暗淡,苔白,脉弦紧。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证。

中医诊断:蛇串疮。

拟方:附子大黄细辛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减。

处方:全瓜蒌40g,红花10g,炙甘草10g,白芍60g,生白术40g,茯苓15g,熟附子15g,先煎半小时,大黄10g,后下,细辛6g,先煎十分钟,桔梗20g,全虫6g,蜈蚣2条,7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疼痛已减轻许多,且怕冷、疲劳诸症均好转,纳增,大便通畅。前方改大黄一起煎,不后下,继服7剂,疼痛消失而愈。

体会: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中医称“缠腰火龙”、“蛇串疮”等,以疼痛为突出表现。中医多取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等法。我多年临床观察:50岁以上患者,急性期约有70%~80%属于阳虚证,或兼夹阳虚证;后遗神经痛者几乎90%以上皆属阳虚证;50岁以下年轻患者亦有不少属于阳虚证。所以不能拘泥于清热、活血、止痛这些所谓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药等,中医灵魂,是辨证施治,因人而宜,有是证,用是方。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原文为“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有温下之功,可散寒破结、泻下止痛,无论是单侧腹痛,还是单侧腰腿疼痛,皆有效用。寒邪凝滞,非温而不能散;气血不通,非通而不能破。故治疗寒邪凝滞之证宜温通破结,缓其挛急,通其气血,温阳散寒,使积滞速去;温通十二经,使筋脉得舒。仲景以附子、大黄配合为用,意在以附子大辛大热之性制约大黄寒凉之性,存大黄泻下攻积之气,正所谓“制性存用”之法。细辛辛温而散,辛通气机而振奋阳气,又可助附子温阳散寒、透邪达表。明代名医孙一奎的《医旨绪余》记载瓜蒌甘草红花汤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连皮捣烂,加甘草二钱,红花五分,一剂而愈。而在现代的名老中医王幸福也用此药治疗带状疱疹,并定名为“瓜蒌甘草红花汤”,但瓜蒌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素来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体质壮实者或病情重者,可用30-40g,次之用20-30g,再弱者用15g,甘草6g,红花3g,药后若轻泻一、二次,则见效尤速。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药方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如果不懂中医,不知道自己的证型,可以咨询我,中药方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