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青龙汤,外寒内饮第一方!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3-09-27 发布于福建

医学界素传“医生不治喘,治喘丢了脸”,说明喘证病机复杂,治疗难度很大。好在《伤寒论》中记载关于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简单的一句方歌,就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小青龙汤的敬仰之情。

1、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特点

小青龙汤是在麻黄汤的基础加减而成,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8味中药组成。

1)方中辛温的麻黄、桂枝相须为君药,发汗解表,麻黄为“发寒解表第一药”,且麻黄兼能开宣肺气以解喘咳之证,桂枝化气行水以利内饮之化。此外,桂枝也是治疗各种疼痛的一味关键中药。

2)臣用辛热的干姜、辛温的细辛,不仅可以温肺化饮,同时还可助力麻黄、桂枝解表祛邪。

3)佐用辛苦而温的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平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用辛温药物,避免辛散耗气,温燥伤津,所以方中配伍酸甘的五味子敛肺止咳,配伍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既可以散中有收,以利肺气开阖,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又可防止辛散温燥之药耗气伤津,亦为佐药。

4)炙甘草益气和中,兼顾调和辛散酸收之药性,为佐使之药。

八味中药巧妙配伍使用,辛散与酸收相配,使得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之药配伍,使得开中有合;解表与化饮配伍,一举而表里双解。

2、小青龙汤的功效及辨证使用要点

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主要用于外寒内饮证。在临床使用小青龙汤时需要注意以下辨证要点(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大师刘渡舟老先生的诊断思路总结如下):

1)辨气色:小青龙汤为水寒射肺或寒饮内伏,所以患者的面色多呈现黧黑之色,或见眼睛周围呈现黑圈,或伴见患者的额头、鼻柱、两颊、颏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

2)辨脉:小青龙汤证为寒饮之邪侵及机体,所以脉多为弦脉,在脉学中弦脉主饮病;或为脉浮紧,提示表寒里饮为实证;如果寒饮内伏,浸循日久,其脉见沉,沉主水病。

3)辨舌:小青龙汤证为水饮凝滞不化,肺寒津凝,所以舌苔多呈水滑之象,舌头看上去很湿润,甚至一张口就会有水滴落下来。

4)辨痰涎:小青龙汤用于外寒内饮证,“痰”是辨证鉴别的重点。“心下有水气”,加之其为寒性水饮,所以痰涎多清稀不稠,很容易咳出,有时形如泡沫,落地则顷刻化水,也有咳出像是鸡蛋清状的痰液。

5)辨咳喘:小青龙汤证在咳喘相关疾病,有时是咳嗽重喘轻的情况;有时是喘重而咳嗽轻,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的情况;还有是咳嗽和喘的症状都很重的情况,以上3种情况在治疗的时候都是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的基础上辨证加减。

6)辨兼证: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证,除了有喘咳之外,还会伴有多种兼证,比如水寒上犯阻隔阳气导致的噎,水寒中阻导致呕吐清水,水寒滞下,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小便不利,外寒不解导致太阳气郁的发热、头痛等。

3、小青龙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平喘、抗过敏、抗炎、解热、抗癌、增强免疫以及扩张外周血管、升高皮肤温度, 影响血液流变学和促进红细胞糖酵解等作用。

现代临床中,小青龙汤被普遍用于治疗呼吸道及过敏性相关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咽炎、卡他性中耳炎等辨证为外寒里饮证者。

4、小结

对于寒饮导致的咳喘,小青龙汤是不二之选,但是小青龙汤不宜久服,一旦病情缓解,就需要调整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