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空牡丹秋天在天津蓟县观音寺绽放

 艺术大家频道 2023-09-28 发布于河北

2023年9月24日上午,由著名学者、中国牡丹花花旗原创作者、中国量子牡丹开创者、首尊四面牡丹仙子造像设计者、牡丹中国之歌词作者、太空牡丹、野生牡丹、秋牡丹绘画艺术的奠基者蔡云启创办的“牡丹中国大画卷、绽放华夏同圆梦”大型公益系列《牡丹-中国》活动第十五站暨太空牡丹书画收藏活动应天津蓟县观音寺管委会济中方丈邀请成功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部分领导有,中国牡丹书画院院长蔡云啓、办公室主任宋秀捷,北京市九阳泰和医学研究院院长付成琴等一行应邀来到天津蓟县观音寺,观音寺济中方丈收藏蔡云启秋牡丹、宋秀捷的太空牡丹仪式结束后,与会活动双方领导们就宗教与书法、绘画、健康相关等内容进行了愉快的研讨。本次活动由天津蓟县观音寺管委会、牡丹中国组委会联合主办;中国牡丹书画院承办;北京市九阳泰和医学研究院协办。

图 注:济中方丈 宋秀捷 收藏凌空飞燕作品《太空牡丹》

天津蓟州岐山澜水观音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下营村西南角的岐山。岐山原名齐头山,又名板岭。天津蓟州岐山澜水观音寺又名岐山澜水洞,据传澜水洞形成于唐代。当时,高丽国为了向唐朝进贡,在此挖矿炼金,穿凿成洞。洞外建筑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38~1661年),明代进士羊宰在此成立佛教的理教,教徒授法,当时全国各大名寺高僧纷纷不远千里朝拜岐山,包括少林高僧,送匾额100块之多。岐山澜水洞也因此名闻遐迩。据《蓟县志》载:羊宰名诚正,山东即墨县杨各庄人,生于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代进士。明亡后,隐姓埋名,云游于天津、北京、河北一带。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隐居于岐山澜水洞,参禅打坐,研究理学,闭关四十九年,如心有所得,创立了一套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融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后来系统化,称为“在理”,也叫理教、理门。成为岐山澜水观音寺开山祖师,被教徒尊为羊祖。祖师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圆寂,终年133岁,葬于岐山山上,文革期间红卫兵砸了祖师圆寂的莲花缸,未见遗骸。为纪念祖师功德,寺院改为岐山澜水观音寺。1992年岐山澜水洞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 注:天津蓟县观音寺释济中方丈

图 注:观音寺山门

天津蓟县观音寺寺院山门没有其他寺庙那么宏伟,也没有其他寺庙的那么多香客。来到观音寺,远远就看上山门上的很醒目的对联 “正见正思维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门楣正中“岐山澜水观音寺”,走进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道两侧有种植的花生、蔬菜、大丽花(天竺牡丹),远远望去山脚下有寺庙的庙宇,走近了看到观音寺的所有建筑:寺庙坐南朝北,依山而建,主殿为二层,一层大雄宝殿,二层观音殿;澜水洞两个出入口成U字型在主殿两侧,从隐贤堂进入,在洞里绕一圈,从主殿左边门出来。大雄宝殿上面是观音殿。主殿后面山上有五仙洞和龙王殿;两座东西亭子分布主殿后侧(东亭为羊祖墓,西亭称日月亭);正对着主殿有露天观世音菩萨。寺院最前方有寮房斋堂等。寺院内有千年古泉;还有禹祖治水遗迹。

据说羊宰祖师豁达乐观,曾写一首《修炼歌》:“靠山临水住洞间,坐也安然,立也安然。身著老袖遮冷寒,新也可穿,旧也可穿。闲游山中采药玩,有也乐天,无也乐天...”也许是长久住在这里的人也感染了羊宰祖师的气场,现任观音寺的主持济中方丈给人的感觉也是心静如水,不入世俗的室外高僧。

