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必讳之

 江北大汉 2023-09-30 发布于江苏

交河有个节妇建贞洁牌坊,她的一个表姊妹从小喜欢跟她说说笑笑,跟她开玩笑说:“你今天算是成为节妇了,不知道你过去的四十多年里,花朝月夕,是不是曾经对男人动过心?”那节妇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不过是觉得礼教不能逾越,道义不能违反,能够自我控制罢了。”

这是清人纪昀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记》中,讲述的一段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寡妇,这寡妇为她丈夫守了四十多年的寡,最终修得了节妇的名声。这样的人与事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夫妻之人,应该相互忠诚,但是,在其中一个已经离世的情况下,是不是活着的那一位自己今后的生活更加重要?假如这样,那么,如果有合适的对象,重组家庭之类又有什么呢?但在封建社会,对于女性之人的要求往往十分严苛,非常强调所谓“从一而终”,因此,她们往往只能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牺牲个人的幸福。而这里所提及的那位节妇,显然就属于她们中的典型。

对于这位节妇为男人守节,男人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一位姓王的孝廉,是这样评价的:佛戒除一切恶意,这是铲除欲念的根本所在,不是上流之人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心绪难宁什么念头没有?仅仅是有所畏惧而不敢做罢了。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也算是很不错了。——客观地说,这样的评价放在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比较开明的了。但是,作为这位节妇的子孙,居然非常忌讳这些话,这就让人非常遗憾了:节妇的名声难道真的比女性自身的生活更重要吗?这样的子孙,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他们有些不孝?

相形之下,纪昀针对这些子孙的做法所发的议论,便表现出一定的人性与理性:她这些话光明磊落,就像青天白日一样,正所谓纯洁高尚,毫不隐藏,又何必忌讳呢?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如果认真想一想,那么,恐怕不只应该肯定这样的观点,而且应该比这认识更加深刻:也无论是男人和女人,只要身体健康、心理正常,那么,自然就会有亲近异性的欲念。有,把它们表达出来,比起那种藏藏掖掖,口是心非——亦即过分宣扬自己的道德品德有多么高尚,甚至于把自己拔高到了不食人间烟火地步的那种人,是不是更加诚实与可贵?作为子孙,忌讳这些,是不是在表现出了你的冷酷的那一面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你的虚伪?

因此,纪昀的“何必讳之”,真的是很有见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懂得,纪昀他可是朝廷命官并且地位不低,影响力自然很不小的人物,因此,能够直言不讳地说出这些,是不是也反映了他个性中的一面——坦诚与率直?而这样的个性,在那个时代他这样地位与影响的人中间,是不是相当罕见?或者说,与他相类的人物,是不是更多的是以道德判官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居高临下,罔顾当事人的感受,指指戳戳?并且,同样是这些人,背过身去,他们自己却可以三妻四妾、一续再续、一娶再娶!因此,作为女性之人,是不是该高度警惕,千万别上他们的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