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征明“最优雅”的行书,这字犹如“天鹅溪水”,文人雅士都在学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在古代没有便捷发达的交通与通信设备时,人们对于情感的交流大多都是通过书信传达的,所以有着“见字如面”跟“笔迹如心迹”的说法。

意思是说看到这封信上的字就像看到这个人一样,他的心意与情感全部都能够从笔迹中看到,这种理念其实跟“字如其人”略有相似。

不过“字如其人”带有一些偏激的意味,而“笔迹如心疾”只有艺术含义,把心中理念展现在笔尖,字里行间的变化就能揭露一个人的心境或情感。

丰富了书法的艺术高度,从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书风,例如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一提到他首先脑中就会想到温文尔雅、清爽劲力几个字。

这是因为文征明一生践行“君子之道”,在书法上也追求高雅清健的气韵,特别是他的行草书,用笔爽利流畅、灵动洒脱,充满儒雅温厚之态。

在文征明生平中“最优雅”的一幅字,当要数《滕王阁序》,此作原文由唐代文学家王勃所写,通过描绘旷阔的滕王阁之景,跟华贵的盛宴。

来抒发自己壮志不坠的苦闷之情,语言颇为华彩流畅,因此文征明在书写时,也将原文的风格进一步烘托,卷中字体行中带草,笔力干脆利落。

在用笔上多用露锋起笔和提笔,来增强圆融内敛之势,展现点画的内在骨力,没有过于耀眼夸张的笔画,让儒雅之气缓慢在纸上流淌。

意态十分的生动,就如同两只洁白优雅的天鹅在戏水,动静搭配协调,静止时给人祥和宁静的优雅之韵,好像超脱于世俗之外。

有着晋人的萧散静谧之气,动起来又填入了几分灵动俏丽之姿,同时文征明也没有因为字体形态多变,而摒弃法度,用笔依然规范严谨。

在应有范围内让笔意流走,行笔节奏富有韵律,使字体展现出平滑温润之美,章法结构上也颇为疏朗,全卷十分明朗大气。

而且此作根据考察,应该写于晚年,在用笔上更加老道淡然,似是天上的仙人降落凡尘,字里行间都是淡雅之风,让人看后顿觉心平气和、神清气爽。

因此清人曾评价其字曰:“衡山太史书画瓣香松雪,笔法到格,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味,别敞逕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如今当代很多学书者常用文征明的书法修养身心、陶冶情操,让自己真正静下心来去品鉴书法艺术之美,拓宽自我的书法认知面,而且时常临摹。

还可以提高我们用笔的流畅度,对字形之美产生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逐步强化自身技法,初步对晋人书法建立观念,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学之作。

真迹现存于苏州博物馆,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文征明的《滕王阁序》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全卷极为清晰,笔锋的转变墨色的枯润等细节处变化,端倪可察,真迹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真迹,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