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篇巨著《辩证养心》—“理性养心、善待人生”

 火花石传说 2023-09-30 发布于四川

第二节  理性养心、善待人生

理性养心是心智养心的延续。

理性养心是培养人有一颗理性的心。

理性养心,让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深刻性或科学性等。

理性养心,让人能理性思考、理性推理、理性判断、理性决策、理性做人或理性做事等。

什么叫理性?有人解释说:“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的这种思考方式。”

理性是指人用事实、用现实、用真实、用真理、用真知、用智慧、用理智、用知识、用经验、用理论、用逻辑、用道理、用辩证、用法规或用科学等来思考、把握或解决一些事物或矛盾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行为活动。

理性的现实反映如有:不变态、不糊涂、不错乱、不盲目、不蛮干、不冲动、不乱说、不过分、不信鬼神、面对现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沉着冷静、三思而行、量力而行、恰如其分、适可而止、知错就改、心平气和、通情达理、有礼有节、是非分明、合情合理、遵纪守法和与时俱进等。

理性与感性是一个矛盾,感性是人通过亲眼看见、亲身体验或亲自实践之后的感触、感觉或感知的一种主观反映,其具有较强的感触性、直接性、肤浅性、表面性、片面性或虚假性等,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实在性或实践性等,因此,感性之中具有一定的理性基因,当感性由浅到深、由点到面或由片面到全面,从而感性有可能变为理性。由此可见,感性是理性的基础或前提,感性与理性有可能对立又可能统一,这是一个相对对立矛盾,而不是一个绝对对立矛盾。

感性通常有弊,如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和感知片面等;然而,感性也有利,如果一个人比较注重感性,就会自觉地接触、体验或感知事物及其矛盾问题,增加了感性同时增加了理性,感性有可能上升到理性,同时能避免因主观臆断、妄加猜测或先入为主而犯的错误。

理性通常有利,理性能根除、排除人的兽性、野性或恶性,让人具有善性、良性、合理性或科学性等;然而,理性也有弊,用“愚昧”的、“僵化”的或“荒谬”的理性来指导人、支配人或统治人,其必然有弊。从本质讲,“愚昧”的、“僵化”的或“荒谬”的理性不是真正的理性,而是感性或非理性。

理性与非理性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始终不可调和或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这是一个绝对对立矛盾,其中,如有冷静和暴躁、温柔和粗暴、理智和冲动、适度和过分、清醒和糊涂、清楚和盲目、识务和任性、有道和无道、有德和无德、有理和无理、顺势和逆势、文明和野蛮、妥善和乱来、知足和贪婪、变通和僵化科学和迷信、无神和有神等对立矛盾。

非理性的现实表现如有:信神信鬼、鬼迷心窍、丧心病狂、神志不清、利令智昏、贪得无厌、稀里糊涂、固执己见、盲目行事、死搬硬套、抱残守缺、简单粗暴、胡言乱语、胡搅蛮缠、自不量力、不可理喻、不分好坏、不分轻重、不分主次、不识时务、是非不明、知错不改、放纵不羁、意气用事、感情冲动、受骗上当、无法无天、肆无忌惮和不计后果等。

非理性是一大人性劣性、一大人类病症、一大社会问题、一大失败原因、一大哲学课题、一大社科论题或一大养心难题。人们解决非理性问题不能一味地就问题而问题,只有树立理性理念才有可能解决好非理性问题。

