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境内馆藏齐家文化玉牙璋初探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9-28 发布于甘肃

甘肃省博物馆 王裕昌

牙璋属玉礼器, 又称刀形瑞刃器。其与圭、璧、琮、璜合称“五瑞(或五玉);加上玉琥, 合称“六瑞”(或六器)《周礼·春官》 之 《大宗伯》 中记载, “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 以白琥礼西方, 以玄璜礼北方”,《典瑞》 又称“牙璋以起军旅, 惟治兵守”。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解释说, “璋, 剡上为圭, 半圭为璋”。《诗经·大雅》 之 《生民之什·板》 有“如璋如圭” 句, 孔颖达疏“半圭为璋, 合二璋则成圭, 以喻民合君心”。

目前全国发现的玉石牙璋近百件 (不包括早年流传海外的牙璋)。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陕北与陕南地区、 山东东部地区、 川西成都平原地区, 湖北、 湖南以及福建与广东沿海、 香港也有零星的发现, 在越南北部也发现四件。据目前公布资料看,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牙璋的地区较多以陕北神木石峁一带出土数量最多, 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玉牙璋多源于这一地区, 距石峁不远的新华遗址, 也出土一批同时代玉璋。石峁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间的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 在这一区域里出土了较多的玉牙璋, 说明石峁龙山文化时期为玉璋的盛行期。全国其他地方如:四川广汉中兴乡,河南二里岗、二里头 山西省侯马牛村,福建漳浦眉力,香港大湾等地都有牙璋出土或发现。

图片

朱乃诚先生依据国内出土牙璋的端刃形状、阑部以及阑部两侧扉牙的形态特征 将牙璋分为九型:I“简单型”、 II“一牙型”、 III“无阑有扉牙型”、 Ⅳ“单阑多扉牙型”、 V“双阑简单扉牙型”、Ⅵ“双阑复杂扉牙型”、 Ⅶ“双阑密集扉牙型”、 Ⅷ“双寓卷云型”、 Ⅸ“戈身双阑型”。石峁有 I、II、 Ⅳ型牙障, 二里头有 V、 Ⅵ、 Ⅶ牙璋, 三星堆有Ⅷ、 Ⅸ牙璋。他还注意到故宫有两件更原始的玉璋, 认为石峁牙璋地层不确定可能是外来传入, 推断牙璋起源于陶寺文化。

甘肃境内馆藏齐家文化玉牙璋目前发现有 11 件 (包括国有和民营博物馆以及个人收藏的)其中 3 件有明确的出土地点,1 件为博物馆早年从齐家文化遗址地征集所得,还有 7 件是民营博物馆或个人收藏品, 据收藏人自己介绍,2 件是从甘肃广河县私人手中收购所得,1 件是从定西一个收藏家手中收购所得,4 件是从齐家文化遗址地征集所得 (2 件出自甘肃漳县,2 件出自甘肃康乐县)这些玉牙璋有的与陕西神木石峁或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牙璋的形制大体相同, 仅有细微差别; 有的却与之有较大差别。有的玉牙璋相关资料从未被公开发表,不为世人所知。 对于甘肃境内齐家文化玉牙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齐家文化治玉工艺、仪礼制度,及其与龙山、陶寺、二里头等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很有可能是解决中国史前玉璋的传播线路等悬而未决的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笔者现就甘肃境内已知牙璋的形制及玉料进行介绍,并将其与国内其他地区牙璋的差异略做初步分析和研究。

图片
甘肃清水县金集镇连珠村周代遗址出土绿玉端刃器,曾被认为是“钺”。杨伯达认为是石峁文化残牙璋,经周人改制成现状另作他用(照 1)。此璋呈茶绿色,顶端有褐色沁斑。体扁薄,形近长方形。刃部宽大,斜刃微弧,两尖微斜出,一牙残。长体两腰内曲成对称的优美内弧。侧饰三齿状扉棱和“业”字形鸡冠突阑。在阑部两侧边分别出一组较复杂的扉棱,每组扉棱上有四个小扉牙在阑部以上器身两侧出 3 个小扉牙下端为柄,柄端两坡似“人字形不平齐柄上部近阑处有一单面穿圆孔。此牙璋制作精细 打磨光滑,素面无纹, 阑部装饰复杂 显示了很高的琢玉水平。长 16.5 厘米,宽 8 厘米,厚 0.3 厘米。现藏于甘肃省清水县博物馆。此牙璋虽然出土于周代遗址墓葬中,但专家们认为它应该属于齐家文化玉牙璋。

