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过一系列不同的逻辑框架“生成”智慧,培养多模型思维?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了

 碧海蓝天kx32di 2023-09-28 发布于四川

图片

2022/7/15

层次结构的基础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指识别和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智慧需要多模型思维。——《模型思维》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是7月15日,我们坚持共同读书的第196天。感谢关注我,希望我们在彼此陪伴中坚持向自己的梦想前进,实现自由。

模板的实用性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大家对模板的热爱也从后台源源不断发送的关键词里感受到了。

不过如果告诉你,思维也是可以通过模板、模型提升的,你会相信吗?

很多人或许会不信吧,正如斯科特·佩奇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信息和数据的时代。同时,这些数据得以产生的技术条件还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它们让经济、政治和社会行动者变得更加敏捷,能够在一瞬间就对经济和政治事件做出反应。它们还增加了连通性,因而也增加了复杂性。

由此他认为我们面临着一个由技术引发的悖论:在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变得更多、更深入的同时,这个世界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这引发的对模型的思考是什么呢?考虑到这种复杂性,任何单个模型都更有可能遭到失败。所以我们不应该抛弃模型,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将逻辑一致性置于比直觉更优先的位置;我们不能满足于双重模型、三重模型甚至四重模型,我们要成为多模型思考者。

那么该如何成为多模型思考者,让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提升呢?下面一起去他的《模型思维》里看看吧~

推荐理由

作者斯科特·佩奇以对社会科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研究和建模而闻名。

他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路径依赖、文化、集体智慧、适应和社会生活的计算模型。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物理学、公共卫生、地理学、城市规划、工程学和历史学。

书中佩奇讲授了理解和应用模型如何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据他们的研究发现,具备模型思维的人要比没有这种思维的人更优秀,而且能够运用多种模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人要比只运用一种模型思考的人更优秀。

因此作者在书中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几十个模型,并解释该如何应用它们。

这些模型是用数学公式和图表展现的形式化结构,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掌握各种模型,可以提高你的推理、解释、设计、沟通、行动、预测和探索的能力。


听起来有点枯燥,但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内容生动有趣。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有模型思维呢?作者告诉我们,25年前,像这本书这样讲解模型的著作主要是供教授们和研究生们研究商业、政策和社会科学所用的,金融分析师、精算师和情报界人士也是潜在的读者。

这些人都是应用模型的人,他们也是与大型数据库关系最密切的人,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偶然。

到了今天,关于模型的书已经拥有了更多的读者:广大的知识工作者们。由于大数据的兴起,他们现在已经把模型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不仅如此,如今,用模型组织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已经成了商业策略家、城市规划师、经济学家、医疗专家、工程师、精算师和环境科学家等专业人士的“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想分析数据、制订业务发展策略、分配资源、设计产品、起草协议就必须应用模型,哪怕是做出一个简单招聘决策,也要运用模型思维。

因此,作者告诉我们,掌握本书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涉及创新、预测、数据处理、学习和市场准入时间选择的模型,对许多人都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而这也是推荐的原因。

精彩导读


根据作者的介绍,本书所讨论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对世界进行简化的模型、用数学概率来类比的模型以及人工构造的探索性模型。

无论哪一种形式,模型都必须是易处理的。模型必须足够简单,以便让我们可以在模型中应用逻辑推理。

作者举例,例如,我们讨论了一种传染病模型,这个模型由易感者、感染者和痊愈者组成,可以给出传染病的发生概率。

也就是说,利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传染阈值,也就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传染病就会传播。我们还可以确定,为了阻止传染病传播,需要接种疫苗人数的比例。

由这些,作者也发现模型有几十种用途,不过在这里本书作者只专注讨论其中的7种用途:推理、解释、设计、沟通、行动、预测和探索。

推理:识别条件并推断逻辑含义。
解释:为经验现象提供(可检验的)解释。
设计:选择制度、政策和规则的特征。
沟通:将知识与理解联系起来。

行动:指导政策选择和战略行动。
预测:对未来和未知现象进行数值和分类预测。
探索:分析探索可能性和假说。

在介绍了为什么需要模型思维后,作者在书的第2章和第3章讨论了多模型思维方法,第4章讨论了对人类建模的挑战。

然后在接下来的20几章,每章分别讨论一个模型或一类模型。由于一次只讲解一个模型,所以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模型的假设、含义和应用厘清。

作者认为这种章节结构也意味着,我们既可以阅读纸质书,也可以阅读电子书,而且可以直接去阅读与自己感兴趣的模型相关的章节每一章,我们都会应用多模型思维方法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后,这本书给出了两个深度分析:一是针对类药物流行的现象,另外一个则涉及收入不平等问题。

除了大的框架,作者在书中也分步骤给大家进行了讲解。

比如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模型,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在如下所述的3种方法中选择一种。

第一种方法是具身法。用这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包括重要部分,同时对于不必要的维度和属性,要么剥离,要么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考虑。生态沼泽模型、关于立法机构和交通系统的模型都是用这种方法构建的,气候模型和大脑模型也是如此。

第二种是类比法,可以对现实进行类比与抽象。比如我们可以将犯罪行为传播类比为传染病传播,将政治立场的选择类比为在一个左-右连续线段上的选择。

作者认为球形牛是类比方法的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为了估计一头牛身上牛皮的面积,我们会假设那头牛的形状是球形的。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微积分教科书所附积分表中的公式,会出现tan(x)和cos(x),但是不会出现类似cow(x)这样的东西。

作者认为相比而言,具身法更强调现实主义,而类比法则致力于刻画过程、系统或现象的本质。

也就是说,当一位物理学家假设不存在摩擦,同时又以其他方式做出符合现实的假设时,他所采用的就是体现法。

当一位经济学家将相互竞争的公司视为不同的物种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产品利基时,就是在做类比,用一个模型来表示不同的系统。

但是,在具身法与类比法之间并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例如,关于学习的心理学模型,在给不同的备选项分配权重时,往往会合并考虑多巴胺反应与其他因素,这种模型还会用我们在不同备选项之间进行权衡的方案做类比。

第三种方法则是另类现实法,也就是有意不去表征、不去刻画现实。

作者认为这类模型可以作为分析和计算的“演练场”,我们可以利用这类模型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发现适用于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之外的一般结论。

这类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各种约束条件的含义,比如如果能够通过空气安全有效地传输能量,那么将会怎样?

也就是说,这类模型还允许我们进行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的(思想)实验:如果我们能够加快大脑的进化,那么将会怎样?本书包含了不少这种类型的模型,其中一个是“生命游戏”,它是一个很大的棋盘,棋盘上的每一个方块要么是活的(黑色),要么是死的(白色),并根据某个特定规则在生死之间切换。

作者认为,虽然这个模型与现实世界并不一致,但是它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自组织、复杂性现象的认识,甚至是许多关于生命本身的洞见。

最后作者总结,无论是表征更复杂的现实世界、创造一个类比,还是建立一个用来探索思想的虚拟世界,任何一个模型都必须是易于处理且便于交流的。

书中整体内容读起来还是有一定专业性的,但是作者对每一部分都做了详细解读,这些就请小伙伴自行翻阅原书啦~

好啦,今天的读书分享就到这啦,你该用时光序复盘昨天的任务完成情况,计划今天的安排啦,记得和年度目标关联起来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