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用药】5 张经典自拟方,治疗“瘫、痒、痛、泄、癫”五种病|当归|桃仁|黄芪|丹参|化瘀|汤化裁

 华民 2023-09-28 发布于吉林

来源:中医书友会

【导读】:这篇文章讲了中风偏瘫、皮肤瘙痒、真心痛、泄泻、癫狂五个病证,都可以从瘀血论治,而活血化瘀的集大成者非王清任莫属。

本文案例都是在王清任的方子上做了加减,除了耳熟能详的补阳还五、逐瘀汤,还有助阳止痒汤、止泻调中汤、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虽然在解剖上“越改越错”,但是理法方药的临床价值是非常高的。(导读/依伊)

王清任化瘀理论的临床运用

作者/辜小恒

王清任(1786-1831年),河北省玉田县人,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医林改错》。王清任自创32个方剂,修改古方2个。其中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至今仍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习用。

笔者在临床中常以王清任的化瘀理论,治疗诸多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下面结合5则病例谈谈体会。


1、益气化瘀以治瘫

罗某某,男,51岁。

突然口齿不清,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半天。入院时神志尚清,右上下肢瘫痪,患肢不能屈伸,不能站行,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心肺听诊正常,血压18/11KPa。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始用大秦艽汤化裁治疗:

秦艽10g,防风10g,白芷10g,钩藤10g,川芎5g,当归10g。

每日1剂。

5d后口齿完全清楚,口角流涎消失,但偏瘫依然。

遂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化裁:

黄芪60g,当归10g,川芎5g,桃仁12g,地龙10g,川牛膝10g,桑枝10g。

每日1剂,并鼓励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2个月后,瘫痪痊愈,患肢功能活动自如而出院。

  • 按:

近来我科共收治各类中风病证192例,对中风后半身不遂证属气虚血瘀者,我们选用补阳还五汤进行综合调理,大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益气化瘀则能改善患者“内结血瘀”之病理状态,促使气血流畅,改善脑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肢的康复。


2、固表化瘀以止痒

万某某,女,52岁,干部。

全身皮肤瘙痒15d,晚间更甚,局部皮肤可见搔抓之痕迹,但无风疹块,舌淡红、边见少量紫斑,苔薄白,脉弦涩。西药用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后短时可以止痒,停药后诸症如故。

辨证为气虚血瘀之瘙痒症。选用《医林改错》中的助阳止痒汤:

生黄芪30g,桃仁6g,红花6g,皂角刺10g,赤芍10g,鳖甲10g,穿山甲10g。

服1剂瘙痒减轻,连服5剂,症状完全消失。

  • 按:

“痒为痛之渐”,气阳虚损,鼓动无力,血行瘀滞,肌肤失养,故见皮肤瘙痒,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以卫外,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药后气行血畅,肌肤得以充养,瘙痒等症痊愈。


3、补气化瘀治心痛

孙某某,男,58岁。

有糖尿病史3a,近日心前区阵发性疼痛、胸闷,轻微活动后症状明显加剧。因家事生气而致剧烈心前区疼痛,头冒汗,呼吸气喘。

入院时心率94次/min,节律齐,两肺底有少量湿性罗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心电图提示:V₁-V₃呈QS型,ST段抬高Q0.05mv,aVL、V₁、V₂的T波倒置,诊断前间壁心肌梗塞。

中医诊断为真心痛。用《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化裁:

黄芪30g,当归10g,丹参10g,桃仁12g,红花6g,桔梗10g,瓜蒌10g,枳实6g。每日1剂。

另0.9%NS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

治疗3d后胸痛、胸闷逐渐减轻,呼吸逐渐平稳,心肺(-)。

用上方稍作化裁治疗半年后,诸症消失,安全渡过急性心梗期,并恢复正常上班。后多次复查心电图示:抬高的ST逐渐恢复正常,倒置的T波逐渐变成先负后正。

  • 按:

心主血脉,脉为血养,血循脉道,循环全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此患者气虚气滞而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影响到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正如《医林改错》所说:

“元气既虚而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方中黄芪补气治虚,枳实、桔梗理气,当归、丹参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化瘀,补气之中有行气,使补气不气壅,养血之中又化瘀,使化瘀不伤正;摄气于脉中,血载气以行,所以服药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调中化瘀治泄泻

杨某某,女,36岁。

大便溏泻,日4-5次已10余年,伴左下腹部阵发性隐痛,神疲乏力。平时服土霉素后大便次数减少,停药后病情依然如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病机分析:病程日久,正气已虚。患者左下腹部隐痛,痛虽不甚,但痛有定处,此乃血瘀所致。选用《医林改错》中的止泻调中汤化裁:

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甘草10g,红花10g,干姜10g。

每日1剂,煎2次,各取汁150ml,分2次早晚点滴灌肠。

治疗15d,溏泻、腹痛消失,大便成形,随访10余年未发。

  • 按:

止泻调中汤是《医林改错》中治疗痉后泄泻的方剂,此方有补气、温中、化瘀止泻的功效。方中重用黄芪、党参,意在增强益气调中的作用,当归、红花活血化瘀,干姜温中。

笔者改变习惯给药途径,用点滴灌肠的方法,使药力直达病所,充分发挥药效,所以治疗15d后竟获痊愈。


5、疏肝化瘀以治癫

胡某某,女,25岁。

情场失意之后,整天关窗闭户,闷闷不乐,羞于见人,纳差,形体消瘦,表情淡漠,问之不答,与家人亦无言语,历时半年,曾服用疏肝解郁等方药30余剂无效,经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忧郁症。

因患者拒服西药而返回本院治疗。入院时症状如上述,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证属肝郁血瘀之癫证。

选用《医林改错》中的癫狂梦醒汤化裁:

柴胡6g,香附10g,赤芍10g,法半夏6g,黄连10g,桃仁30g,当归10g,朱茯神10g,陈皮5g,木通10g。

日1剂,连服3d,患者精神面貌明显好转,开始与家人说话,回答医生提问,继服10剂,诸症状明显好转,再用逍遥散化裁善后1个月,即能够正常上班工作。随访1a未发。

  • 按:

此患者入院时无明显血瘀症状,而是一派肝郁表现,但服疏肝剂无效,究其原因是肝郁太甚,瘀血内生,加上发病已有半年,瘀期深长。

所以选用此方时,重用桃仁30g,意在疏肝化瘀,郁瘀同治以抗癫,如果再一味地去疏肝解郁,而忽视其瘀血的情况,则不会有如此之奇效。王清任在原方中桃仁剂量也重达24g,足以说明他化瘀理论的深厚功底和实用价值。

—版权声明—

·文章摘自《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丨作者/辜小恒丨荐稿、责编/居业丨排版/十三丨校对/小贾丨二校/李兆祯。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