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古有得 | 学员第一方创作,看看为“马军”先生刻的名章都啥样?

 海涛书屋 2023-09-2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刊头题字:江豪旭

“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沉醉秦汉。徜徉明清。

感悟。解读。创作。点评。

汲取。沉淀。思考。前行。

此栏目,缘起于金石印“遇见毓慧”网络篆刻学习班,集学员鉴赏文字、临创作品及毓慧老师点评于一体,与古为友,以印会友。

此之谓,学古有得。

31

学员第一方创作,

看看为“马军”先生刻的名章都啥样?

撰文 | 毓慧

金石印坊“遇见毓慧”网络篆刻培训班第3期在辛丑岁末开班,至今不足一个月。在本周的临创作业中,我布置了一方姓名章的创作,就是我们集体为“马军”先生刻一方印。

在之前的临摹学习中,我们临画临刻了“军司马印”“张九私印”等汉印,在这次临创中,我给予了学员极大的自由,朱、白文不限,可以用“马军”“马军印”“马军之印”“马军私印”等不同内容进行创作。学员提交的作业中,印文全部选刻的是四字印,“马军之印”和“马军私印”,并且全部采用了白文的表现形式。

学习篆刻,我一直反对只会拿刀刻石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在篆刻的追求,我也如此来做要求。所以,在进行操刀篆刻的同时,我又安排了另一个作业,就是将这方印的创作心得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下即是部分学员的创作作品及创作心得,虽然每个人的创作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学员认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能够有如此体会,我还是十分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学员作品

01:潘蔚琳


图片


学员作品

02:郭小刚


图片



学员作品

03:陈咸松


图片
 

学员作品

04:马方永


图片


学员作品

05:韩迎军


图片



 
图片

为“马军”先生创作名章的心得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陈咸松

本次临摹创作我选择的内容是“马军之印”,因为之前临刻过的基本都是汉印,所以本次我选择的临摹创作风格为汉白文印,加之刚临刻完朱文印“任强”一印,对细线条的用刀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细朱文印与满白文印的用刀和留红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本次想尝试一下满白文印的临摹创作。

在确定好临摹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以后,我找了一些汉印来研读,分析他们的篆法、章法与刀法,并且找到自己想要的篆字与风格。其中重点研读了与“马军之印”内容相关的“军司马印”“假司马印”“军司马之印”“校尉之印”“营军司马丞”“军武库丞”等印章。

确定好篆字以后,开始了印稿的设计,采用了典型的四字均分的方式,将“马军之印”四字均匀分布,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印稿设计与毛笔描黑,完成了印稿的初步设计,整体上感觉还不错,是自己想要的风格。仔细分析后又觉得有些地方不够好,但就是不知道哪里还可以继续调整。

我把印稿发到群里后,毓慧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点评。我根据老师的指导又调整修改了印稿的设计,比如将“马”字的马腿部分减少弧度,改为直线,将“军”字的中间竖画上下出头,同时采用了“军”字的另外一种篆法,使得整个印面更加协调,然后调整了“之”两边笔画的弧度和角度,并且将“印”字上下两部分调整得更加紧凑。

印稿调整得比较满意之后,进行了水印上石,这次可能是墨的缘故,上石效果不是很好,我又直接在石头上用毛笔重新描了一遍。之后就是根据上石的印稿开始了动刀。第一稿刻出来后,发现还有很多红的地方,跟自己预想的满白文效果差距还比较大,于时又开始了每个笔画的修改,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修改后,看到第二稿效果好了很多,但有些留红还是偏大,一些转折和起收笔部分也不够精细,然后又开始了观察和修改,这次修改还在每个字的部分笔画上做了残破的效果,修改完以后还算比较满意。

第一次临摹创作终于完成,经过反复的改稿和修改,自己收获很多。一方面是对印稿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要想刻好一方印,印稿设计得好是相当关键的。另一方面就是对留红和用刀上面比之前更加熟练了,下刀也比之前更加的有把握了。继续努力!

图片
图片

文/马方永

从“马军”这个名字来看,不出意外,应该是一位男人。“马军”二字,听起来较为传统和保守,和李军、刘军等其他名字共同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特有气质。但是,名字虽然泯然于众人,我们却要通过印章彰显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因此,我所理解的“马军”,从气质上应体现出金戈铁马,挥斥方遒的大将气象,雄浑、大气、稳重,仿佛一个指挥千军的大将,手臂一挥,不动如山。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从印谱中找出两枚印章,一枚为“军司马印”,只要将“司”改为“之”,“马军之印”跃然而现,有一点遗憾的是,文字在印面上安排的顺序不同,同时,整体印章的气质过于秀丽,和我所想的“马军”所具有的雄浑大气不甚相符,于是我选择了放弃。

 一个偶然的翻阅,近代篆刻大师陈巨来先生的“马玮之印”突现眼前,那种雄浑、刚毅、庄重之气,和“马军之印”不正浑然天成吗?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世间万物竟有如此巧合,于是,“马军之印“也就信手拈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