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梁镇

 昵称36403512 2023-09-28 发布于广东

历史沿革

优势

浮梁镇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各项基础设施趋于完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思想的不断解放,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浮梁镇必成为各经营客商落脚兴业的发财之地,休闲娱乐的观光之境。

概况

浮梁镇位于浮梁县南部,北纬297度35分26秒、东经117度21分49秒,距景德镇市区7千米。县政府所在地。面积133.8k㎡,人口23490人。辖城南、城北、万平2个居委会,旧城、洋湖、教场、大洲、金竹、茶培、查大、韩源、新平等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石口民福路。高程48.7米,昌江河皖赣铁路过境,景德镇机场在境西南7千米。古迹有宋建七层红塔、宋建宝积寺、清建县衙门。

行政区划

唐天宝元年(742年)新昌县又以溪水时常泛滥,居民伐木为梁,改称“浮梁”。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厂区旧城乡,1955年成立旧城区,1956年撤区复称为旧城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73年建朝阳垦殖场,1984年置旧城乡,1989年建浮梁镇。1997年,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旧城、大洲、洋湖、教场、渡口、茶叶硁26个行政村。2000年12月8日,撤销新平乡,划归浮梁镇(赣民字[2000]373号批复)。
[邮编]333400[2008年代码][1]
 代码
名称
360222100
001
城南居委会
002
城北居委会
003
万平居委会
200
旧城村
201
大洲村
202
教场村
203
洋湖村
204
新平村
205
韩源村
206
茶培村
207
查大村
208
金竹村
500
林场[2004年代码]360222100:
1
城南居委会
2
城北居委会
200
旧城村
201
大洲村
202
教场村
203
洋湖村
204
205
韩源村
206
茶培村
207
查大村
208
金竹村
209
浮梁镇林场
附:新平乡位于浮梁县中部,距县城4千米。地处丘陵。昌江自北向南流经乡境,皖赣铁路过境,设有南北两个火车站,景德镇至樟树坑公路过境. [沿革]1958年成立新平公社,1971年驻地由旧城迁移东江桥,1980年属鹅湖区,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金竹、茶培、查大、韩源、曹家、新平、杨家、南城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东江桥。

经济

浮梁镇地处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各类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截止到2007年,全镇有耕地面积5639.4亩,其中水田4429.3,旱地1210.1,果园、茶园面积360亩,山林面积10380亩,封山育林3041亩。2000年农业产值1522万元,粮食总量3226.82吨。
截止到2007年,全镇有镇村企业33家,其中集体企业10户,民营企业23户(外资企业1户),村办企业9户,个体企业887户。2000年企业总产值15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万元。2000年后财政总收入每年增长比例为20%左右。

旅游

旧城是一座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已被列为景德镇市的旅游点之一。千年古城内有“江西第一衙”之称的浮梁古县衙,宋建红塔,七层,后修复一新,雄伟壮观,耸立在老县城城西;宝积寺,宋元符年间建,名僧佛印受戒于此;苏轼黄庭坚会至寺访,后人逐在寺侧建“三贤堂”,寺碑犹存,2007年已着手开始修复;清代建造的县衙门,2007年已恢复原貌,游客络绎不绝。县城原有八大门到2007年尚存古址遗迹,城内历代人文鼎盛,风景秀丽,曾有“十里杏花”村和“小秦淮”之美名,新平的旅游景点有天然游泳场,乌龟驮牌、石牛石马、白塔、双溪映月等,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古城门楼高高耸立,具有特色的瓷质“浮梁历史文化长廊”向世人诉说着浮梁千年来的要事珍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