树立理性理念并非本人独创,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撰写的《道德经》所讲的“道”和“德”就具有很强的理性,其中讲了许多具有理性、辩证性或思想性的观点,如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等,如果人们多用“道”和“德”来思考、解决矛盾问题,就具有较强的理性;西方哲学家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和黑格尔等人都非常推崇“理性”,反映出“他们都是理性主义者,或多或少'哲学在本质上是理性的事业“理性是灵魂中的最高部分”、“坚持理性的指导,追求知识、概念的准确性。”等观念,有人总结出“古希腊的理性是与宇宙的心灵相通的思辨,中世纪的理性是神学和信仰的助手,近代的理性则是时代的精神——这就是自然科学精神。对此,我们树立理性理念中西合璧、取长补短和趋利避害。至此须知,东西方的理性有天壤之别,东方人,尤其是许多中国人的理性根植于“道”,主要体现为“天道”、“大道”或“正道”等,只要做人做事出于“天道”、“大道”或“正道”等就具有较强的理性,现代人,尤其是许多西方人的理性根植于“心”,主要体现为“心知”(心生可知、认知)、“心思”(心生思想、思辨)或“心论”(心生理论、推论)等,只要做人做事出于“心知”、“心思”或“心论”等就具有较强的理性。

树立理性理念不是不要“心知”、“心思”或“心论”等,而是不要一味强调“心知”、“心思”或“心论”等,在强调“心知”、“心思”或“心论”等的同时,更要强调“天道”、“大道”或“正道”等,即要强调用合情的、合理的、合适的、合法的合规的辩证的、科学的、健康的、良好的、正确的有效的心理、心态、心灵、心情、思维、知识、理论、意识、思想、观念、观点、态度、语言、行为或方式方法去感受、理解、把握、对待或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矛盾问题如有名利、得失、好坏、优劣、真假、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正反、对错、新旧、进退、分合、争让、利弊、祸福和成败等。

树立理性理念,很重要一点,遇事不要冲动,要理智,有礼有节。至此,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告倒傲慢老美》

一位中国女士开车从加拿大入境美国时,受到一个美国海关官员的粗暴对待。她很生气,但她还是心平气和地同那位官员交谈。可是,那位官员的态度反而更加蛮横,甚至开始了人身攻击。

这位女士决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与人格尊严。结果她赢了,海关决定开除那位官员。

就在处分即将公布的前夕,那位官员给这位女士打电话,一方面表示道歉、悔恨,一方面恳求她撤诉。他说:“请不要让我失业,我有80岁的老母亲需要供养。

这位女士很善良,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同情他,甚至想收回投诉。她犹豫片刻,还是坚决地说:“非常抱歉,一切都太晚了。我希望每一位美国海关官员的母亲,都能够颐养天年;也希望每个中华儿女,在入境美国时,他们在家的母亲,都能感受到子女被人礼貌对待的尊严。我不愿再看到外国人在入境时,遭到凌辱和虐待,也不愿意再看到因为你粗暴的工作,而使美国的形象,在自家的大门口遭到损害。抱歉,非常抱歉,一切都太晚了。”

后来,美国海关边检处的服务改善了。他们开始努力在世界各地的客人面前,塑造崭新的形象。

海关边检处的窗口和墙壁上,都贴着同一内容的告示:

我们是美国的国家形象。

我们的承诺,诚挚地问候并欢迎您来到美国。

我们承诺,待您以礼貌、敬重和尊严。

我们承诺,向您解释美国海关的相关程序。

我们承诺,向您提供一位主管听取你的意见。

我们承诺,接受并反馈您的意见,以书面、口头或电子方式。

我们承诺,向您提供必要的协助,假如有延误或残疾的情况。

有时候,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人的尊严,就是一个国家的尊严。

该故事给人启示:对付傲慢人,不要冲动,而要理智或理性,做到心态平和、思维正常、言辞清晰、正气凛然、有礼有节、依法依规,从而能达到较好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遇到问题爱冲动,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理智或理性,具体做法

1、数数。当遇到恼火问题时,为了避免冲动,要从1数到10,每数一个数,停顿一下,加以寻思、反思或思考,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性、理智或较好的方式方法对待所遇到的问题。

2、沉默。当遇到难堪问题时,不要冲动,要想到“沉默是金”,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与理睬。

3、离场。当遇到愤恨问题时,避免冲动,要想到“冲动是魔鬼”、“走为上策”,随即离开事发现场。

4、理解。当遇到烦恼问题时,避免冲动,要想到“理解万岁!”,对方说出的话、做出的事让自己烦恼、厌恶或愤恨,要换位思维,理解对方,从而有可能消除烦恼、厌恶或愤恨,以及有可能避免冲动。

