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定要有个房子,房子一定要带个院子。只要有了院子,就啥都好办了。就像铺开了一张宣纸,你可以随意泼墨自由发挥。 院子里如果有棵核桃树,核桃还是离仁儿的,那最好不过了。一到秋天核桃成熟的时节,你坐在院子里,熟到了的核桃“吧嗒”掉下来一个,再“吧嗒”掉下来一个。砸得秋天的阳光一片稀碎,砸得你心花怒放。 院子里的空地上,可以栽上些花树:这样颜色的那样颜色的,高的低的粗的细的,错落搭配上,最好能有个精巧的布局。这样子,院子里面就有了秩序,花们草们树们,各自安然和谐,就成了一片景致。春天是叫人向往的季节,蓬勃生机;秋天是令人思念的季节,秋光如洗。如果说春天是一个爱幻想的小姑娘,秋天就像是一个惯于沉思的中年汉子。 如果墙边上栽有石榴树,那这个季节才有意思了。秋风一起一吹,秋色一染一洗,石榴一天天地膨胀长大,一天天地变红。中秋到了,在树上随便摘下来几个,就是满满当当的一盘子。还有早已经收下来的核桃,新摘下来的葡萄,水滋滋的鲜梨,苹果,现炒的栗子,围在月饼旁边摆放。这样的中秋月夜,也该很够滋味了吧? 东北墙角上前年新栽了一棵石榴树,今年刚刚才结了一个大石榴,已经红了,有八公斤铅球那么大,还舍不得摘下来呢。坐在跟前看着,竟然那么喜人。 院子里的那块儿地,种菜的话,菠菜很旺盛,一拨一拨的兴奋地生长,简直吃不利索。香菜的话,千万不敢种的多,一把子菜籽儿就足够了。香菜真能长,在哪里都好像很适合自己似的。我们一般只撒簸箕大一片子,都吃不完。都说香菜是饭菜的灵魂,真的,只需要几根儿切成细末子,撒一点点儿,饭菜的味道一下子就给提起来了。所以,院子里的香菜不必多,但一定要有。葱说起来算是有点儿挑剔的了,在沙石比较多的地方不太好长,它喜土。我尝试着拥过两排子葱,长得细瘦细瘦的,很叫人舍不得动。所以,再以后就没在那里拥葱了。蒜苗还可以,虽然不太葱茏,稍显瘦弱,但是倒也还行。蒜苗子这玩意儿吃面的时候铡些细末子,真带劲儿。跟香菜,菠菜,简直就是农家软面的三剑客。撒上红辣椒面儿,拿油一泼,那个得劲儿啊,真的没得说。今年,特别摆了四五排子蒜,很快就能吃到新鲜的蒜苗儿啦。 老家那里属于沙土地,碎石子儿特别多。耙地的时候,带不停地弯腰把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子儿捡出来。院子前头坡坎上两个乒乓球台子大小的地方,沙石和土壤的比例大概在4:6份儿上,种其他啥都不太好好长。这两年种了些红芋。嘿,真没想到,长得那么好。红芋这玩意儿还有个名字叫“土人参”,据说是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从南美洲那里引进的。在闹饥荒的那些年岁里,红薯因为易种植产量大,很有力地顶替了粮食的不足。可是在很多地方,它起了救命的大作用。我们小时候,把红薯的各种吃法都尝遍了:野地里烤红薯,家里面蒸馍的时候蒸红薯,熬稀饭的时候下红薯蛋蛋儿,坐席的时候还有油炸糖拌红薯。现在,走在大街上,远远地闻到烤红薯的味道,哈喇子都止不住地冒呢。 红薯普遍受欢迎的一个原因,还是它太好种植了。啥样的地上都能长。纯土地里可以,沙土地里也可以。不择地而生,这跟好打交道的人一样,人就不由自主地喜欢它了。 这两年栽的红薯不知道啥品种,长得旺实的很。夏天的时候,蔓拉出三四米长,墨绿色的叶子宽宽大大的,把那一片地给遮盖得严严实实的。红薯叶子用来蒸菜疙瘩,叶质肥厚水嫩,光光滑滑的,蘸清淡的汁子来吃,最爽口了。 这几天,红薯已经成熟了。周身通红,个头秀溜,无论蒸着吃还是烤着吃,甜面甜面的。——沙石土地上的红薯,就有这个好,又甜又面。 都说窗子是房子的眼睛,那么书籍就是房子的灵魂了。一个房子,没有花不雅,没有水不灵,但是没有书的话,一定就显得俗气了。虽然是农家小院,书还是一定要有的。还要是正经八百的书籍,而不是那些生活类的杂志。时下的农村,书籍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配置了。 难得中秋这两天这么好的天气,阳光亮晃晃的,惹人喜爱。回家的时候又买了点儿菠菜籽儿,撒在雨后的泥土里。用不了多长时间,蓬蓬勃勃的菠菜苗儿就长上来了。有院子就有这个好处,想种啥就种啥,想咋种就咋种。这都不是院子了,像一个画板,任你绘画。 前些日子一直是雨,地里还有点儿黏。湿润的地方,蔓菁,萝卜樱子,一大扑棱一大扑棱的,叫人看了心生喜爱。它们真是太有意思了,没有人种,没有人管,自己就快乐快乐地那么生长。 午后时分,秋风柔和,然后拿一本书在石桌旁边石凳上坐下来。阳光洒在身上,心里就一片惬意。——真的难得这样的小院景致哦。 心里忽然就涌上几句这样的话:“秋色正浅,思念初展。农家小院,坐景观天。” 山村野居秋色好,农家小院趣味多。 ![]() ![]() ![]() ![]() ![]() |
|
来自: 新用户3134eDv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