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盛者阴自回,是不用补阴吗?

 xiao_qin256 2023-09-28 发布于新疆

其实这阳盛阴自回,是出自伤寒论,意思是说迁延日久的病情,发展到最后都会阴阳两虚,那么这时只需要用温阳药解决主症后,阴自然会回来,所以叫做阳盛阴自回,是这个意思,而不是说不用补阴

比如炙甘草汤治心血不足,芍药甘草汤治痉挛,黄连阿胶汤治心烦失眠等等,这些不是滋阴补血吗?所以看书要前后去看,整句去看,不能逮住一句话,就这样去认为,往往身体就会被搞坏

可是很多自学者,都是这样认为,所以热药天天用,什么干姜,附子,吴茱萸,桂枝,肉桂等,吃到口干舌燥,舌红口渴还不知错,还认为阳旺阴自回,现在津液还没有回来,一定是阳不够,那么就加大附子量,结果吃了心发慌,脉结代来找我

我跟他详细的讲解后,然后他就明白了,说以后不敢再这样吃了,我没有开方,就让他回去自己煮点炙甘草汤喝,先喝上几剂看下情况,一周后发信息给我,情况好多了,也不容易心慌烦躁,舌头也不发红,就让他先不煮汤药,用生晒参泡水喝,慢慢就好了,这就是误用温热药了,

所以我才会前几天写一篇文章(温热之药不宜天天吃,以免燥热),吃热药感觉到烦躁,影响到睡眠就要停一下,隔1~2天再吃,这是中药是调理体质,不是降压药需要天天吃的

那么为何讲“阳盛者阴自回”呢?为何久病之人,阳足后阴会自然回头呢?

其实久病之人,无不伤肾,肾是储存能量的,你身体不好,正气就会老是跟病邪对抗,也就是说病邪没除的一日,正气就会奋战到底,那么长期奋战,肯定会疲惫,会消耗能量,这个能量从何而来?那就是肾了

而肾的储存能量从何而来?就是从你吃东西而来(也就是讲从脾胃而来),而久病之人,往往脾胃不好,吃东西少,就造成了转换出来的气血缺乏,就导致了肾的收藏也就减少,而肾储存本来就少,正气还是去借能量打仗,所以身体就越来越累了。

这就是好像一个公司,本来财务账上就没多少銭,而你还要到处开支,也不懂得减少人力物力,那么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我们人吃东西就是补气血,但现在吃得少,没有胃口,当然气血就跟不上,但为什么会吃得少,没胃口呢?却不知阳气不足,不能及时腐熟食物,造成里面堆积,自然就不想吃饭了,所以这用温热之药,一方面是帮助正气驱寒,一方面要帮助脾胃消化,这就是久病者要顾脾胃之理

那么等阳气上来了,寒邪出去了,饭量增大了,能吃能消化,那么血就会充足,而血就是阴呀,这不就是阳旺者阴自回之理吗?是通过吃饭回阴,不是阳药吃了就回阴,这个要搞清楚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阳盛者阴自回,是不用补阴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