图 注:天津蓟县观音寺收藏蔡云启的太空秋牡丹《观音见性》

据这里做义工的居士们讲,这里的花生、蔬菜、花卉都是济中师父自己种的,当我们见到济中师父时,他正在给几位从北京来的香客说话,并不时地在硬笔书法纸上写着字,出于好奇,问旁边的几个居士“师父在写什么?”看到我们一行人眼里的疑惑,于是说那是师父根据个人随意写出的字句,怪就怪了,师父写出的字句跟给写的人肯定相符合!高!一会师父又取出厚厚的一摞红色纸联,只见纸联上用软笔写的佛家祈福语,然后让在场所有人,在红色纸联上各自想要祝福的人的名字,说是一会去大雄宝殿去为大家祈福。待大家写完之后,师父带着所有人一起来到大雄宝殿,亲自为大家做法事祈福。

图 注:天津蓟县观音寺收藏宋秀捷太空牡丹作品《飞燕凌空》

待法事活动结束后,中国牡丹书画院院长蔡云啓、办公室主任宋秀捷、北京市九阳泰和医学研究院院长付成琴一行与济中师父亲切会谈。

宋秀捷:师父,刚才祈福纸联上的软笔字是您写的吧?我也看到您写的硬笔字,真的很好,我能就书法这方面跟您探讨一下吗?“可以的”济中师父笑着回答。

宋秀捷“您的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写的这么好,您平时经常练字吗?我们如何看待佛教与书画的关系呢?”

济中师父:宋秀捷老师好,首先感谢你们特意为我们寺院创作这么精美价值二万元的太空牡丹绘画作品《飞燕凌空》及蔡云启老师价值八万元的太空牡丹《秋牡丹》绘画艺术作品,书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门类,它化实为虚,走笔成韵,简单的线条墨象中,寄托了极丰富的人生意蕴,呈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对中国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要认识书法,也需要了解佛教和佛学。中国的传统书法是伴随着书写实践应运而生的,本身包含着重大的应用价值。然而,中国书法的应用性和审美性,是密切统一的,有应用性,决定了其载道的功能;有审美性,提供了其弘道的条件和可能,并进一步,因载道而有了书道,因弘道而有了书教。佛教也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认识和运用书法的。通俗地说,书法主要就是写字,文字对于佛理的申记与阐扬是极为重要旳。因为文字是传达和指示概念的,佛教还进而将字,分析为字相和字义。

图 注:天津蓟县观音寺露天观音造像

学佛即是为了成佛,中国佛教主张挑水担柴,无非妙道,因此不离世间法而修出世道。佛家的《楞伽经》等许多的经文里,都一再指出了僧人通过学习音乐书画种种技术,而“渐成非顿”。可以认定佛教是十分重视书法的。佛教认为,书法,蕴含了无所不在的佛教真理,也就是佛“道”。“书法是作为艺术而存在,其价值在于表达对道之领悟”。因此,在佛家看来,书法作品,艺术性高低反映了书写者的道行深浅!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也就置入了对佛“道”的领悟与体会。书家要凭借笔墨,随意纵横,从而创造出高超的艺术境界,必须要经历老僧参禅感悟山水的三个阶段,即:“平正……险绝……平正”。或“生……熟……生”。才能深刻体悟书中妙道。僧侣书法家中如康法识,支道林,于道邃,安慧则等,都是学兼内外的高僧大德,所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书法艺术极盛的原因之一,就是出家僧众的杰出贡献。

宋秀捷:你认为写书法跟修行有冲突吗?

济中师父:至于修行与书法,则是无法无我。佛教认为,成佛的主要障碍在于“妄意浮云”遮蔽了本心,才使人不能转迷成悟的。迷体,一般表现为强烈的“执着”,这执着,既有来自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执着即“法执”;也有来自于主观自身观念的执着即“我执”。在佛教看来,这两种执着,都应在破除之列。只有破除法执我执之“执着”,不为外界的事物和主体观念所束缚,也就是说只有你“破执”,才能证成佛道,才会成佛。佛家这种“破执”的观点,客观上对中国书法特别是草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谓“破法执”,即“无法”。所谓“破我执”,即“无我”,指一任天然。狂草艺术的产生,正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佛教修行说更要大愿大行。大乘佛教相对小乘佛教,更强调普渡众生,不仅自利,而且利他,因此呢,其愿甚大,其行甚坚。

