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夜,莫欺多情

 addlss 2023-09-29 发布于浙江
今日中秋,天气甚清,夜间必有好月色,可少留看月了去。


清 十二月月令之八月局部


八百四十年前,宋孝宗一声招呼赏月,教坊工近二百人出动,待月初上,箫韶齐举,缥缈相应,如在霄汉。太上召小刘贵妃独吹白玉笙《霓裳中序》。


清 十二月月令之八月局部

清 十二月月令之八月局部

清 十二月月令之八月局部


回溯到晚唐,奇女子鱼玄机看过一次表演,妙龄女光、威、裒姊妹三人的月下轻歌曼舞被她夸奖一番:

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

中秋夜,对月歌舞、演奏,狂欢终于要在曲终人散时回归空寂。如果,什么都不能留下,那何不留下心绪的密语?只要是深秋,不一定是中秋夜,只要一轮圆月当空。初看仿佛是一幅寻常的山水画。但是,当你与这些画的意图同频,即体验到“人性的文学性”的隽永。


后赤壁赋图局部
北宋 乔仲常


先来一个最简单的,“对月步徐徐”开始。苏轼的月下散步事件之一发生在《后赤壁赋》开头,上船之前,几位好友月下步行回家,多亏了文中的“人影在地”,让国画画面头一次出现了人影,虽然是极淡的拖出来的几笔。


苏轼的社交酬唱太多了,社恐非常佩服的“社牛”本牛。



题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于画中表现声音,其实很难,每幅画都是“可惜无声”。《后赤壁赋》后半部分将“重逢、酒足”之喜悦升华的,是座中的洞箫吹奏。只有乐音,才能升达天际,乐音作为使者,成为人内心的外延。“天地人俱在”气氛烘托至此,情绪随音符飘远穿透,此时你确实可以凭一己之力,感受到真实的自己,哪怕只是片刻,也能坠入生命的深邃。




苏轼听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遥遥地送来一丁点成曲调的乐响都能让人愰神。还有诗人说:

何处扁舟横短笛,月明风袅不堪听。

月夜,莫欺多情。


吹箫仕女图
元 赵孟頫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这箫声飞出了院子,不知又要被谁听去了,从而催诗一首。

画姜夔诗意册
清 罗聘

寂寞林,人独坐,西亭清趣。
一个可以画得很好的人,非要把亭子画变形,和画面的倾斜度一致,所以我记住了这幅不正常的画。



月色、秋风、汀洲、小亭、渔夫、游子、客居者,莫名地能被悠扬的笛声串联起来,姜夔写道: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

观景亭中独坐,笛音一出,寂寂四野划开口子……笛声再被风一送远,就引出笛音主人无法预知的共振。


松溪泛月图
南宋 夏圭

听到了吗?这背景音乐起得有点突然,听不出什么方位传来,就叫它“天乐”吧。


刘禹锡写《八月十五桃源玩月》场景中主宾之位,远近之形,都被一个意外的动量“天乐”所洞彻: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乐一声肌骨寒。

长松不计年,何人先见月?逝水流年,没有时间对表。恰其时“瞬时、不可控”的天乐成为当下的佐证。


唐宋诸家诗意山水图
明 陆治

睡至半夜醒来,再难入睡,不如吹上一段,谁听谁知道,失眠真难受。

芦汀系艇图
明 唐寅


苇渚醉渔图
明唐寅
前月中秋停片舸,特地来听丝竹。
行船所用之蒿插于水中,蓑衣挂于其上。
想来是雨后,江渚明月,一片清辉。特在留白中悬玉盘一轮。


风微笛远图
传 唐子华

雨过山色清,风微笛声远。
笛声与晚风更配哦,如果在秋雨之后,再添些凉意,笛声也干冻过。

铁笛图
元 杨维桢

看看听者的小眼神。演奏者也注意到听者的眼色,但他还是不动声色的克制着。



苏轼和难兄难弟王巩,一起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苏遥想:这该是李白的醉法吧?于是说:“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苏轼故去后二百五十年,又有一神人叫杨维桢,他更加多才多艺,诗文、书法、绘画、谱曲,一个标准的斜杠才子。他吹笛是演奏家级别,还会亲自制作笛子。在某一个秋夜,一个渔夫被他的独奏吸引。知音相遇,是这样的——眼神带钩子。




城南诗帖局部
元 杨维桢


此处,再夹私,顺带展示杨维桢的草书一帧,被说“丑书”鼻祖着实冤枉,从这行笔的节奏中,我能找到了笛曲的起伏,有重音、有飞指、有虚颤、有长音、有换气……


城南诗帖局部
元 杨维桢
不要去看具体的字,只要感受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停顿,和夸张的长笔画运行。


同样是在凉意秋夜,亲自月下弹拨比单纯的听,更利于情绪的表达,再走一波文艺中年的“弹阮”的身影。其实,开篇鱼玄机诗中的四弦,就是指的是弹拨乐器“阮”,宋太宗赵光义再增一弦,固定为五弦。宋画中常出现四弦,意在更显高古。冯满天的阮演奏会《山上山下》的现场一定要去。但精明如我,买的是最便宜的最后一排,同时也是最高的那排(坐位是正中),许多LED烛火放在音乐家的身边,全场没有灯,我闭上眼,除了空调因为太多人而有点热以外,一切都符合我在画中联想的场景。

高亢时表现内心的搏杀,低吟时更显得自私。山上弹拨,是演奏者独享的心情,山下的演奏是众乐乐的歌舞伴奏,阮都能胜任,且表现力很强,似乎更适合男性(雄性)的抒情。




摹古画册
明 仇英

这把露出半截的阮,上面就是四弦。

仆僮把阮送上来,这赏月的准备很充分,还带了酒丞。
弹唱一曲,闷两口,润润嗓子。

月夜拨阮
南宋 马远

这月色与别不同,月色朦胧曰霭。
虽然马一角重点描绘的是左下角,但是一曲弹毕,也许就拨云见月了。




画面中的人,总是渺小,甚至无需长相面目。这种压制个体的深层逻辑是抹去个体,一份情愫总是跟某一道风景相关联,只要是文人,这种情愫就能共通千古文人心肠。思绪生长,盘亘成为心理定势,勿问谁谁。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寥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画面“可惜无声”,却“转增意味”。


中秋赏月图
清 袁耀

烟霞影里,涌出楼台,人在蓬莱……远处有一座石材垒建的层级高台,台上正在焚香祝祷,却空无一人。



传说,杨贵妃在太液池望月,觉得不过瘾,就命工匠在池西建百尺台,希望来年就能台上赏月,歌舞笙平,彻夜狂欢。可曾想安禄山造反,转而成空。步上层台图近月,今年赏月是尽了兴,明月明年何处看?!


江妃玩月图
南宋 佚名



为秋夜的圆月,来一次远人迹的夜行,对于我这中年人来说,并没有动力成行。因为在摩登城市中夜行,建筑物上刺眼的LED灯组、莫名喧腾的购物中心,已经足够映衬我内心的寂寥,视线发虚、发花时,感到自己是突然被嫁接到这与我毫不相干的周遭中。只有望望头顶的月亮,才给我些许安慰。

于是,我找到便利店,手机支付了一罐啤酒,期间,没有人的对话会打断我的思路,拉环一开“嗞”,我也跟着呼出一口浊气,就坐在店里抬头看月:

明月荐酒,人正在,枯坐吟忘久……


本文作者:芷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