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锢漏子匠

 东营微文化_ 2023-09-28 发布于山东
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手工艺人就是百姓的天。准备农忙了,铁匠来支起了红炉。各家的锄镰锨镢拿来,伸伸刃,淬淬火,一年用着快利。谁家要盖房了,木工匠人来了。房梁、叉手、檩条、椽子,因材而用,几天工夫屋帽子就成型了。在我的记忆深处,对“锢漏子”匠印象最深,因其钳工活拿手,木工活顺手,铁器活凑手,瓷器活是老手。
 “锔锅锔盆了!破了的盆,裂了的缸,拿来补补响当当。锔锅锔盆了!漏了的瓢,开缝的罐,打个扒锔补得快,毛二八七不会坏。锔锅锔盆了!”锢漏子匠推着小车进村了。
听到吆喝,一群孩子先围上来了。“唱一段。唱一段,我们陪你吆喝。”
“孩子们,真的?”锢漏子匠很愿意和孩子们逗乐,“那你们答应我,我唱完你们都回家,叫你娘把要补的东西拿来,行吗?”
孩子们说:“唱吧!”
“那好,开唱了:从小生来,从小长,从小学了个锢漏子匠,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啊。”
孩子们齐喊:“锔个尿罐,不漏饭汤啊!”
把锢漏子匠气得:“滚!”孩子们在一片笑声中散了,大人们拿着要修理的盆盆罐罐来了。
 匠人停下脚步,找个平整的地方,放下小推车,坐下来,拿出工具,开始忙活起来。
三分匠人,七分家什。匠人都非常注重工具的精细制作和保养,确保揽来的活顺利完成。易干的活是柳编制品和木制品。戗菜刀磨剪子,是顺手的事。修补锅碗瓢盆,锔罐锔缸是主要业务。刚性物品最难处理,瓷器尤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有了金刚钻,如不能气沉丹田,耐住性子,也难干好。有些匠人和客户谈好,拿回家去,在清净处坐下,慢慢修理。慢工出巧匠不是虚言。
推着小车下乡是后来的事,稍早还是用担子担着工具四里八村的转。有一匠人挑着担子,从村西河头上来,刚喊了两声,二奶奶就拿着她家的传家宝出来了。是一个盛虾酱的小瓷罐,一边走一边说,这是出嫁时她奶奶送给她的纪念物,前年虾酱吃完,刷了刷,放急了,碰出道纹来,一直没修好。匠人一看,不就是个小瓷罐吗,咱有金刚钻,打个小扒锔子,抹点油灰就行了。于是放好担子,拿出家什,准备干活。二奶奶说你是不是往前挪挪,在这怕……话没说完,匠人拿着的金刚钻头,掉在地上找不着了。二奶奶说我叫你往前靠靠你不听,钻头找不到了吧。上次那个匠人就是在这地方,弄丢了金刚钻头。匠人心里那个气,你不在耳朵上叨叨,我怎么能丢了?听说同行也在这里丢了金刚钻头,又转忧为喜,心想要发财了。急急打发二奶奶走,说瓷罐修不了了,没金刚钻头了。二奶奶一走,匠人便从担子上取一把笤帚,把担子周围的土扫起来,用小粗筛子仔细地筛,也不知筛了多少遍,大半天工夫,两颗金刚钻头竟被筛了出来,当时可是拿着钱也没处买呀。
匠人挑着担子恣悠悠地回家,跟老父亲一学,老父亲一听就是一惊。问道:“你仔细看看那个瓷罐了吗?”匠人说老太太盛虾酱的罐子,有啥好看的。父亲笑着自言自语,没修好啊,修了就不值钱了。匠人心里更没底了,本来裂了纹,哪有越修越不值钱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儿啊,我的手艺你是学到手了,修修补补的功夫比我还仔细,但做人的心思还差得远。”
老匠人继续说道,孙女出嫁奶奶送礼物,定是她最心爱的宝贝,绝不至于给一个虾酱罐子。说是虾酱罐子是怕其他姐妹攀比,掩人耳目而已。不想这二奶奶实诚,真当了虾酱罐盛了虾酱。如不信我的判断,明天你买两个新罐和她交换试试。
匠人第二天真挑着担子来了,二奶奶听到喊声,又拿着她的宝贝出来了。“你个小锢漏子匠到底能不能修?让我一趟趟地往外跑。”匠人笑眯眯地说:“我真不能修,您老人家也别生气,我给你买了新虾酱灌了,两个能顶你一个吧?”二奶奶撇了撇嘴,说你两个,你两百个也不换,她奶奶早嘱咐她了,这个罐只能传给她子孙。说完转身走了,锢漏子匠站在那里半天才回过味来,姜还是老的辣啊。
我初中同学孙效福二哥是个新时代的锢漏子匠,每天推着小车在乡间穿梭,除了帮人修修补补,一些机械设备也能维修调试。他脾气和蔼,干活稳重,动作总是不紧不慢的。我曾表明拜他为师,他不答应。说自己是闭门造车,没有名人指点,不想误人子弟。但他的活,人人都竖大拇指,是邻里街坊最认可的匠人。
时代发展,有些手艺已经淘汰。器皿物件随着材料的更新,已不需要修修补补,或者就是一次性的。但勤俭节约过日子的传统不能丢,爱惜生活用品的习惯不能改,尊重手艺人的劳动不能变,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发展。

作者简介:刘洪生,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退休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