图片

这类牙璋是朱乃诚先生所说的Ⅳ型,即“单阑多扉牙型”。其形制以石峁 SSY:15 号牙璋为代表(照 2)。该牙璋阑部两侧边分别出一组较复杂的扉棱, 每组扉棱上有四个小扉牙,在阑部以上器身两侧出 3 个小扉牙。全器长 30.6 厘米,上端的刃部一角残, 宽 9.3 厘米, 厚 0.4 厘米。石峁遗址发现同类牙璋 3 件。清水县金集镇连珠村出土的牙璋形制与石峁出土的 SSY:15 号牙璋的形制基本一致, 只是清水县金集镇连珠村牙璋端刃为斜刃, 而石峁出土的 SSY:15 号牙璋端刃呈浅圆弧凹刃。台北故宫博物院邓淑苹认为“此牙璋应是残断的石峁牙璋的下半截, 它与石峁牙璋中第二种'对称多尖式扉牙’ 非常相似。”

据笔者观察,其器身极薄,作长条形,内两侧各饰锄牙,中有一孔,与国内其他地区发现的牙璋相比其身较短 很可能是像邓淑萍先生认为的应是残断的石峁牙璋的下半截,端部后改制成斜刃,并有使用痕迹,推测此器应为切割用的玉工具,而并非礼仪用玉钺。可知周人心目中石峁文化

玉器是何等地位。延安芦山峁出土的玉器中确有璧琮然其中的琮仍为良渚形式,素面琮璧为数并不多,目前尚未发现其影响齐家玉文化璧、琮的迹象,反过来还可考虑有齐家玉文化北进而波及芦山峁玉文化的可能。所以从其与周邻玉文化的关系来看也不能排除齐家玉文化独立性地方性特色的存在与发展。

1976 年,临夏州文物普查小组从积石山县新庄坪遗址征集了一件牙璋该牙璋出土于齐家文化遗址 (照 3),呈豆青色玉质,有竖向弯条形斑纹。体扁平片状,基本呈长方形。下端为柄,柄端斜直,柄一侧有一小凹口,柄上偏移中轴一侧有一大一小两个竖向排列的单面穿孔,上大、下小,大孔的右部有缺豁,应属玉材本身所致。上端为刃,是原牙璋上部 (刃部)残断后改制磨出的刃部, 刃部略宽, 双面直刃。两侧边从刃角至阑脚边呈微凹弧形。一侧有一牙(有一凹孔), 一侧平直,无牙,略成弧形。通体表面打磨圆润光滑,素面无纹,不见明显使用痕迹。长边 18 厘米,短边 16 厘米 最宽 4.7~5.7 厘米,刃宽 6.1 厘米,上孔距上边 0.7 厘米,两孔间 2.6 厘米,厚约 0.8 厘米。现藏临夏州博物馆。

图片
闫亚林先生在 《西北地区史前玉器研究》 中提及这件牙璋,他认为是经过改制的,邓淑苹先生也持相同意见。朱乃诚先生根据形制推断应该是由牙璋改制的钺。他认为这是一件承载了很多信息的玉器,这件牙璋的刃部及柄端的小穿孔以及柄部侧边的小凹口,可能都是后来改制时所为。原本的牙璋还要长一些,可能在 20 厘米以上,刃部的宽度可能是全器的最宽处。从阑角处尚未出牙的特征分析,原件牙璋应是一件形态原始的牙璋。也就是说它曾经残断过,改制后经过打磨作为刃来使用。此牙璋有两个孔,很特殊,使用功能不是牙璋的功能 显然是一件由牙璋经过改制成的玉钺。其最初的制作年代可能在新砦一期譼訛或更早。至于其改制的年代从其出自积石山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的现象推测可能在齐家文化中晚期阶段。这件牙璋的玉质也很特殊。目前全国发现的 100 多件牙璋中 (不包括早年流传出去的),玉质大部分呈黑色或墨玉色,但这件牙璋所采用的是甘肃本地产的豆青色玉料 而不是石峁黑玉,由此推断这件牙璋应该是在甘肃境内由齐家先民制作的。

