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器物修足很有特点,前面聊过有平切、斜削等,今天聊聊盘类器物的足墙内扣。 成化盘子整体多薄胎而轻盈,容易出现并多见塌底现象,可能是为了防止入窑烧造时塌底凹陷的下陷部位接触沾上垫砂,能够看到其在修足处理上十分用心。 一方面,成化盘子足墙普遍留的较深较高,相对于其他时期的盘子足墙高度比例明显过大,成化盘子高足墙已成为基本共识。 另一方面,成化盘子足墙普遍里斜内扣,即由足跟到足底非垂直而下,而是呈现出一定角度的内收倾斜。这个倾斜弥补了成化盘子足墙过高可能带来的器物视觉比例上的不匀称感,同时给足墙内侧与盘底之间留下了较大的容手空间,手指尖与指肚放入这个空间一般可以轻松地拎着足墙把整个盘子侧着拎起来,甚至可以拎着走动而不会脱手掉落。所以有经验的行家称这种现象为“成化盘子拎着走”。本人在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和拍卖预展等场合,对这种现象亦反复上手验证过。当然大家试拎时宜格外小心,以免没拎好脱落损坏。 成化器物之精巧,由此可再见一斑。 附台北故宫及大阪东洋美术馆的多只成化盘子足墙部位图,供大家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