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律)(“飘荡”二字贯穿全诗)苏轼《龟山》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9-29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龟 山①

苏轼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②。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③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注:①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受排挤离京赴杭上任,此诗即写于上任途中。②自治平三年秋苏轼护送其父灵柩过龟山(在今江苏盱眙),至此时隔五年。③南朝宋文帝遣将拒魏太武,筑城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一个“飘”字,表现了诗人的羁旅漂泊,茫然抑郁,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颔联“万里”和“一庵”妙作偶对,“行”和“卧”动静结合,意在表达诗人对安闲生活的向往。

C.颈联流露出诗人的矛盾心情。北望中原体现其忧国忧君的思想,“欲东游”写出其仕途失意后想远离现实。

D.本诗贴己是实,怀古是虚。前三联落笔皆在自身,尾联看似怀古,实则仍是抒己之怀。

16.有人认为首句中“飘荡”二字贯穿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15.B

16.①首联,诗人时隔五年再过龟山,想起曾护送父亲灵柩过于此,世事沧桑、飘荡之感顿生。②颔联紧承首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紧扣“飘荡”二字,是“飘荡”的真实写照。③颈联写出了诗人在“飘荡”途中:因被排挤,远赴杭州。④尾联借宋文帝典故,旧事无人记起,旧城早已摧颓,传达出盛衰无常的感慨,抒发自己功业无人记,一生沉浮、境遇变迁的飘荡不定之伤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