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教授的拐杖 2023-09-29 发布于北京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明代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左下方是小溪,平静无涟,中间是板桥,难以寻觅。这是一片幽静的山谷,在幽静中竭尽所能,就像为作者避世隐居一样。

画法近处山石用笔,连皴带擦,远山不分叶,近树横点,画面突出下景,描绘出江南秀润的景致。

左上角自题“仿巨然笔意”,但其实这幅山水画还是有一定的写实意味,而风格特征近似“米氏云山”,惟树与坡石笔法,皆在原作之外。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作者用湿笔画满全图,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墨色的渐层变化。画中穿凿的景物,摆布的高低,云彩的起伏,都以此为上。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远山高耸,群峰耸立,连绵起伏,山上白云飞扬,宛如岚气缭绕。整座山乌云密布,呈现江南雨后的苔滑状。

远处的斜坡、河堤上到处是参天大树,枝叶繁茂,大树下还有几棵小树,形成了一片浓荫,使烈日炎炎的崎岖山丘也显得生机盎然,让观赏者有了一种乘凉的感觉。

明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陈继儒,公元1558至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华亭(今上海市)人。擅绘水墨梅花、水仙、奇石等,与董其昌齐名。

书法在苏、米之间。尤酷好东坡诗章文字,遇苏氏手迹、碑拓必刻意搜求,集于《晚香堂帖》和《来仪堂帖》。

编纂《松江府志》,著《眉公秘籍》、《妮古录》、《皇明书画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