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一大学女教授上课被拍,视频曝光后,网友:简直不敢相信!

 专家视点 2023-09-2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一个人可以朴素到什么程度?

最近全网刷屏的一则视频给出了答案:

沈阳一所大学里,一位女教授拎着塑料袋,拿着罐头瓶来到教室,给学生讲授知识。

图片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她的穿着极其简单,打扮也十分低调,没有过多的装饰,摒弃了奢华的大牌,却显得十分素雅舒适。

由于她上课颇具亲和力,平时又不喜欢太过追求物质,质朴的生活习惯,让大家感到眼前一亮,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同学的喜爱。

于是有学生在刚下课时,拍下了视频中这一幕,一时间引发全网纷纷点赞。

有人感慨:“不敢相信,现如今竟然还会有如此朴素的老师,这才是孩子们的榜样。”

图片

对于自己在物质上的选择,这位教授回应道:

“瓶子是一年前喝果汁剩下的,用来喝水很方便,平日上课开会都习惯带着。

而那个袋子是食堂的打包袋,非常结实,装书很方便。”

谈及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笑着表示:

“物质是次要的,更加重视内心的富足和知识的积累。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物质所束缚,应该通过努力来实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人活到极致,大抵正是素与简。

越朴素的人,越高贵;越简单的生活,越高级;越节制的人生,越幸福。

图片


图片

《鲁豫有约》有一期,鲁豫请教“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您给年轻人有什么样的建议?”

叶先生想了想回答道:

“进德修业:要在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一个是要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一个是尽你自己的努力守住你自己。这个很重要。”

所谓“守住自己”,指的就是:守住初心,不为名利所惑;守住自我,不被世俗所扰。

叶嘉莹就是一个坚守“素心”之人,对待名利欲望,她从不深陷其中,一心只想着传承好中华诗词。

2019年,她又一次为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加上之前的数额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她还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在众人眼中,叶嘉莹有着诸多名号:教育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可在她心中,再多的名望也不过是身外之物:“我只是个教师,若有来生,我还要做个教师。”

说起自己的生平经历,她坦言道:“我这一生别无所长,只是特别喜欢诗词而已。”

对于现实利益,她很少关心;面对得失利害,她从不放在心上。

只要诗词长存于心间,此生足矣。

图片

常人认识叶嘉莹先生大多是因为她的事迹和成就,但很少有人了解她俭朴的生活。

平日里,她喜欢独处,前些年一次意外摔倒后,摔伤了身体,才请了保姆照顾起居。

一日三餐,通常都十分简单,青菜馒头即可;穿的衣服都是很久之前买的,有的破了洞,缝缝补补还能再穿。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任凭外界如何嘈杂,内心始终留有一份安宁。

尽管看遍人世沉浮,历经世事无常,依然可以保持“淡泊、节制”的态度,走过生命的每个阶段。

细想来,这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来人世走一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修行,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

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返璞归真。最长久的快乐,就是细水长流的美好。

就像作家毕淑敏说的那样:“物质的东西,永远没有尽头。外界的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住多大的房子,才算是功成名就?天下永远有人比你住的更大的房子;

挣多少钱,是一个尽头呢?就算成为世界首富,财富还是在不断变化;

所以人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幸福最大化。”

人生在世,放下才能拥有,脱离了物质和欲望的控制,自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讲过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他曾经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有过一段密切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他虚心向丁肇中请教:作为一个刚当上大学校长的年轻校长,没有太多经验,您是老科学家,能不能指点下我如何培养学生。

丁先生诚恳的回应:“在这方面,我还不如你,教育方面我一窍不通,你最好请教别人。”

对于他所擅长的领域,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但对于不了解的事情,他绝对不打妄语,一是一,二是二,如实相告。

回忆起这段交往,王校长感触颇深: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做大事的人,越是事业有成的人,越谦虚。”

的确如此。真正的强者,往往都是没有太多身份感的。

图片

古语有言: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之前,必有谦卑。

见过世面的人,活得都很谦卑,为人处世都保持低调。

因为他们见过天地之大,也知道坑有多深,找得准自己的位置,也清楚世界还有左右。

老戏骨陈道明常被人称赞“谦逊有礼”,虽然身处繁杂的演艺圈中,却活成了一股清流。

有人曾问他有没有遇到过膨胀期,他回答道:

“当然有过,早些年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就开始膨胀了。

时间久了慢慢觉得,越这样生活,你越可怜,越把自己当个人物,越可怜。”

于是在爆红的那几年,他选择了半隐退,慢慢回归平淡的生活,避开世俗纷扰,减少了社交应酬,待在家里读书、练字,陪伴家人。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圈子里声望颇高的老前辈,可他却从未有过半点傲慢姿态。

遇到后辈会主动弯腰握手,处处注重自己的言行,时刻保持着内心的清醒。

无论演戏还是处世,他都常常告诫自己: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

山上的人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会爬上来;

人,一定要做好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真实案例都说明,太把自己当回事,迟早会引火烧身。

唯有不高估自己,谦卑自重,方能把人生的路走长,往后越走越远。

前行的路上,学会把本事放在心里,人前不炫耀所拥有,人上不以实力自傲,自然可以步步稳妥。

后半生,与其锋芒毕露,不如低调一点;与其吹嘘自己,不如心中持戒。


图片

百年前,28岁的梭罗,扛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跑去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旁,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先用砍来的木材搭建了房屋的架构,然后淘来一些二手木板,装好了房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不紧不慢的享受着安静生活的美好,每天自耕自食,自给自足。

那个时候,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利、物质、金钱,而梭罗却认为: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在那居住的两年里,梭罗感受着心灵的自由,随后便创作出了那部影响几代人的著作——《瓦尔登湖》。

人到中年,渐渐懂得:一味地追求高配,大多时候,带来的只有灵魂上的束缚。

人活一辈子,背负的东西太多,终将难以前行。

只有给生活做减法,放下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割舍无穷无尽的欲望,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图片

人生下半场,与其苦苦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物,让生活变成一团乱麻。

不如学会清零,停止追寻虚无缥缈,过低配生活,让内心回归平静。

1、物质低配:

放下无关紧要的面子,过好当下,不跟风,不攀比,警惕消费陷阱,只买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

2、社交低配:

从今往后,不必强行融入错误的圈子,无需讨好不值得的人,减少无效社交,在独处的生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3、情绪低配:

停止无休止的内耗,过往旧事别再纠结,未来之事也不用过度担忧,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

4、生活低配:

饮食上少油少糖少辛辣,每天早睡早起不熬夜,戒骄戒躁戒懒惰,日复一日,养好自己的身心。

人活得越简单,得到的幸福就会越多。

当你的生活简单了,灵魂就会获得自在从容。


图片
听过一段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有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活着。生下来,活下去。

第二个层次是,体面地活着,大方得体,自信从容,不为生活所迫。

第三个层次是,明白地活着。接纳平凡,明白自己是谁,看淡名利,明白活着的意义。

往后余生,以一颗朴素之心面对世事,用一份清醒的态度过好生活,终会不负此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枳为橙

作者 | 枳为橙,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