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用得巧,百疾不来找? 自古以来,艾叶便被誉为“百草之王”。据《本草纲目》所载,它可“灸治百种病邪”,民间更有高悬艾叶以求平安的习俗。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艾叶也被证实具有各种特性。 不仅如此,我国宝岛科学家的研究还进一步证实,艾叶的潜力确实不俗:其提取物不仅可以消除掉已老化的细胞,还能使“生命时钟”端粒的长度延展近20%。 1. 艾叶立大功!48小时端粒延长20% 此前艾叶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驱蚊、驱寒等主流角度。这次花莲慈济学院团队则从微观细胞领域出发,发现了艾叶的又一妙用。 ![]() 首先,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300g广东干燥艾叶,进行煮沸、离心、过滤等处理,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并将其与老态细胞分别结合,静置48小时持续观察。 为判断艾叶对于细胞老化进程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了“生命时钟”细胞端粒作为研究指标,通过常用的PCR法来测量端粒长度,长度越短,说明老化程度越深。 最终,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经过艾叶提取物处理的细胞,端粒不仅没有缩短,反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且艾叶剂量越高,延长效果越佳。当提取物浓度达到400μg/ml时,老态细胞的端粒延长近20%,相当于75岁老年人重回45岁壮年态。 随后,科研人员又采用15月龄(相当于人类56岁)的中年雄鼠,进行重复试验,得到相似结果:在4周的干预后,哺乳动物的心肺功能、记忆力、握力等指标出现明显回升。 研究在知名期刊《Aging-Us》发表后,立时引发学界一片哗然,难道东方“辟邪草”真能为命“充值”? ![]() 2. 高校学者齐呼吁:落地应用还太远 这并非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获取到扫除老化细胞的天然物质。无独有偶,此前中国科学院就已发现,草莓中天然物质“漆黄素”、葡萄籽提取物“PCC1”、西蓝花内含“心益维”类因子等,均可起到同样作用,甚至在效率上更胜一筹。 不过,植物中所含的有效除衰成分极为有限。以漆黄素为例,要想满足人体所需,则起码要一次性吃掉十斤草莓才可。俗话说过犹不及,这样只会导致人体对其它物质摄入超标,单凭直接食用来达成抗老效果,显然不够现实。 至于这次被推上“神坛”的艾叶,尽管实验结果相当乐观,但研究人员也承认,它目前尚处探索阶段,其效力究竟如何,仍有待后续人体临床证实。美学界泰斗David S.教授同样指出:“仅凭动物试验,远远不及人体应用,还应将现阶段延寿事业,集中于机体实际老衰探索。” ![]() 其实,国际学界早就有不少更成熟且稳定的方法问世。如“世界第一机构”梅奥诊所曾与相关企业合作,落地一类抑衰返青科技“心益维”,将西蓝花中对抗老态细胞的槲皮素提取物,复配以“血清道夫”纳豆激酶,兼顾抑制老化扩散与心血养护。 不同于艾叶研究仍滞于细胞与小鼠实验阶段,这类“心益维”科技早已从实验室走出造福全民,甚至吸引了巴菲特、贝索斯等顶级富豪入局。 京/东商智数据显示,该类科技入市6个月即触达上百万高净值拥趸,反馈多集中于“精气回转”、“手足回暖”等具体方面。 来日,若艾叶能像上述科技同样落地转化,或将造福饱受年迈困扰的千万受众。 3. 科学红利放大招,寿命或无“天花板”? “人生七十古来稀”,正在成为过去时。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高达77岁,这个数字是70年前的220%。放眼全国各省的人寿排名,上海更是以80.26岁位居榜首。看来,在营养充足、保养得当的情况下,活到七十古稀根本轻而易举。 基于当下年老趋于主流的现实,伦敦商学院教授Lynda Gratton做出如此预言:“每个生于21世纪初的人,都有超过50%的概率活过100岁。” 这句话背靠的底气,恰恰在于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手段,为人类生命保驾护航。无论是中草药艾叶等天然提取物“新秀”,还是沉淀市场多年的“心益维”类科技,无一不是朝着挽留时光、维系身体的方向前进。 ![]() 莎翁曾在诗中将“岁月的侵蚀”比作“可怕的冬日”,不过按照现在来看,科技的暖阳终将驱尽严寒,为人类吹来蓬勃的春风。全民百岁的时代,没准真的指日可待。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老而不衰”将成为现实,人到七十也是壮年,你做好迎接的准备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