5、讲理。当遇到愤怒问题时,避免冲动,要想到“有理讲理”,用询问的方式,请问对方为什么会这样?用解释的方式,给对方解释我这样做的理由,用探讨的方式,与对方探讨这样处理问题的利弊。

6、克制。当遇到难堪问题时,不要冲动,要想到自己“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良好的德性”或“为人处世要有较大的格局”,随即要心理暗示,克制自己不要冲动。

7、预测。当遇到伤害问题时,不要冲动,要预测冲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8、沉着。当遇到对抗问题时,不要冲动,要沉着冷静,放平心态、放低声调、放慢语速,用质问的方式,质问对方。用教育的方式,教育对方。用讲理的方式,给对方讲道理。

9、忍让。当遇到痛苦问题时,不要冲动,要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学会忍让,不与争论、不与计较或不与较量。

10、乐观。当遇到不幸问题时,不要冲动,要辩证思考其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把诋毁话、批评话或坏话变成鞭策话、促进话或好话,或者进行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者想到“改变不到别人,就改变自己”,用乐观心态对待所发生的事情,用平常心、知足心或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11、转移。当遇到痛苦问题时,不要冲动,要用理智战胜冲动的情绪,转移注意力,去读书、去劳动、去锻炼或去娱乐等,让自己不去想让自己冲动的人和事。

12、自责。当遇到矛盾问题时,不要冲动,要想到“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出了矛盾问题,要多找自己的原因、少找别人的原因,以及要多自责、少指责。

13、倾诉。当遇到郁闷问题时,避免冲动,要想方设法解决其问题,可向同事、朋友或亲人倾诉自己心中的郁闷、痛苦或不幸,求得安慰、排解或支招。

14、忽略。当遇到愤恨问题时,防止冲动,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不合理、不合法、不道德、不正常、不公正、不公平、不讲理、不服从或不科学等现实问题,看似大问题,要视为小问题,当作司空见惯的问题、与自已无关的问题或不值得自已生气的问题,把心放宽,忽略其问题。

15、放下。当遇到纷争问题时,防止冲动,要放下面子,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唯利是图的欲望,或者放下已有的权位、权势、权威、权力或名利等,只要放下了,就会减少、减轻或清除纷争问题,从而有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冲动。

16、冷处理。当遇到冒犯问题时,防止冲动,要压住心中的怒火,要想到“不要热处理,要冷处理”,冷处理的方式方法如有:(1)下来了解情况,再作处理。(2)下来进行思想交流。(3〉先礼后兵,依法依规处理问题。(4)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5)研究对策,采取战略战术,解决问题。

17、调节。一个人遇到问题爱冲动,是一种不良心理、心智或心态的反映,个人要随时调节心理、心智或心态。

18、修养。一个人遇到问题爱冲动,要注重修养,其中要注重养心、养德和养生,让自己有教养、有涵养或有素养,用力、用心或用情对待、处理或解决各种矛盾问题。

19、教育。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爱冲动,导致了对抗、纷争、离婚、犯法、犯罪、致残、致死、领导班子不团结、人际关系不和谐、公司合作不顺利和社会不稳定等不良后果,因此,爱冲动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对此,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要重视、增加或加强“冲动”教育,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

