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海波:法律是理解社会的一扇窗 通往正义的一道门

 thw8080 2023-09-2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何海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专著有《行政诉讼法》《实质法治》《法学论文写作》等,《行政诉讼法》获首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著作奖、清华大学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高端智库年度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曾获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立德为首

何老师以自身经历,讲述着“一个没有'985’'双一流’光环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成为博士、教授”的励志故事,激励着许多青年学生。何老师以自己在研究生阶段“学术社工双肩挑”的经历,鼓励学生们在实现学术成就之外,充分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对于有志于社会服务的学生,何老师支持他们开展工作,鼓励他们扎根基层。老师指导的法律硕士学生王伟忠在毕业时选择“到最艰苦的基层去”,获得2018年清华大学“启航奖”金奖。

图片

学高为师

何老师专注于行政诉讼法研究,深度参与了《行政诉讼法》修改过程中的讨论,曾经作为中国政府方面的专家向国际仲裁庭出具专家意见(点击可跳转到相关报道)

图片

何海波教授作为专家证人出庭

何老师所著《行政诉讼法》突破了传统诉讼法的内容范围和叙述方式,用600多个案例、准确的法律条文和详实的统计数据,精细描绘了“行政诉讼制度的中国脸谱”,为行政审判中的许多问题提供了对策。本书可谓行政法专业同学们的必读书目。在豆瓣网站上,这部著作的第三版得到9.7分,在法学著作中也属少见。《行政诉讼法》获得了首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著作奖、清华大学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曾被法工委作为修法参考交流资料,被我国台湾地区“陆委会”作为研读大陆地区行政救济制度的最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

图片

教益为友

何老师关注法学院学生的学术训练,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何老师申请开设了小班课《法学论文写作》,指导学生们从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检索材料、组织论证、文字表达、规范排版各方面精进自身,所著《法学论文写作》被读者称为“有关论文写作最'贴心’的著作”,出版时得到五位法学院院长联合推荐,先后印刷22次,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何老师也为多所高校、法院、检察院做了40余场法学论文写作讲座。

图片

此外,老师还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编写了《法学引注手册》,这是中文学术界第一本比较完善的法学引注体例。手册出版后,在法学期刊和法律出版中被广泛采用,推动了法学引注的规范化和引注体例的统一化。

图片

育人为本

何老师坚持认真、谨慎教学,注重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在课程教学、组会形式和教材编写上都有探索,在校园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何老师的课程中除了扎实详尽的基础知识,还鼓励学生关注现实,要求每个学生做一次“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让学生旁听法庭审理等。何老师强调学生应当同时具备专业法律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法律实践技能。在整合融贯学科知识的同时,何老师力求创新讲课方式,将研究生的专题研究课程与法学论文写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以文献综述、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完成每一周的度数报告,从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开始,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从事写作和研究。

何老师育人为本的宗旨不分课堂内外,多年来,何老师每周都会组织读书会和论文研讨会,带领学生到各地调研、实习,组织了多个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自主课题。何老师经常约学生一起到教工食堂吃饭、到咖啡馆喝咖啡,与学生聊天,解答学生的困惑。一位本科生毕业后在“知乎”上回答“在清华上过最牛的课”话题时感慨道,印象最深的都是传统之外的“课堂”,首先提及的就是与何老师在咖啡馆的聊天。

图片

━━━━━━━━━━━━━━━━━━

水木公法 第 182 

来源:微信公众号“明理研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