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在隋唐相继产生了,尤其是禅宗真正成为中国士大夫的佛教,影响到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理想,再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推崇,禅宗与书道并行,并把禅境作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所以,书法就是凭书法家主体的顿悟,去领会艺术的真谛,就如凭借本心去印证清静真如佛性一样。

所以说,“悟”是在高层次上对现实的把握,是理性对于感性内容的积淀而使人直接感受到艺术的内在规律,这是“永恒的瞬间”或“瞬间的永恒”。实际上这是一种高度集中思维。它表现在书法上,就是在平时,身心时时事事都处于艺术追求的感性生活中,入迷入狂,如痴如醉。周围要有许多志同道合者,谈书,论书,挥洒,交流之余,然后使自己再能处于一个表面看似极度的安静,实则头脑在进行着高速的“电子”转换、归纳的思维之中!沒有修养的人,平日很难“静”下来,很难“入定”。学到坐禅“入定”之法,可以“调炼心意,专注一趣,平等持心,心一境胜。内伏烦恼,处绝攀援,意念坚定,力能盛大,由此不为世事所烦恼,不为八风所动”。哪八风?即“盛,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书法家的入定,不能与佛家一样。在“入定”中达到永恒本体的心灵道路,使六根清净,割除烦恼。书法家“入定”,则是为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达到高度思想集中,从而产生大智大慧、产生平时意想不到的超常功能。另外,每天坚持临帖,也是使思想达到高度集中的好方法。每天临摹,手脑并用,内外兼修,炼心炼性又练字,一举两得。我们可以将佛家超脱、出世的这一面儿抛开,借用好佛家讲“意”,讲“内心的修炼”,从而“游于艺”,玩好书法艺术,这也算得是“古为今用”,借梯上房吧。

那么佛家有没有技法又称为书法的呢?有,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书法。当我们走进寺院接触到大德高僧的墨宝时,没有什么技法,却如获至宝,为什么呢?这寄托一种愿力,希望通过师傅的作品传导一种能量,是内心的慰藉。此时技与法已经没有意义了,不是技多一点,少一点问题,也不是法内法外的问题。而是人内心需求的一种和谐、安宁、平静的状态。法在心中,众生之法。

书法和佛义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把写字当作一项善业,与布施造寺相同,是一种宗教行为;一是把写字当作佛性的直接表现,和担水砍柴相同,是一种机锋妙道。前一种写字当然主要是抄经。在优秀的经卷抄本中,我们可以察觉出虔恪诚笃的宗教情操。后一种写字则见于禅僧的狂草。那是棒喝顿悟式的活动,利剑一斩,妄念俱绝,是直截了当的当下表现。这一种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禅境。”

济中师父引经据典对书法与佛教的关系阐述的明明白白,不得不令人赞叹他的博大精深。当蔡院长和宋秀捷拿出各自的牡丹书画作品时,济中师父一眼就看出蔡院长师徒的牡丹书画与其他牡丹书画的不同,连赞不止。此时,蔡院长以绘画为题与济中师父进行深入探讨。

蔡院长:济中方丈您好,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智慧具足,无须添加,只须显现。而绘画也并非少数人的天赋与专利,人人都能通过学习绘画,更好地认识自心,抒发情感,开显智慧吗?从您对书画审美取向的阐述,可以看出您对书画有很深的造诣,那么书画是一家,你能谈谈绘画跟佛教的关系吗?