图片

1976 年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的一件大玉璋 (图 4、5),呈青黄色玉质,在光线暗淡中呈现为黑色,用光照则显现为黄色。表面有明显的土沁色斑。形制为长条形片状。端刃刃部斜弧状。最宽处在刃部柄端略为收窄。两侧边平直。束柄柄两侧呈内凹弧形在柄两侧边内凹弧的上下两端,分别有上下两个极为细尖的齿棱,其中一侧边的柄端一个齿棱已受损在柄部以上约器身的四分之一范围的中轴线上即距柄部 18.8 厘米处14.2 厘米处 8.8 厘米处分别有三个单面穿孔,孔内未做打磨修理,是为绑缚木柲而设的穿孔。中部残断为两节后修补。阑部有凹槽,一端两小牙,一端一小牙通体打磨抛光精细,素面无纹。长 54.2 厘米 刃短处长 52.1 厘米 刃部宽9.9 厘米,两面刃。上部牙缺处宽 7.5 厘米,中部宽 9.3 厘米,厚度仅为 0.1~0.2 厘米 因为极薄,好像一大刀片,应该是齐家文化玉器中仅见的玉璋精品,也是齐家文化玉器中尺寸最大的重器之一 级别之高,罕有其匹,称为齐家文化玉璋王,一点也不夸张。誉之为中国史前文化玉璋王,从尺寸、玉质和工艺三个方面指标看,也是名副其实的。现藏于会宁县博物馆。

由于整个器形的形制,似牙璋又不是牙璋,似刀又不是刀,似圭又不是圭。朱乃诚将其称之为“束柄齿棱端刃器” 这种形制目前仅见此一件,无从比对 但从玉料为墨玉,器形很薄,器身无阑而在束柄处饰有细尖齿棱等特点分析,其制作工艺较高,不像齐家文化先民所制作,应是由中原传入的。而其细尖齿棱的特点,则与二里头文化一、二期的玉钺上的扉牙有近似的特征却更加细尖,据此推测这件牙璋或“束柄齿棱端刃器”的制作年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一期或更早。

目前所知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采集的龙山文化玉牙璋最大者长 49 厘米。河南二里头遗址有一件大牙璋,也是 54 厘米,但其年代较晚,玉质也不通透。2015 年以前,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的这件大玉璋从未公开发表过2005 年由古方主编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卷(15 卷)里内没有收录这件玉璋,大多数玉器及玉文化研究者并不知道它 以至于普遍认为齐家文化没有玉璋。目前研究认为,玉璋分布在自山东半岛至甘肃东部的大半个中国, 最南端到达香港和越南。但是其起源地在何处,传播路线如何,还是悬而未决的疑问。可以预期,会宁大玉璋的再认识和深入研究,将会改写中国玉文化史,对于近年有人提出的“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说,也是一个生动的证据。

图片甘南州博物馆在临夏州积石山县甫川乡代山村征集的一件牙璋(照 6),呈青绿色玉质,上部和下部有黄褐色斑沁 半透。体扁平呈长条形,束腰,长体两腰内曲成对称的优美内弧,凸弧形端刃,一刃角残;柄部呈长方形,柄端两坡似“人”字形不平齐;柄上部近阑处有一单面穿圆孔。两侧边从刃角斜弧形往下,并在下部形成由上而下逐步斜凸的阑角。长 34 厘米宽 4.5 厘米厚 0.3 厘米。现藏甘南州博物馆。此牙璋的形制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牙璋非常相似,但刃部有所不同,此璋为外圆弧凸形,而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牙璋基本为内圆弧凹形,即浅的圆弧凹刃。二者所用的玉料也不相同,前者呈青绿色玉质,而后者呈黑色或墨色玉质。

