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的非专业检讨(上)

 小飞侠cawdbof0 2023-09-28 发布于北京

1979年2月17日,随着北京西山对越作战的最高指挥部一声令下,我军于黎明前5时—6时,以1000门左右的若干炮群,于广西和云南两个作战集群的大约30多个主要的攻击点,突然开始大规模炮击,为越境作战做炮火准备。

在战法上,我军和越军的共同师傅,都是斯大林,都是前苏联红军。彼此对于战役战术都是系出同门。所以,大炮一响,事先已多次报警,枕戈待旦的越南边防军很快开始组织猛烈炮火反击。这是中越战争的序幕。

一时间双方炮击,烈焰熏天,声势浩大。

我军列装的几乎都是国产的重炮。不乏大口径和自动化火炮。越军炮兵则仅有少数的大口径122毫米榴弹炮,源自抗美战争时期,中国和苏联的支援。其余越军部署在中越边境重炮,大部分都是老旧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二战美军主力重炮)。以营单位计算,我军榴炮营建制有包括152重炮在内的18门炮。越军榴炮营建制仅5—6门炮。悬殊3倍以上。如果到团、师和军属、战区炮群这个层级,双方悬殊递增上去就更大。此外,保障重炮需要强大的军工生产和后勤。比较我国,越南在这个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

按照1979中越战争参战老兵的描述,当时重炮弹药之充足到奢华的地步。打法也是铺天盖地的打“去库存”。长期备战库存期过长的弹药,源源不断在广西、云南两地的军政合力保障下,送到每个炮兵阵地。所以,在近1000公里的作战线上,梯次配置的我军炮群以数量多,口径大,弹药充足,不到1个小时就迅速取得绝对优势。不仅火力压制对反击炮群予以了较为充分的毁灭性打击,也在完成一线目标的炮击后,部分开始延伸射击。

我军部署在广西和云南境内的若干重炮群,是中越序战的绝对主力。这些炮群的主要攻击目标包括越军边防阵地、炮兵阵地和可能推算的步兵集结地以及通讯、军备后勤等设施。

我军在越南抗美战争中曾经多次出入越南北方边境,于地形地貌、后勤交通甚至驻军、阵地位置等,均有比较现成的参数。这可能是我军前期没有潜入越南境内做战区实地侦察的原因。虽然越军鉴于中越关系紧张,对这些军事设施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后来我国公开的战果显示,开战之初,我军标定的射击诸元相对精准,严密的炮击给予越军很大的杀伤和破坏。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的非专业检讨(上)

从阵地、弹药看得出来,我军炮兵似乎取得完全炮火压制。

大规模的炮击延续到17日上午7时左右,越南境内各处主要阵地硝烟四起,一片狼藉。在临战观察纷纷报告炮击成效之后,我军东西两个作战集群于不少于30个攻击点,梯次出动了步兵开始进攻。

按照对付越军“决战一线”的口号和对外宣传防御即进攻的战备方略,我军东西两个集群,均以师、团规模发动战役性进攻。

其时,部署在广西境内的东集群是广州军区41军(121师、122师、123师),42军(124师、125师、126师),55军(163师、164师、165师),武汉军区20军58师,43军(127师、128师、129师),54军(160师、161师、162师),成都军区50军(148师、150师)。西集群是昆明军区11军(31师、32师),14军(40师、41师、42师);成都军区13军(37师、38师、39师),50军149师。全部参战主力共计师级番号27个,这些主力师均在战前完成甲种师编成,师辖3团、其他配属部队和师直属部队、师指。平均每个师人数不少于1.3万人。大约35万余人(这个数据源自本文根据番号和实战部分资料推算,和正规出版物多以20多万的数据不符。读者自酌)。

从番号可以看出,这部分对越作战的我军主要是解放战争时期建军的二野,四野的主力军。其余省军区和独立番号的炮兵、工程兵、后勤部队,据统计资料认为在近30万人左右协助参战。此外,尚有为数不详的参战支前民工、军工等,以及为本次战争做后勤保障的其他广西、云南军政动员的其他人员,人数未知。