济中师父:其实,佛教艺术随着佛教的诞生就已经产生,其主要构成形式为寺院艺术和石窟艺术,泛指与佛教相关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与音乐等艺术作品。佛教艺术表现,如果单从艺术上说的话,主要有:1、绘画,如敦煌壁画,藏传佛教的唐卡等等;2、建筑,诸如寺庙、佛塔等;3、雕塑,如龙门石窟,各种各样的佛陀、菩萨、罗汉等等塑像;4、佛经,这是语言文字艺术。5、佛教礼仪,比如剃度、法会等等。至于说智慧,社会影响力这一类精神方面的,严格来说不算是艺术,毕竟艺术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体现的。中国古代所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作品中,大多数都是佛教艺术,它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寺塔、石窟、佛画、藏经、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就佛教造像而言,佛像的门类有金蝶像、铸像、雕像、塑像、瓷像、绣像、泥陶像等。也正因为这样,佛教艺术在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当代人研究古代宗教历史及发展、当时的人文环境、生产生活水平、工商业发展、审美观的变化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咱中国自东汉以来到六朝的绘画,虽因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各方面都有所进展,然在全绘画上成为最重的主点的,却是伴佛教而传布的佛教画,这是研究我国绘画的人所共同承认的,原来当时的佛教画家,大概为印度的宣教者或吾国的信教者,对于佛教有热烈的信仰,竟以绘画作为佛教的虔敬事业,他们所作的佛教绘画,虽不旨在艺术的本身上,作何等讲究,然全体系信仰的盈溢,流露于外形,自然存有不可思议的灵力,令人起崇敬的想念。所以当时的佛教寺院,因宗教思想的灵化,差不多成为美术的大研究所。

听着济中方丈侃侃而谈,看着他与年龄不符发面相,北京九阳泰和医学研究院院长付成琴忍不住笑着对师父说“看院里种了那么多的东西,师父的运动量很大呢,身体太棒了,看来师父对当下疾病健康预防方面也很注重吧”

济中方丈谈笑风生的讲到:“修行也是养生”

付成琴院长:通过今天蔡云启、宋秀捷老师现场“绘画禅”现场体验,您能就佛教修行与当代疑难杂症等养生健康方面谈谈您的看法吗?您能否就由职业画家用艺术家的方式看事物,练习并获得绘画的能力,体验惬意的禅意生活,达到调心、供养、祈福的目的。

济中师父:佛教养生,顾名思义,就是用佛教的理论、佛教的理念、佛教的观点来保养身体。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延长我们短暂的生命,使之健康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永恒的探讨和追求,也是众多的科学家、医学家、理论学家等千百年来研究的永恒课题。佛教养生,以"精神永生"为理论基础。佛教强调精神永生,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绝对安静的精神世界。其次,注重"禅修养性",这主要是佛教禅宗的养生理念,主张在禅修过程中摒除杂念,停止一切妄想,调心静坐,通过禅修静坐达到一定的禅修境界,其两者并不矛盾。

佛教尤倡书画品名。茶在成为普遍饮品之前就已经作为草药为医家所用,因此茶本身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茶中所含的有益物质能够使人在禅修的过程中消除疲劳、保持清醒。

付成琴 济中方丈

付成琴: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可是近几年疫情、洪水肆虐,人们身体受到严重影响,过去看过很多记载,寺庙的高僧大德长寿很多,佛家养生的有没有什么窍诀呢?

济中师父:佛教追求解脱,不追求长寿,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侣、居士多高寿。据《历代名人生卒年表》(清未民初梁庭灿著):自公元232年(三国)到1884年(清朝)的1652年间,生活在全国各地的571个高僧大德平均寿命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36.1岁。说到此处,济中师父意味深长地说:僧人多高寿,有许多人以为他们有什么“法力”和“神通”。其实,僧人也是人,他们的长寿也遵循着科学的养生之道。他们是如何达到延年益寿的,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去分析,可以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是素食文化。佛教教义有“不杀生”的戒律,同时汉传大乘佛教严禁吃荤腥。其中荤是指蒜、葱、韭菜等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腥指一切动物的肉。他们的主食以粗制谷物、米面、豆类及薯类为主,副食多吃蔬菜、瓜果、菌菇、笋类等。这些食物,是蕴含大量丰富的维生素,植物蛋白、淀粉、纤维素的素食,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和其他老年常见的冠心病等病症。通过科学检测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以素菜为主,摄取低热量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对于人的养生益寿,是极有好处的。

