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月的中秋

 济宁文学 2023-09-29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无月的中秋

作者:杨恒坡


一次次仰望天空,一次次失望,我知道,今晚是看不到那轮月光了。

可为什么还是不死心?

从记事起,就忘不了那轮中秋月。茫茫天宇,月亮一如君临人间的王者,把清辉遍洒世间每一个角落。孩子们为她欢呼,大人们为她喜悦,连飞禽走兽都激动不已,当晚的睡眠推迟了好久。当然,也有人暗自神伤,在孤独地面对这轮又大又满的圆月时,那是离乡的人,那是远在天边的思归者。记忆里,似乎每一个中秋佳节都有月亮,都有挥洒不尽的欢笑,都有呼之欲出的幸福感。后来,人到中年,中秋节照过,却似乎很少抬头看月亮。人到中年万事忙,中年有中年的烦恼与幸福。走过中年,心境倒有了足够的闲适与惬意,不过又多了些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愁绪。是什么?又说不清,反正再也找不回那曾经的美好。童年啊,少年啊,还有那些青春欢畅的日子,脚步怎么就这么快?

垂垂老矣。曾经的一幕一幕,仿佛就在昨天。但理智告诉我,那不是昨天,是昨天的昨天。太阳依然闪亮,星星依然眨着童真的眼,月亮依然还会是那个月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洒脱如诗仙李白,能释然否?做不到!当一条条鱼尾纹游来,当一缕缕白发新生,当一个个梦境都有了“不复梦见周公”的衰老,任何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他肯定会一次次地怀想过往,一回回地念及青春,一遍又一遍地忆起那些怦然心动的时刻,然后,又会一声长叹:时光咋就这么快呢?来不及细看,早晨就滑落到黄昏;来不及驻足,春天就走到冬天。谁赋予生命以生命,又是谁迫不及待地想将它收回?

以百岁计,一生当有三万六千五百天。这三万多个日子,怎么就这么不经挥霍?从呱呱落地,到一抔新土,何其迅疾——快到眼花缭乱,快到快马加鞭!我知道,有人是故意磨蹭的,故意走得慢些,好让岁月多陪伴自己,或者说好让自己多陪伴岁月一会儿。苏东坡遇见一位姓杨的道士,可能是受道士启发,苏东坡写下《司命官杨息轩道士》,其中有两句: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苏轼是个乐天派。乐天派的苏轼把寿命设定在七十;早于苏轼三百年,杜甫不是写下“人生七十古来稀”吗?看来,这么个估计,已经够达观了,许许多多的人,不是一两万天就完结了生命?这,是不是更可悲?

还在找寻那一轮中秋月。云层是那么厚,那么黑;厚得望不见未来,黑得看不见一丝光亮。但我知道,此刻,月亮就在云层后面。看见或者看不见,于月亮何增何减?她肯定还是静静地,一如过往,散发着永恒的冷光。常人眼里,她圆过,缺过,升过,落过,辉煌过,暗淡过……其实,亘古,还不都是那一轮月亮?她何曾圆过,又何曾缺过……圆过缺过的,不过是我们的内心!人类太多情,这与天地、与日月星辰无关。“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放生命于“宇宙”,生命在何处?又有何喜和悲?来的,走的,哭的,笑的,甜蜜的,痛苦的,伟大的,渺小的……沧海一粟罢了。还是苏轼说得好——寄蜉蝣于天地——你我不过是暂居尘世,哪来那么多闲愁别恨?建立起“宇宙意识”,人会活得很知足,很快乐。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活法。譬如春耕。春耕就是春耕,不要想着夏耘;夏耘就是夏耘,无须牵挂秋收。秋收了,冬藏自然而来,何须人为安排?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释然。没有月亮的中秋,也还是中秋节,一样的快乐:因为有一片月光在心里。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