定西市众甫博物馆藏的一件玉牙璋 (照 7),呈青色玉质,中部和下部有黄褐色斑沁。体扁平呈长条形,束腰,长体两腰内曲成对称的优美内弧,浅圆弧凹刃,刃部一角有残刃部为全器的最宽、最薄处。柄部呈长方形,柄端两坡似“人”字形不平齐;柄上近阑处有一单面穿圆孔。两侧边从刃角斜弧形往下,并在下部形成由上而下逐步斜凸的阑角。长 31.8 厘米、宽 5.3~8.2厘米、厚 0.2~0.7 厘米。这件牙璋也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 SSY:7 牙璋非常相似,据该馆刘歧江馆长介绍, 这件牙璋是他从定西一位收藏家手中收购所得。
图片临夏州收藏家马鸿儒先生收藏了两件牙璋。其中一件(照 8)青色玉质,有黄褐色土沁斑,通体钙化。扁平状。长援 短内,援端外撇 双面刃 弧形内凹,似为双尖内弧刃,一刃角残。有一组凸出体侧的阑齿,内呈不规则长方形 有一圆穿。长 18.5 厘米、刃残宽 3.8 厘米、腰宽 6.2 厘米 肩宽 7.2 厘米、底宽 4.2 厘米、孔径 0.9 厘米、厚 0.8 厘米.

以上 3 件牙璋是朱乃诚先生所说的Ⅱ型牙璋,即“一牙型”。这类牙璋以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SSY:7 牙璋为代表 (照 9,在牙璋的阑部两侧边分别出一短小扉牙。全器长 26 厘米,刃宽 7 厘米,柄端厚 0.6 厘米。该型牙璋数量较多,有的体宽短,有的体窄长,但基本特征相同,都是在阑部两侧边分别出一短小扉牙。

这类牙璋分布很广,在陕北神木石峁、山东东部的临沂大范庄、海阳司马台、五莲上万家沟北岭、 沂南罗圈峪村、秦岭南侧丹江上游的商洛东龙山、河南淅川下王岗、湖南石门桅岗 以及越南北部的永富省佳唐村雄仁(Xom Ren) 等地,都有分布。在香港烂头岛东湾发现的一件牙璋与Ⅱ型牙璋接近。其中以石峁遗址发现得最多,约有 20 件,其次是山东东部,有 4 件。
临夏州收藏家马鸿儒先生收藏的另一件牙璋 (照 10)为青白色玉质,通体钙化,有黑色沁斑和朱砂。扁平长条,长援,短内,呈斜坡状 刃端残 亦呈斜坡状 在内和柄相援处有两组扉牙,两侧扉牙既有装饰作用,又可缚绳捆绑木柄 柄近内处有一双面穿圆孔。璋体较为粗糙。长 22.5 厘米、刃残宽 5.1 厘米、肩宽 7.2 厘米 底宽 厘米、孔径 0.5~0.9 厘米、厚 0.7~0.8 厘米。

图片

图片

定西市众甫博物馆还藏有两件玉牙璋。一件 (照 11) ,呈青绿色玉质,中部和柄部有黄褐色斑沁。体扁平呈长条形,束腰,端刃略呈“丫”字形弧刃,一刃角残;柄端呈斜坡状;凸阑双齿,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牙璋“介”字形冠阑不同 亦不同于凸阑。柄上部近二个扉齿对称处有一单面穿圆孔。长 24.7 厘米、宽 4~5.7 厘米、厚 0.2~0.7 厘米。从其形制看,应该是甘肃出土的早期牙璋。另一件牙璋 (照 12)  呈青绿色玉质,中部有黄褐色斑沁。体扁平呈长条形,刃部宽,柄部窄,双直斜边;柄部不明显,柄端部一角有残缺。浅圆弧凹刃,柄上部中心处有一单面穿圆孔。长 19 厘米、宽 2.8~4.2 厘米 厚 0.2~0.8 厘米。从其形制来看,应为长柄玉铲。如果是牙璋的话,那就应该是甘肃出土的早期牙璋的雏形据该馆刘歧江馆长介绍,定西市漳县有数十个齐家文化遗址,出土过不少牙璋,可惜都流散到他乡,这两件玉牙璋也是从定西市漳县马泉乡的一个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