对应我军东西两个集群的正面,是越军第一军区,第二军区一部分(类似中国的兵团建制),部分资料说两个军区合计有10多个师番号的越军主力。然而,比较客观的记载,越军在中越战争中,正面的野战军主力仅316(A)师,类似中国军13军、41军、45军档次,是越军第一批建军的老牌主力军。其次是号称“金星师”的第3师—该师曾经因战损太大撤编后重建。

此外,若干师番号均属于越军经济总局的军垦部队,在临战前扩编。至于番号后面带B的部队,则是新兵训练或者兵站类,战斗力极为有限。但是,这些有番号的野战军之外,还有越南特色的武装力量几乎被我军战前准备所忽视。

无论当时我军位于北京西山的对越作战指挥中心的邓总指挥和徐副总指挥,最高前钱指挥许世友,杨尚昆, 周德礼和张铚秀,包括很多靠这场战争打出仕途的其他军队人才,甚至包括越军最高当局,他们都没有估计到,中越战场,越军会出现野战军序列之外的,有着先进战术思想,以动态的作战手段、作战样式和战术战法的武装力量。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的非专业检讨(上)

军界元老徐向前(左),其时担任对越还击战副总指挥。右为尤太忠,后任成都军区司令,参与指挥两山轮战。

这个序列外的武装,就是越南的省队、县队和武装民兵。战争爆发开始,他们就开始活跃直到战争结束。他们对我军的大兵团运动进行次数颇多的特种战,在战场不同的侧面直接威胁到了我军。而面对这种威胁,我军将官们一时间火冒三丈,但几乎束手无策,也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

1979年中越战争之后,我国开始精简陆军,大力发展特种兵,开始特种战演练等无不受此战启迪。难堪的是,很多人过于信任报纸,认为我军是越军的老师。其实不然,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大家都是前苏联的学生,后来在中越战场,两相对垒,两军可谓进行了深刻的“实战”与血的交流。

我们都看惯了《人民日报》,但却我们淡忘了老祖宗的训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纵观1979中越战争,我国依据的是越南越境挑衅和驱逐华侨,侵略柬埔寨以及挑起中越边境的流血事件。但就越南侵略柬埔寨一说,我想,每一个有人性的人,都会赞成越南在“红色高棉”的血腥杀戮里拯救柬埔寨的善行。何况“红色高棉”的血腥屠杀还包括十万于众的华侨……

其实,站在纯粹战争的角度上,1979年中越战争中,我国对于战前散乱的战备和对越军战力的低估,都使得这场战争让处于绝对优势的我军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重大伤亡。

事实上,柬埔寨现在把越南出兵占领金边的日子,称为是柬埔寨的“胜利日”。柬埔寨政府和民间对越南当年冒着巨大压力毅然出兵的拯救,使得柬埔寨人民得以逃出红色高棉的“杀戮之地”,充满感恩。于此,我们追悼牺牲于这场战争的中越军民,他们都以年轻的生命,祭奠了各自的理想和祖国。然而,我们会不会惋惜,当年牺牲于这场战争的双方军民?

兵者,国之大事。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的非专业检讨(上)

中国武装民兵出境配合野战军参战

我军东西两个作战集群出动步兵进攻的最开始,非常顺利。我军以重锤击卵的态势和铺天盖地的炮火远非我们的想象。据悉,当年密集的炮火地带,疏土盈尺,数年杂草不生。炮火直接摧毁一些工事、军事设施,给越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尤其炮弹爆炸还震死不少躲在掩体里的越军。我军几乎套用抗美援朝志愿军对联合国军作战的模式,总攻击之前,我军若干担负突前、主攻、侦察、工兵、引导等任务的部队均早已经入境越南。炮火准备一结束,突前的攻击部队就对目标要地等开始了冲锋,工兵开辟通道引导装备59式、62式轻型坦克的坦克部队同大部队开始冲锋。

让人遗憾的是,这次冲锋被“亡我之心不死”的境外媒体称为人海战术式的冲锋。战后到现在,江湖是依然有东集群伤亡大,战绩不如西集群的传说。甚至还生拉硬拽的以年轻于许世友六岁的杨得志战后被升任总长为凭证。

两个作战集群真的如此天壤之别?未必。

---------- 未完 待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