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超过80%的带原者并不会表露病症。但是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消化科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有关吗? 最近不断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并且国内几乎一半的人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在胃里面生活的微生物,并且也是一个相当“狡猾”的细菌!利用自身的身体结构在胃里面存活,并且它在胃里面不会受到胃酸的干扰,巧妙的穿透胃粘膜表面的胃液,在胃粘膜上皮内部较为中性的环境中生存、繁殖,这样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既能避免胃酸对它的影响、还不会轻易被食物带出体外,安安稳稳的在胃里繁衍。这并不是幽门螺杆菌的“毒性”而是它在繁殖过程中会破坏胃粘膜或是其他消化系统的表面粘膜,从而引发胃炎、消化系统溃疡等疾病,随着它的生长越来越“嚣张”,会发展成胃溃疡甚至是胃癌。 其实早在1994年,幽门螺杆菌就已经被列入一级致癌物,研究表明80%的胃溃疡跟它有关,90%的消化道溃疡跟它有关,并且会增加5~6倍的胃癌概率! 怎么预防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睡液传染。由于受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人就餐不分餐,吃“大锅菜”,很多人对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一无所知,因此容易通过就餐或聚餐相互传染。另外,接吻亦可引起感染。预防幽门螺杆菌应注意用公用筷子夹菜;用公用勺打汤;餐后碗筷消毒(煮沸或者消毒柜消毒15min);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可行无侵入性检查,当发现阳性结果时,应及时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减少相互感染和再次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