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社矫故事】章贡区·涂奇峰——打好社区矫正监管帮扶“组合拳”

 赣江春雨001 2023-09-28 发布于江西

我的社矫故事

图片

章贡区司法局东外司法所所长

图片

涂奇峰

我坚持重点抓好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努力帮扶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重塑自我,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群众知晓度和社会认可度。







打好社区矫正监管帮扶“组合拳”

担任东外司法所所长两年来,我始终围绕对社区矫正对象“既要管得住,又要矫得好”的工作目标,不仅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促使他们遵守监督管理规定,还心怀真情对他们做好教育帮扶,时时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积极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霾,正确树立人生观和自信心,真正做到“勤走访、多倾听、善疏导、快干预”。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性化关怀和爱心感化,累计接收的82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我工作辖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曾某,女,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处有判期徒刑,缓刑期间实施社区矫正。按常规,办理入矫时,我和她进行了首次谈话。“我从小被亲生父母弃养,后由爷爷养大,我很爱我的爷爷,这次犯罪,我很后悔,给爷爷丢人了,对不起刚刚去世的爷爷。”谈话中,我了解到她爷爷是在她被审判期间去世的,她对这次犯罪很后悔,表现出孤独、自卑、焦虑和自责的情绪。

发现这一情况,我一方面采取慰藉逝者、给予关怀等共情话题,与她沟通交流,再通过引导她遵纪守法、珍惜机会,对她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为了“对症下药”,积极联系东外街道签约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清华老师(女)为她做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获悉她因爷爷去世心理受到很大打击,加上犯罪、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等情况,曾产生自杀的念头。得到这一信息,我立即向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汇报,与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老师一起研究,为她专门制定矫正个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拯救深陷“心理泥潭”的自己。

图片

“根据之前心理咨询老师为你做的心理测试与访谈结果,我们判定你现在存在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存在心理疾病,我们陪你一起到专科医院去检查一下好吗?”我尝试征求曾某意见。

“心理疾病与感冒一样,是一种病,是能够治愈的。我曾经遇到过很多个病患,找我做过心理咨询的,最后都治愈了。人都会生病,你不必有心理负担,在医院治愈后,就不容易出现像你之前给我讲的那些不适了……”心理咨询师王清华老师疏导曾某。

经过半天的谈心,曾某与我们一同前往专科医院接受了检查,最终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今天服过药了吧?……一定要记得按时服药,心里有什么不舒服,可以找我或上次与你谈心的两位心理咨询老师聊聊,我们会帮助你渡过难关的……”在曾某确诊后,我经常与曾某联系,了解她的情况,关注她的病情,提醒她按时服药,引导她接纳自己,帮助她重建恢复健康心理的信心。

“我们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工作证……浪子回头金不换。曾某因诈骗罪,正在接受她应受到的处罚,但是我们应该在她接受处罚的同时,不歧视她,与她友好相处,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希望你们与我们一起帮助她改正错误,帮助她回归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与曾某的矫正小组成员,经常走访她的同事、邻居、朋友,向他们介绍社区矫正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引导他们共同帮助曾某重拾生活信心,同事、邻居、朋友的平等相待、互相帮助,为曾某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矫正环境。

同时,我积极联系社区,引导曾某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参加公益活动,使她真切感受到被帮扶群众给予的肯定所带来的快乐,也给她带去积极参加更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动力,她的这些举动得到了社区和群众的认可。

经过半年多的社区矫正,她慢慢地接受了曾经和现在的自己,重拾了生活的希望,抑郁的情绪得到改善,告别了治疗抑郁症的药品。

近期,我在社区矫正日常走访时,曾某向我吐露接受社区矫正以来,经过多方努力,回归正常生活的真实感受:“从小到大,我只有在爷爷身边才比较开心和温暖,虽然现在我一个人生活,但我感觉只要我用心生活,真诚与他人交往,关心帮助他人,也能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请你们放心,我以后一定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图片

来源:市局社区矫正管理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