其次是“五戒”约束。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条戒律,直接或间接地对人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的约束作用,有助于养生益寿。对于饮酒,《饮膳正要》有言:“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物无美恶,过则为灾”,饮酒若少量地饮饮,或许可以畅通气血,放松心情;但若是过度饮酒,就会导致人的肝脏不堪重负,疲于排毒,穷于应付,必然使人诱发溃疡病、肝硬化等病症。甚至还会使人记忆力衰退,进一步地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事业不成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可谓因小失大。佛教强调的“不邪淫”,对于控制人的性欲,绝不纵欲无度,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戒除纵欲无度,有助于保持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心境心绪和良好的状态。有效地做到控制性欲和各种欲望的膨胀,并不是易事。

再有就是禅定养静。佛门禅定,讲究“戒、定、慧”,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其中有种佛门功夫,就是禅定静坐,俗称“和尚打坐”。古人认为,一切生命功能的源泉,都从“静中生长”,那是自然的功用。人在静坐的过程中,心理的杂念由于意守丹田,“以一念代万念”而变少,头脑中的思虑亦比较减少,所以血液流行也比较缓慢,心脏也因此减轻负担。如果静定工夫到达一定的境界,人就会由于身心寂静的效果,而气定神闲,达到“炼精华气”的境界。浑身气机在毫无受的状态中普遍地充满,即孟子所谓的“粉面盎背而畅于四肢”,老子所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情形,好像天地人我都入空明空静空灵一片的状态。

此外,我们可以妨取其“制心一处”的精神,根据个人爱好,分别采取打拳、书法、画画、养花、散步,乐而为之,给精神找到寄托,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另外还要做到心无挂碍。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即:“地、水、火、风”都是虚幻的,因此“心无挂碍”成为历代僧侣的不懈追求。因为“心无挂碍”,所以古代高僧大德之人,他们一般都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看淡名利,以德养身。修养高深的高僧们,普遍心胸开阔,宽容大度,他们在遇事时不慌不忙,心平气和,情绪上没有剧烈的波动。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人的情绪与寿命长短有密切的关系。越是急躁、易怒、易激动,缺乏耐心的性格,越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律生活。僧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总结起来就是“晨钟暮鼓”。早上五点起床 (晨钟),晚上九点暮鼓后,熄灯休息。此外,每日的吃饭、诵经、晚课也都在固定的时间。有规律的生活是长寿的根本。举个简单的例子,起居有常,作息规律,不暴饮暴食,坚持适当锻炼,身体就会处于有活力的状态。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都有体会:如果生活杂乱无章,晨昏颠倒,吃饭时间不固定。时不时玩个通宵,就会感到疲惫和劳累,并且抵抗力下降,易生病。凡是长寿者都有一条共同的秘诀,那就是生活的高度规律化。另外,汉传佛教曾经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僧徒除了念经打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诸如耕种粮食蔬菜、扫地、担水、砍柴、做饭之类,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

“农禅并举”,一静一动,不仅使佛法、世法相融合,还能活动筋骨,锻炼体质,祛病延年,正是长寿之方。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佛教的修禅之法是利用静坐思考来参透佛经,要求注意力特别集中,身体坐姿要相当标准,这样长时间坐禅,势必会让人产生疲劳感,再加上佛教养生对饮食有很严格的要求,能够消除疲劳,提神益脑的禅茶就成为他们的最好选择.茶还能够促进消化,控制情绪,有助于提升精神境界.在长期的发展中,佛家形成了己独特的禅茶制度和茶文化.禅茶有利于人们潜心向佛及保持心态的平衡,让人保持清醒的状态,使身体各个系统保持正常,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佛教与书画艺术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在汉字、书法、绘画、禅宗等众多文明要素上有很多共同点。愿我们从艺术中相互学习、理解,共享艺术美好。”随后,济中方丈带领院委部分领导参观走访了寺院的各个洞窟道场与大殿等地。

撰稿:宋秀捷 编辑:林梦 编审:门雪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