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中秋感怀

 冬歌文苑 2023-09-29 发布于北京

中秋感怀

每年的中秋,脑海里总会闪现圆圆的月夜、亮堂堂的麦场、高大的麦秸垛,场上堆有新秋掰下来的包谷棒子、绿油油的芝麻捆子、粒粒饱满的黄豆棵,有大人、小孩,还有和孩子一样欢快、跳跃、撒欢的你家我家他家的狗……空静的夜,亮亮的天,活泼的孩子,在静谧的天底下很美,像是一个梦。

凉凉的夜晚,繁星满天,亮堂堂的月光洒满整个麦场,一览无余。浓重的露水压弯了麦场边沿狗尾巴草的叶片,沉得连毛毛穗都抬不起头,用脚轻轻一碰,一大滴一大滴的露珠瞬间能打湿你系着鞋襻的脚面。大人们围坐在麦场中间有说有笑,剥着堆如山似的包谷外皮,孩子们则会在各个麦垛跟前东躲西藏,那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笑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一点一点向我飘来,声音也越来越清晰响亮。

那个时候不知道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也没有吃过月饼,多数节气在大人们的一声惊讶和叹息中错过。见到村里极个别的小孩手里拿着的炕干饼时,我才会问起俺娘,知道那一天是八月十五。从大人的话语中朦朦胧胧懂得是团圆的象征,月亮是个圆的,炕的干饼也是圆的。那一夜更是觉得月亮最圆最亮,而且早早地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曾天真地想过,天天都有这么大个的月亮挂在天上就好了。农村的夜晚和城市不同,没有热闹的夜生活,天黑就不敢出门了。若是晴天,只有每月农历十五左右,月亮才会又圆又亮,照在路面清楚得很。这样的月夜,小孩子们会异常的兴奋,村上所有的小朋友都会聚集在亮如白昼一般的月亮之下玩各种游戏,有月光朦胧美的映衬,似乎比白日里更有情趣而且神秘。在农村,节气里春节和端午节我能清楚记得,过年得放鞭炮,五月初五会煮鸡蛋和蒜瓣,这种小小的仪式感,不能不使我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端午节,更是不能忘,我会偷偷拿煮熟的鸡蛋塞进书包,一路小跑到校门口就瞪着眼睛四处搜寻后座驮有棉被箱的自行车,少说也能换两个纸包的冰棍。至今都记得卖冰棍的人会问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生的能换四个冰棍,熟的能换两个,说是生的他还能卖钱,熟的只能填肚子。印象中的八月十五就和平日里没有什么区别,不知道有月饼这回事,妈也没有做什以改样的饭,更没有亲人亲戚从外回来,反倒是更忙,暗红色的桃黍穗子铺满院子,金黄的苞谷也拧成了辫子“爬”上了树或骑跨在屋檐上的横木上,麦场上晒焦的黄豆夹在太阳底下能听到噼波作响……正所谓焦麦炸豆的季节,人们不敢有丝毫怠慢。中秋的节气当时在农村并没有看得那么重,只有当人们脱掉一只鞋,垫坐屁股底下依靠墙吸旱烟或圪蹴在树根上喘息时,会不经意回想起,不过节气早已过去了好几天,仰着个脸,咂吧一下嘴,貌似有点惋惜,不错过又如何呢?人们总说,节气和休息天都是给城里人过的。

也就是在那个夜晚,从大人们的口中得知是中秋夜,第一次听说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月亮上有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桂花树下坐着一位月奶奶,长年累月坐在树下捣药,亦真亦幻。幼小的我总掂起脚尖,甚至爬到树梢上瞅瞅,想看清楚月亮里面的树和人,反倒是越想看清楚越是模糊不清。不知月奶奶长什么样,会不会和我们凡间的老奶奶一样,裹着小脚,脑后发髻上插着一个银发簪?捣药的钵子是不是跟自家的捣蒜汁的擂臼钵一样,有时会支楞着耳朵,好像真的听见了月奶奶捣药钵的声音。有了如此动人故事的渲染,让我觉得那夜的场景异常的美丽、惬意。远处的天空好像还没有树高,麦场边的大水坑似乎把月亮从天上接到了地面上,近得几乎伸手可触。月亮之下,整个麦场看不出是黑夜,只不过比白天更温柔了几分。

每个麦垛的暗角处都有可能躲着一个捂嘴窃笑,内心又砰砰跳的顽童,既担心被发现又忍受不住被发现不了,总趁其不备鬼炸一下造出点声响,显摆显摆自己,当目标刚要锁定他时,哧溜一下又不知躲在哪一个柴垛下,如此循环。游戏也总是换着花样玩,一会“木头人”,一会儿“杀羊娃屎包”,一会“桃杆叶呼啦啦”,光听这最后三个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抖搂,会接连不断发出“嚓啦嚓啦、扑扑嗒嗒”一连串的声响。的确如此,那响亮的呐喊声,如同一年级小学生背a、o、e的架式,仰脸晃肩,可喉咙管子排音:“桃杆叶,呼啦啦,恁班没有俺先抓,抓谁,抓玉梅,玉梅没在家……”人多,声音大,齐刷刷的叫喊声再加上怕被“抓住”的激动与兴奋,扑通扑通心都要蹦出来了。声声呼喊似乎把月亮照耀下的大水坑都给震出一圈圈美丽的涟漪。直到大人们催促回家,我们小孩还觉得恋恋不舍还没有尽兴。

一晃几十年都过去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都也过上了,月饼有了,幸福生活有了,随之而来的思念也深沉了。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打麦场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圆圆的麦秸垛也不见了踪迹;凉风依旧,白露如期而至,硬化的路面再也难见得从前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那些当初一块玩的小伙伴如今都不知了去处;累了一辈子的长辈也长眠于他们深爱的土地。曾经的往事依稀似梦、真情犹在如烟,明月和中秋,勾起了我几多悠悠往事,又装满了我童年清脆的记忆。

静静的坐在明月之下,思绪略有波动。夜里的月光,柔情、婉转、迷人,微微带些凄凉。仰望洁白透亮的月光,柔柔的清辉里,让我陷入沉思。门前的皂角树沙沙作响,墙根下的秋虫正呢喃,婉转、悠扬。秋天的初冷,总让人想起不久即将来临的冬。此情此景总让人情不自禁多了些许清愁,曾经几何,孩提时代的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思念,什么是团圆,更不知道八月十五意味着什么。没有牵念,没有期盼,没有好吃的亦然开心的不亦乐乎。明月寄相思,千里话团圆,思念、团圆,多么平常的字眼,却成了诸多人的遗憾。梦里几度叩响曾吱咛咛响的厚木门,踏入木质的高门槛,爹娘是否还在等待,在此为我烘干被风露打湿的裙衫。手捧着圆圆的月饼,抬头望天,问声爹,天上是否和人间一样?问声娘,你可看到我手中月饼的模样?闻到它的甜香?今夜你们是否还像我小时候一样的忙?多想像儿时一样依偎在你们的身旁,让爱在心头荡漾,闻那熟悉的汗香,不吃月饼,不关乎节气,有你们在就好!

岁月匆匆过,回首又一秋,无法割舍的眷恋,承载着千万人无数的浓情思念,明月圆润如玉,月华溶溶似水,绵绵潺潺,无论照在哪里忘不掉的永远是对家的怀念。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王书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人,山村幼教。喜欢文学,偶有拙笔浅墨的文字出现,忙碌之中也是一种心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