中国古玉器研究会甘肃中心杜义德先生收藏了两件齐家文化玉牙璋。一件(照 13),用祁连青白玉制成,呈黄褐色,形体较为宽大。形制为直边的长方形柄部,双阑,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宽弧形刃,刃部的宽度为整器的最宽处。两牙完整,器型较长,牙端琢磨为“丫”字形的边刃,左右两侧向上斜出成尖峰,在柄部接近阑处有一单面穿圆孔,孔径 0.6~1.1 厘米。在牙璋下阑的两侧边分别为由两组小扉棱组成的一个大扉棱。两组小扉棱中,每组扉棱有 2 个扉牙,并且向下凸出,凸出面上有两个短牙;上部小扉棱有 2 个扉牙。在柄两侧边分别有三组扉棱,每组 2 个扉牙。在上阑两侧边分别有一组扉棱 3 个扉牙。整器受沁,表面已钙化,工艺朴拙、大气、端庄。长 47.9 厘米,宽 5.4~9 厘米,厚 0.7~0.9 厘米 柄长 7.8 厘米。另一件 (图 14)用祁连青白玉制成,呈黄褐色,形体较为宽大。形制为直边的长方形柄部,双阑,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宽弧形刃 刃部的宽度为整器的最宽处。一牙稍有伤残,器型较长,牙端琢磨为“丫”字形的边刃 左右两侧向上斜出成尖峰在柄部接近阑处有一单面穿圆孔在牙璋下阑的两侧边分别为由两组小扉棱组成的一个大扉棱。两组小扉棱中下部小扉棱有 4 个扉牙并且向下凸出,凸出面上有两个短牙上部小扉棱有2 个扉牙。在柄两侧边分别有二组扉棱 3 个扉牙。在上阑两侧边分别有一组扉棱 2 个扉牙上部的扉牙还向下凸出。根据刃上崩伤的破碴来看,可知此牙璋在当时是实用的,很可能是因过于用力杀伐,以致刃端严重残断。整器受沁,表面已钙化。长 34.3 厘米 宽 6.4~10 厘米 厚 0.6 厘米,柄长 8.8 厘米。据杜义德先生介绍这两件牙璋都是从甘肃广河县一私人手中收购所得。这类牙璋是朱乃诚先生所说的Ⅵ型牙璋,即双阑复杂扉牙型,阑部扉牙形式多变。这类牙璋的形制以二里头80YLVM3:4\5 两件牙璋为代表。

图片

二里头 80YLV M3:4 牙璋 照 15),形体较为宽大,青灰色,器表两面都涂有一层朱红色颜料。形制为直边的长方形柄部,双阑,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宽弧形刃,刃部的宽度为整器的最宽处,在柄部接近阑处穿一孔。在下阑两侧分别形成由 4 个齿牙组成的扉棱,扉棱下部朝下出一齿牙。扉棱上的牙 细而尖,显示其制作较为精工。双阑之间的柄的两侧分别有两组扉棱 4 个齿牙。在上阑两侧略微凸出形成一扉牙。全器长 54 厘米。在器身上部的一侧边上有一小孔,镶嵌一圆绿松石片。这是目前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牙璋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图片二里头 80YLVM3:5 牙璋 (照 16)比前一件牙璋略小一点,亦为青灰色,只有一面器表涂朱红色颜料。其双阑与柄部的扉牙也与前一件相似但略有区别。在牙璋下阑的两侧边分别为由两组小扉棱组成的一个大扉棱。两组小扉棱中,下部小扉棱有 3 个扉牙并且向下凸出凸出面上有两个短牙上部小扉棱有 2 个扉牙。在柄两侧边分别有一组扉棱 2 个扉牙。在上阑两侧边分别有一组扉棱2 个扉牙,上部的扉牙还向上凸出。全器长 48.1 厘米。

