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55年1月,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来到北京,与毛主席进行了友好会谈。 恰巧,当时军委中央的评衔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之中,各大军区都按照拟定的名额将相应人选报了上来。 当得知,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的团长韦国清同志,并没有在此次授衔名单之列,胡志明大为诧异,当即向毛主席提议:
胡志明为何会对韦国清如此重视?他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又对最终的授衔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 1950年初,胡志明秘密来华,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请求中国政府给予越南军事援助。 毛主席高度重视越南方面的战事,经过开会讨论,最终同意向越南派遣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军队抗击侵略者。 2月,时任第十兵团政委兼福州市军管会主任的韦国清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即刻赴京。 接到电令后,韦国清不敢怠慢,交代完手头的工作便匆匆赶往北京。 抵达北京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要交给他的任务是外交工作,所以要韦国清参加外交专业课程的培训。 ![]() 大概两个月的培训后,党中央的具体任务也下来了。 为了响应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主席的请求,党中央决定向越南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进行抗法战争。 党中央考虑到韦国清是地地道道的广西人,不仅当过兵团级别的指挥官,战斗经验丰富; 而且还同美国人打过交道,具有一定的外交经验,所以决定由他担任这个军事顾问团的团长。 8月12日,韦国清率领中方顾问团抵达越南,受到越方的热烈欢迎。 此后,中方顾问团的成员在韦国清的指挥下,开始了紧张而又有序的斗争。 ![]() 当时的越南军队虽然已经和法国侵略者抗争了五年,但在战术层面上仍然以游击战为主。 交手至今尚未打过歼敌一个整营以上的战斗,部队大型会战的作战经验几乎为零。 反观法国部队,其成员大部分为德军战俘、苏联或东欧一些国家的战俘,都是曾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 但法国军队也并非没有破绽。 ![]() 首先,法国军队内部并不团结。 当时的法国军队组成非常复杂,有白人兵团,也有黑人兵团。 白人兵团,主要由外籍兵团组成,黑人兵团则主要由法属殖民地的黑人士兵组成。 虽然白人兵团与黑人兵团的指挥官都是法国人,但两个兵团的作战能力差距很大。 黑人士兵因为长期受到长官的歧视与压迫,真打起仗来,往往不会拼命。 ![]() 此外,法军的作战方式非常单一,进攻极度依赖炮火,防守则特别依赖工事。 一旦这二者被限制或摧毁,法国士兵的作战能力就将大打折扣。 当时,越南人民军在高平周边集结了5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准备发动一场大型的边界战役。 可在讨论进攻的具体地点时,越南人民军指挥官的观点与中方军事顾问的观点产生了分歧。 ![]() 此时,越军的一些指挥官认为,高平是省会,法军在此经营多年,此地已然成为法军在边境地区的一个核心防御据点。 如果越南人民军拿下了这里,不仅会对法军造成极大的打击,在国际社会上也能造成很大的政治影响。 但当韦国清等中方顾问对法军四号公路防线做了仔细研究之后,他们提出:
![]() 韦国清等人认为,高平三面环江,地势险要、工事坚固,守敌有1000多人,以越南人民军当时的战斗力,很难一口气啃下这么一个硬骨头。 而距离高平40公里的东溪,守敌仅有几百人,设防不严且孤立突出。 如果越南军队从那里突破,四号公路就相当于被越军拦腰截断,高平之敌会因此被孤立。 法军必定会派出援军,这就会为越南军队创造出围点打援的机会。 在战前的作战大会上,陈赓大将把中方顾问团的观点作了详细介绍,最终说服了越南领导人。 ![]() 此后,越南军队根据中方顾问团提出的作战方案,对东溪据点发起了进攻。 在成功占领东溪后,越南军队在陈赓大将的指挥下,成功围歼了从其他据点调来的法国援军,最终取得了边界战役的胜利。 边界战役的取胜,让越南军队感受到了中国军事顾问的重要性。 中方的军事顾问也不负众望,在此后打响的奠边府战役中,帮助越南人民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彻底将法国侵略者赶出了红河三角洲。 ![]() 1954年,越南军队在边陲小镇奠边府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型战役,共歼灭法军1.6万人,迫使法国代表直接在日内瓦会议的和平协议上签字,结束了对越南长达几十年的殖民统治。 也正因如此,奠边府战役一直被越南的历史爱好者称之为“定国之战”。 但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越南的这场“定国之战”,从最初的战役制定到战时的临场指挥,中国的军事顾问们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毫不夸张地说,韦国清这位中方顾问团的团长,几乎就是在前线手把手教着武元甲指挥作战的。 ![]() 我们先把时间推到1953年的夏天,此时,越南军队经过一系列的作战,已经掌握了越南北部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韦国清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着手拟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给越南党中央的建议是:主力部队依旧向西北方向发展,争取解放莱州,吸引法军,争取歼灭敌人更多的有生力量。 ![]() 1953年10月,韦国清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和越共中央的认可,越军进军西北的作战计划最终被敲定。 11月,韦国清为越军制定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即:先以优势的兵力攻取莱州,之后向老挝境内进军。 这是主要作战方向,同时以两个团的兵力攻打中寮,以一个加强营进至下察,并使在中部五联区的主力攻取西原,造成南北夹击上寮之势。 ![]() 越南军方的行动立刻引起了法军的注意,法军高层指挥官随即就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边陲小镇奠边府。 奠边府,越西北最大的盆地,是老挝与越南的交汇之处。 距中国云南省一百多公里,距邻国老挝仅16公里,同时也是越军后勤补给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法军如果占领了这里,就相当于掐住了越军进入老挝的通道,可以有效遏制越军向西北发展的势头。 ![]() 此时的法国刚刚从美国那里获得了不少军事援助,这让纳瓦尔有了守住奠边府的底气。 他第一时间向奠边府派遣了6个机动空降营,以加强守备,同时又把6个营空降到位于奠边府西南老挝境内的孟溪、孟夸。 11月下旬,韦国清在一次军事顾问会议上,首次提出全歼奠边府法军的战略设想。 12月6日,越共方面针对奠边府战役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确定了奠边府战役的作战方案,成立了前线党委指挥部,任武元甲为前敌总指挥,韦国清为总顾问。 ![]() 战斗打响后,西北方面的主力部队打了几个漂亮仗。 仅用很短的时间就成功控制住了越南通向老挝、柬埔寨的六条东西向公路,切断了法军在印度支那的战略交通线,打乱了瓦尔纳的战略部署。 无奈之下,瓦尔纳只好抽调机动部队去增援中寮、下寮地区。 此时的奠边府,刚好成了孤立无援的堡垒。 虽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此时的奠边府仍有1.6万名守军,大大小小的据点不计其数,越南军队想要攻克这里也绝非易事。 ![]() 顾问团与越军此前所制定的作战计划是“速战速决”。 当分析了法军的防御态势之后,韦国清向越南军方建议,将原有作战计划改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严密包围,逐个击破”。 在越军取得进一步优势后,韦国清还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所开展的“冷枪冷炮运动”带到了越南战场。 他建议越军组织部队开展狙击活动,以冷枪冷炮对敌造成杀伤,迫使法国士兵不敢在工事之外活动。 后来,这条建议被越军所采纳,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 眼看法军的形势越来越糟,美国政府坐不住了。 他们一方面增加了对法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公开放出信号:考虑对越南动用核武。 美国的出手干预让越南方面产生了恐慌情绪。 此时,韦国清依旧保持着客观和冷静,他仔仔细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美国政府发出的信号只不过是一种恐吓。 这恰恰表明,此时的法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 韦国清对武元甲说:
韦国清的话从某种程度上给武元甲壮了胆,他经过慎重考虑,终于做出了决定:
![]() 1954年5月6日,奠边府宁静的上空忽然被刺耳的轰鸣所打破,那是越南人民军炮火的声音,总攻开始了。 此前,纳瓦尔一直以为,越南军队没有重型火炮。 可他哪里知道,在包围奠边府的这三个月里,中国运输队的战士们用麻绳与双腿,一点点地将四十余门大口径火炮送到了前沿阵地。 以至于战斗刚一打响,战壕里的法军士兵就被这意料之外强大的炮火给打懵了。 ![]() 激战一直持续到5月7日上午。 在失去最后的屏障之后,法军的军心彻底涣散,部队开始成建制地溃逃或投降,最后就连法军阵地的最高指挥官都高举白旗走出了指挥所。 此役,越南人民军共歼敌1.6万人,奠边府宣告解放,同时也意味着法国侵越战争的彻底失败。 因为在奠边府的失败,法国代表不得不在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至此,越南全境实现停火,越南北部地区全部获得解放。 ![]() 中方军事顾问团在奠边府的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团长韦国清将军。 正是因听了他的分析与建议,越南军方指挥员才能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对敌人发起总攻,最后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所以,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对韦国清赞誉有加,对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佩服不已。 1955年1月,胡志明出访中国,在得知韦国清因已经被派到地方工作,不能参与军衔评定时十分诧异,并直接向毛主席表示:
为此,毛主席直接将胡志明的这一提议转批给了广西军区,让他们妥善处置。 ![]() 当时,广西军区已经按照军委中央下发的评定标准,上报了授衔人员名单,其中上将的拟定名单分别是:陈漫远与李天佑。 从履历来看,陈漫远完全配得上一个上将的军衔。 但是,在得知党中央下发的文件后,陈漫远主动退出了军衔评定。 也正因如此,陈漫远一直被人们尊敬地称呼为“无衔上将”。 ![]() 由于军委中央预设给红七军的上将名额是2个,但因为韦国清的加入,此时的备选名单变成了三人,即:
最后,经过首长们的开会讨论,决定给莫文骅授予中将军衔。 除了陈漫远与莫文骅之外,还有两个人因韦国清被评上将而受到了评衔影响,他们就是程世才和李天焕。 ![]() 由于韦国清当时兼任公安部队第二副司令员,但军委拟定的上将名额中,公安部队仅有一个。 所以时任公安部队第一副司令员的程世才以及第一副政委的李天焕,最后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