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鸿篇巨著《论持久战》的思维模式

 若悟369 2023-09-30 发布于安徽

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被称之为“阳谋”的鸿篇巨著《论持久战》,是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阐述了他对持久战的理解和思考。

毛主席鸿篇巨著《论持久战》的思维模式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刊印

该著作的思维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法思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战争的长期性和短期性。他指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错误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但这需要经过长期的斗争。

2. 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然结果。

毛主席鸿篇巨著《论持久战》的思维模式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奋笔疾书

3. 实事求是思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主张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战略战术。

4. 人民战争思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认为只有动员和依靠人民,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5. 战略战术思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包括战略防御、战略平衡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种战略战术思维,体现了他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

毛主席鸿篇巨著《论持久战》的思维模式

毛泽东在延安抗大讲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