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岁被诊断为重度听障,我从内陆转学香港,考上清华逆袭人生

 微语职场 2023-09-29 发表于广东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微语职场

文 | 曌露 ·  首发公众号| 微语职场

Betty,她是那个光芒耀眼、自信满溢的女孩,她的履历与灿烂的笑容完全掩盖了她背负的残障身份。从两岁起,重度听障的诊断似乎注定了她将被沉默、被局限,唯有装置辅助听力器,她才能聆听到打孔机的嘈杂声。
然而,她奇迹般地展现了语言的魔力,以流利的中英文表达着自己,在名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城市设计师,在五彩斑斓的人生舞台上舞动自如。
她毫不掩饰地与世人分享着她曲折而又鼓舞人心的故事,每一个章节都引发着读者的好奇与共鸣。

01.

我的人生像一出戏剧,扣人心弦又充满励志力。
有一天,我邀请母亲陪我一同欣赏吴君如导演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
该片真实地讲述了香港残奥会短跑冠军苏桦伟和他母亲的动人故事,展示了母爱是如何将一个行动不便的患者培养成为世界冠军的壮举。
当影片结束,母亲激动得泪如泉涌,称我为她心中的“神奇小女儿”。
实际上,她才是我生命中的那位不平凡的“神奇母亲”。
32年前,在广州的某个角落,我踏上了奇幻人生的征程。
2岁时,其他孩子蹒跚学步,而我却对鞭炮的声响无动于衷。
父母为我孜孜不倦地奔走,医生的断言让他们备受打击:“极重度先天性听障,未来可能只能成为哑巴。”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家人痛不欲生。
经过家庭和学校的不懈努力,五年后,我终于达到了普通小学的听说标准,终于实现了入学的梦想。
我对母亲无私的付出和言传身教充满感恩之情。
她将自己宝贵的育儿心得整理成书《母亲的心宁静的海》,希望与更多家庭分享这股正能量。
我的父亲同样是一个智慧而才华横溢的人。他考入广东农村985高校,随后前往香港攻读博士学位,如今成为国际公司的高级职员,与家人一同在香港定居。
每当有人问我来自何方,我常常觉得难以回答。

02.

2002年,我与父亲母亲共同踏上香港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勇闯天涯的“港漂”。
以深圳为常住,但我经常在香港度假期间参加展览和文化活动。
2006年,深思熟虑后,我进入深圳最顶尖的高中——深圳中学,并收到了香港国际学校的录取通知。
面对中西教育的巨大差异,我毫不畏惧,不断挑战自我。
在香港,我度过了三年的国际学校时光,初到时遇到了许多困难,然而我坚持努力,跨越重重障碍,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段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身心的成长,也让人们不禁赞叹:“你比以往更加自信了!”
虽然与学霸相比,我并不特别出色,但我由衷地感激那些曾经默默奋斗和支持过我的人们。
2009年,我正式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凭借国际普通中学教育证书(IGCSE)的3个A*和3个A,我顺利地踏入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4年,本科毕业后,我回到香港度过了一年的间隔年。
这一年,我接受了手术并参加了专业的语言训练,决心进行耳蜗植入手术,重新点燃我的人生。
在深海中挣扎了20多年之后,我正式迈入新的人生阶段,佩戴着新生的"耳朵"。
不再需要通过唇语来推测他人的言语,我第一次尝试打电话。
2016年,我如愿以偿地收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启程赴英留学。
远离家乡,在陌生的语境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口音,我常常自惭形秽。
然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成功毕业后,我加入了北京的一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工作。
2018年初,我获得了香港的残疾人士登记证,即所谓的“白卡”,我多么希望早日拥有它!
尽管在内陆也有残疾人证,然而总体而言,这张证明更加方便实用。
2019年,我返回香港,加入了一家美国500强的外企,专注于大湾区的城市设计和旅游规划。
刚开始,我在香港工作,周末回深圳,跨越两个城市的生活成为我的常态。

03.

刚来到香港时,我只是一个佩戴助听器、听力和言语都受到困扰的小女孩。
如今,已经过去了4年的时间,我在香港职场中奋力拼搏。
回首过往,我深感生活的跌宕起伏,也对自己能够在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多元世界中成长,心生感激。
曾经的我居住在广州、深圳、香港和北京,也游历过许多国家,我的视野和经历得到了无尽的拓宽,我也见识到了世间那些优秀而有趣的灵魂,呈现给我一个客观、稳重、成熟且独立的自我。
我的听障朋友众多,他们分布在香港、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角落,默默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他们不仅为自己而奋斗,也为他人而奉献。
曾经认识的两位听障朋友积极争取残障人士的权益。
他们参加各类会议,为成年人的语言康复、补贴等问题提出诉求,并逐渐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们更被授予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殊荣。

04.

我的残障身份如同上帝为我打开的一扇奇妙窗户,真正地接受并拥抱自我,我们才能变得更自信、更坚定。
香港的故事与我紧密相连,同时我也期许我的故事能够深深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于他们内心深处。
与其他残障群体相比,听障群体更显隐蔽,也更难为人所理解。
在此,我向大家呼吁:请真心关注听障群体,支持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普及。
让更多才华横溢、充满能量的残障人士展示自己的光芒,为我们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多元、包容且充满爱的世界。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没这个思维,做不了管理!

挣钱和陪孩子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从南大本科到港大物理博士,听障美女一路追梦,令人艳羡

作者介绍:

曌露,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

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点击下方卡片 ★ 关注微语职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