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别称,宇宙岛。星系指无数的恒星系(包括恒星的自体)、尘埃(如星云等)组成的运行系统。参考银河系,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 ![]() 典型的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有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它们都环绕着一个质量中心运转。除了单独的恒星和稀薄的星际物质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 ![]() 星系只有两个命运,吃或被吃,如图 星系种类主要有: 一,椭圆星系:哈勃根据椭圆星系椭率的估计进行分类,从E0到E7,是接近圆形、非常瘦长的星系。 ![]() 仙女系星座是椭圆形星座的典型代表,如图 椭圆星系(E)是明亮的,椭圆形的,光滑的星系,没有明显的结构,呈现出椭球体的形状。椭圆星系属于哈勃音叉分类图里面的早型星系,是气体较少的年老星系,与之相对的是晚型星系,有明显的气体成分和旋臂结构。椭圆星系按椭率的不同分为0-7不等的几种。中间过渡的星系称为透镜星系,也叫S0星系。 ![]() 二,旋涡星系:根据星系核心为球状还是棒状,又分为螺旋星系和棒旋星系。 旋涡星系(S)和棒旋星系(SB)。 它们又按照旋臂缠绕的紧致程度分为a, b, c三类。 ![]() 漩涡星系和棒旋星系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形态、标记、外部物质运动状态、核心形状。 一、形态不同 1、旋涡星系:外形呈旋涡结构,有明显的核心,核心呈凸透镜形,核心球外是一个薄薄的圆盘。 ![]() 2、棒旋星系:是一种有棒状结构贯穿星系核的旋涡星系。 ![]() 二、标记不同 1、旋涡星系:标记为S型。 2、棒旋星系:标记为SB型。 三、外部物质运动状态不同 1、旋涡星系:这类星系在其对称面附近含有大量的弥漫物质,从正面看,形状像旋涡;从侧面看,便呈梭状。 2、棒旋星系:棒状结构内部和附近的气体和恒星都有非圆周运动。 四、核心形状不同 1、旋涡星系:核心部分像个椭圆星系。 2、棒旋星系:核心呈长棒形状的螺旋形星系。 棒旋星系(Barred Spiral Galaxy),又称SB型星系,是指中间具有由恒星聚集组成短棒形状的螺旋星系,大约三分之二的螺旋星系是棒旋星系,以符号“SB”表示,以别于正常旋涡星系(S)。 棒旋星系的核心是棒状,旋臂从棒的两端生出。短棒通常会影响在棒旋星系里的恒星与星际气体的运动,也会影响旋臂。棒旋星系按旋臂开展程度和核球相对于盘的大小,可分为SBa、SBb和SBc三个次型,其中,SBa旋臂缠绕最紧,核球相对最大;SBc旋臂最舒展,核球相对最小。 ![]() 银河系是有代表性的棒旋星系,如图 ![]() 棒旋星系,如图 3、不规则星系:外形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核和旋臂,它们用字母Irr表示,在全天最亮星系中,不规则星系只占5%。 4、矮星系:是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比较小的星系,这些小星系多数都以轨道环绕着大星系。 5、活跃星系:它们中心通常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辐射的巨大能量被认为是物质掉落入黑洞所产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