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胡讲坛

 杨柳娇子 2023-09-29 发布于吉林

老胡讲坛

今天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主义?共产主义的主义呢,他们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社会化,生产力社会化,生产成果社会化,这里这个社会化完全可以理解成是公有化,公有化就是公有制,公有制就是国有制,国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相对这个全民所有制,我们还有一个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相对全民所有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小范围和全范围的关系,比如说这个工厂是国有企业,意思就是说这个企业的收益归国有,就是全民所有,而农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在形式上保留了集体所有制,就是说你们村上的土地,你们村上以村委名义建立的经济项目,这些都属于你们全村村民集体所有,这个就不属于国有,也只跟你们村民有关系,跟别的村别的人没有关系,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一点问题,那就是既然社会主义的一切生产资料,都是社会化的,可为什么又存在集体所有制,这个不是社会化,而是一个小范围的所有制。没错,这就是一个bug,也就是漏洞的意思,也因为这一点,我们从严谨态度上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不纯粹的社会主义,你也可以理解成是半社会主义,因为纯粹的社会主义就是,一切生产资料社会化,是不应该有集体所有制,这个占据了大半个国土体系的制度,在往期内容呢我就论断过集体主义时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集体所有制,仍然是向完全的社会主义,纯粹的社会主义过渡的制度,在没有完全社会主义条件成熟之前,这个集体主义和这个集体所有制,还要存在一段时间。而社会主义强调的一切生产资料社会化,一切劳动力社会化,一切劳动成果社会化。这些理论是在社会现实治理中,都是过于抽象化的高级理论,高级理论只能指导高级的宏观面的实践,而无法具体到应用到微观领域,比如说按照社会主义理论,劳动力及劳动成果都事先社会化再分配给个人话,比方说你在你家院子种点菜,这个是你的个人劳动及个人劳动成果,但是这个劳动和劳动成果也是要纳入到社会化这个层面上,是所有社会劳动中的一部分,理论上讲就是要先把这些进行公有化,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分配下来,你既然是在你家院子里种的菜,而且整个社会也普遍进行了这样的类似劳动,也就是说即使先公有话在重新分配,别人也不缺你这点菜,社会也不缺你这道菜,理论上的先归公再分配,在实际中,这个菜还是会分配到你的手上,那我们也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整个社会就你一个人在你家院子里种了这道菜,其他地方再没有蔬菜种植,那么你这个菜按照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就得先充公,然后再分配到整个社会中去,让所有人都得有菜吃,这个时候你是不能讲,这个是你的个人劳动,跟社会无关,不好意思,社会主义就是要把所有个人劳动,也看成是社会劳动看待的,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这只是说明一个意思而已,换个角度说,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就是所有人都要在,有条件劳动的情况下参加劳动,大家都是劳动者,大家都有劳动成果了,这些成果归公到一起,然后重新按照社会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分配下去,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障所有人,都能在这个社会化劳动中,得到生存生活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就体现在社会平等性,公平性,尤其是社会一个整体性,不能丢下任何一个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你在你家里做的是家长,是不是可以用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来对待你的孩子们,显然不能那样,家长的原则,都是兼顾各个孩子的,劳动力强一点那就多干一点,弱一点的那就少干一点,但是最后都得保证每个孩子的正常需要,而不是说干的多就拿得多,吃得撑的。弱的一方干的少就不够吃也饿的困着,这是不允许的。况且对于社会化劳动,作为一个国家整体而言,每一个劳动都是参与者,都是总部及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劳动都是有一个统一的,一个有机体,一个厂长的劳动,如果离开这个工厂看守大门的那个保安那个劳动,同样她无法完成,厂长他自己的那个劳动目标的,农民种地提供的粮食,却没有去打造种粮食的机器,企业工人打造了种粮食的机器,却没有参与种粮食,大家都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社会劳动的过程,根本就分不出谁的贡献大,谁的价值高,这样的结论,那些价值大小结论只有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相对都是独立经济体的环境中才成立的逻辑,而共产主义呢,这个主义重在强调了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上升一下就是上层建筑的构造关系,很显然这二者的高低层次感就出来了,社会主义重在生产过程调配,共产主义重再分配调配。一切生产都是为了分配,做蛋糕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蛋糕。社会主义重在做蛋糕,共产主义重在分蛋糕。所以就有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说法。反过来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其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发展程度不同,人为的划分了一下而已。在老胡看来,更倾向于向社会主义进行到底的提法。至于发展到哪个阶段,什么程度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着再刻意的区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限。刚才我看到了一段别人写的话,与今天这个话题密切相关,我们看一下再说,他说共产主义不是和所有人共产,是要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和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共产,共产是一个阶层的共产。不是全体的共产。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消灭剥削阶级,不可能和剥削阶级共产,这个说法乍一看是对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本质。他说共产主义不是和所有人共产。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我们说的社会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罢,都是和所有人共产共享,当然能实现这个社会主义理论下的那个,社会主义现实形态,就不会再有什么剥削阶级,压迫阶级了。社会主义社会里边,是没有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的。大家都是劳动者,当然都是共产者。今天我们只要还承认,存在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那就只能说明,我们今天还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共产主义就更不用说了,社会主义都不存在剥削阶级了,共产主义就更不存在了,所以这个话正确的说法是,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的社会,而不是说社会主义的任务目标,就是消灭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那不是社会主义要干的事,那是革命时期就应该干完的事情,如果没干完,今天还有剥削阶级存在,那就继续干。就不能说我们今天就是社会主义了,那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剥削是什么?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我也看了很多,大多数都是底层民众的牢骚话,埋怨话,恨不得把所有不公都说成是剥削的概念。这样的说辞,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出了很多问题,但是从一个比较严谨的概括了的抽象了的,正经意义上说什么是剥削?就是产生雇佣劳动的劳资双方关系中,资本方只支付了工人劳动价值量的一部分,即劳动工资,而把劳动价值的另一部分,即劳动剩余价值无偿占为己有的过程,这个就是剥削,而在不对等的劳资双方生产关系中,资方强势,劳方弱势就必然产生压迫,压迫又广泛存在于一切不对等经济关系的双方当中,比如说权力行使与权力监督的不对等,就会产生压迫,那么怎么才能没有剥削呢?那就是要把劳动者的劳动价值量以各种方式返还与劳动者。不存在无偿占有的剩余,就等于是消灭了剥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三次分配机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三次分配机制中,所有人包括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就不是资本家了,而是国家经济的具体执行人,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了,他们拿到的仍然是属于他们个人劳动所得的那部分,而净收益是国有化的,在通过国家福利形式反馈全民的机制,这就从形式上首先消灭了剥削,然后再从各个细节上进行深化机制改革,把这个劳动价值量以各种形式都反馈回去,就实现了彻底消灭剥削的社会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