20、惩罚。解决“冲动”问题,家庭、单位、团体、地区、国家和世界等要立规矩,对爱冲动的人或因冲动导致不良后果的人,要按规矩给予惩罚。 

树立理性理念要防止走向极端,不要过分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过分依懒理性的作用性或过分相信理性的正确性。过去,西方的大多数哲学家一边谈“理性”又一边谈“感知”、“猜想”或“上帝”,强调“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理性进行“感性化”、“理想”或“”,这样过分强调理性,或多或少地误导了人们为了防止误导,让人们拥有合情合理的、辩证唯物的或科学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9世纪30—40年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革命理论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单独或共同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论学术上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转化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性注入了新鲜的、进步的或科学的内涵;现在,有些人总是强调“丛林法则”、“自身利益”、“人权”、“民主”、“自由”、“法治”或“竞争”等及其重要性、必要性或合理性,使其成为具有“理性”的东西,然而,正是有了其“理性”的东西,导致了一些人变得神魂颠倒、张牙舞爪或穷凶极恶,以及导致了一些国家变得乱象丛生、丑态百出或危机四伏,由此可见,“理性”并非一定是好东西,有可能是具有丑陋性、反动性或破坏性的东西。至此须问,为什么会这样?简要回答:物极必反、别有用心!

树立理性理念要作为一个人生理念,一个人只要树立了这个人生理念,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有较强的客观性、务实性、深刻性、联系性、全面性、统一性、复杂性、实践性、长远性、适度性、原则性、辩证性、逻辑性、真理性、思想性、理论性、合理性、正确性、科学性、完美性或有效性等特性。

树立理性理念要作为一个养心理念,一个人只要树立了这个养心理念,就有可能自觉地通过“理性养心”而把更多、更好的理性东西入脑、入心,以及融入学习、融入工作、融入生活或融入人生。

树立理性理念、搞好“理性养心”任重道远,目前各种派别思想、社会思想或政治思想还比较对立,存在的“理性”与“非理性”矛盾问题还比较严重,反映出来的现实矛盾问题还比较突出。

树立理性理念、搞好“理性养心”重中之重,要解决好“欲望”问题。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之所以会争权夺利、争名争利或争来争去,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的“欲望”太多——太贪婪、太不知足或太有野心。人们之间只要争权夺利、争名争利或争来争去,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斗争、竞争或战争,从而导致了人为的多种多样社会矛盾问题。至此须知,“欲望”太多是缺乏理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缺乏良好心理、心灵或心态的一种表现,人们要想解决好人为的多种多样社会矛盾问题,就要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其中需要解决好“欲望”问题,让“欲望”具有“理性”。为此,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在他的《道德经》著作中讲了“欲望”、“名利”、“成败”、“争和不争”、“处上和处下”、“有为和不为”等具有自然性、客观性或现实性矛盾问题,例如他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其意:祸害的原因莫过于不知足,过错的原因莫过于欲望太多。他还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其意:一个人只要不去争来争去,人们就不会与你争。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传承了老子的思想,他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其意:养心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他还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意:要以民众为最贵重,国家政权为次贵重,君主权威为最轻。其目的希望君主要尊重爱护民众、在民众面前要“处下”、让利于民而不要与民众争利

树立理性理念、搞好“理性养心”本中之本,要解决好“道”问题。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做人做事要想做到有理性,最根本一点要理解、把握或解决好“道”问题,如有“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教育之道”、“管理之道”、“财富之道”、“成功之道”或“治国之道”等问题,其中最根本之“道”问题,莫过于“天道”、“大道”或“正道”问题。

树立理性理念、搞好“理性养心”曙光在前,只要人们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美好家园”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思想观念,就会用理性来思考、把握或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问题,减少、避免或克制彼此之间的分歧、对立或斗争。

树立理性理念、搞好“理性养心”前途光明,只要人们树立理性理念、搞好了“理性养心”,就能远离低级趣味、野蛮无知或无休纷争!人类更加统一、社会更加文明或生活更加美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或善待人生!

总之,理性与感性只是一相对矛盾而不是一对绝对矛盾,理性与非理性是一个绝对的对立矛盾;解决非理性问题不能一味地就问题而问题,只有树立理性理念才能真正解决好非理性问题;树立理性理念重中之重要解决好要解决好“欲望”问题、本中之本要解决好“道”问题;只要人们树立理性理念、搞好了“理性养心”,就能远离低级趣味、野蛮无知或无休纷争!人类更加统一、社会更加文明或生活更加美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或善待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