二里头文化的这两件牙璋同出一墓,形制基本相同,都属二里头文化三期。而二里头 80YLVM3:5 牙璋的双阑及柄部的扉牙装饰比二里头 80YLV M3:4 牙璋略微复杂些,推测二里头 80YLVM3:5 牙璋的制作年代,可能比二里头 80YLV M3:4 牙璋的略微晚一点。

图片杜义德先生收藏的这两件玉牙璋从形制上看与二里头 80YLVM3:4\5 出土的两件牙璋大体相同但二者的端刃和玉料有所区别。前者端刃呈“丫字形 用的是甘肃境内产的青白玉;后者端刃为浅的圆弧凹刃,用的则是河南产的南阳青玉。端刃呈“丫”字形的牙璋除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 SSY:17 号牙璋外 (照 17,还见于四川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 K2③202-2 牙璋 (照18、 照 19)、福建漳浦眉力出土的一件牙璋 、漳州虎林山M13:1 石牙璋照 20、 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出土玉璋 (图 21、广东东莞村头出土的一件牙璋,端刃似与此型牙璋接近。义德收藏的这两件牙璋因为是从藏家手里收购的,它究竟是中原地区传入的,还是齐家文化先民制作的,目前尚无法考证,但就从牙璋使用的是甘肃玉料,又有甘肃境内黄土高原所特有的沁色来看,应该是在甘肃境内由齐家先民制作的。首先玉牙璋所用的玉材是典型的甘青祁连玉即甘青地方玉包括马衔山玉,这种材质在齐家文化玉器中比较常见的。其次,牙璋所受沁色及皮壳包浆非常符合当地的土质,俗称老土沁。 第三,牙璋的加工工艺也比较端庄大气,粗犷豪放,不注重细节的修饰,征集时据老乡讲是在平田整地挖土时所得,当时只有牙璋等玉礼器,并无出土其他文物,现在推断牙璋等玉礼器当时应该是祭祀用品,所以是在祭祀坑中发现并出土的。

图片
就目前所见甘肃境内馆藏的 11 件牙璋扉牙的特征考虑,清水县金集镇连珠村出土的牙璋具有早期牙璋特征,代表甘肃较早期的牙璋。而积石山新庄坪和甫川乡代山村征集的 2 件牙璋以及定西众甫博物馆、临夏州马鸿儒和中国古玉器研究会甘肃省中心收藏的 7 件牙璋,可能稍偏晚。甘肃地区发现的几件牙璋, 形制上均与陕北石峁出土的牙璋基本相似。如连珠村牙璋除改制后端刃不同外其他部分的制作工艺就是石峁式Ⅳ型牙璋的翻版。据目前考古资料的发现, 黄河中、下游均未见此类型扉牙牙璋的出现。因此陕北的石峁可能是此种牙璋的起源地。目前国内发现的 100 多件牙璋中 (不包括早年流传出去的)玉质大部分呈黑色或墨玉色,但甘肃境内馆藏或个人收藏的 11 件牙璋大多所采用的是甘肃本地产的玉料,结合其形制特征和制作工艺来看,这些件牙璋应该是受到石峁文化牙璋的影响,或者是陕北政治集团向西南移动进入甘肃,再由齐家文化先民在甘肃境内制作的。据最近石峁的考古发现,碳14 年代测定数据显示石峁式牙璋的年代在距今 4000 年前后其时正值中国万邦玉帛辉煌的阶段,在当时东部发达玉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石峁类型玉器,分别向黄河上游和中游东西的扩散,极大地推动了黄河中上游地区玉文化的发展,甘肃境内所发现的玉牙璋正是在这一影响下得以出现和发展的。

附记:本文为甘肃省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甘肃省省级科研课题“甘青宁馆藏齐家文化玉器的调查与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在调查过程中, 各文博收藏单位给课题组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课题组的全体同志也为本课题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做了大量工作,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