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个迹象,表明你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卑的人

 布衣粗食68 2023-09-30 发布于湖南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说:“大部分的内向其实是自卑心理导致的防御,保护自己免于人际交往产生尴尬。”

显然,自卑和内向,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

若想要改变内向自卑的样子,我们就要强化认知,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若你有以下七个迹象,表明你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卑的人,需要主动改变。

01

人多时,不知所云。

我在上中专时,闹了这样一场笑话。

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自我介绍,加深印象。

前一位同学说:“我喜欢打篮球,练球有五六年了。”

我站起来,发现想好的台词,都忘记了,然后冒出一句:“我喜欢看人打篮球。”

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我发现自己哑了,只能灰溜溜地坐下来。

但凡人多的地方,自己就不知道如何说话了。平时在家里,和父母都能好好说,但是外人面前,完全是另一种状态。

常常语无伦次,自己都听不懂。若是被笑话,马上就缩回去了。

02

就餐时,独来独往。

常常需要寻找一个人少的餐厅,才能满意。若是邻座有人,你会觉得很不安,似乎旁边的人在窥视自己。

希望有一个小包厢,点一份一个人的火锅。就是服务员来你身边,也会觉得不好沟通。对于很热情的服务员,你会本能地反感。

若是在学校,或者单位食堂,你尽量避开人流。也不想别人知道自己吃了什么。习惯性拒绝呼朋引伴,或者故意迟一点,显得格格不入。

03

遇人时,避之不及。

一位外出打工的女孩,到了过年,打扮时髦地回到了村口。

一群正在唠嗑的大爷大妈,停下来,不约而同地看着女孩。有好心的大妈问:“这不是某某吗?啊呀,这一打扮,都认不出来了,在哪里打工呀?有没有男朋友呀?”

女孩落荒而逃,回到家,关好门,怕有大爷大妈跟踪。

本来,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不认识谁,可是女孩却害怕和村里人,变成熟人。

习惯了“陌生”,讨厌“熟悉”。这样的想法,就像一个烙印,总是抹不掉。

要是在陌生的地方,偶遇了某个熟人,也会想办法回避,或者假装不认识,擦肩而过。停顿下来,立马就局促不安了。

04

办事时,担忧太多。

做事没有信心,总以为是错了。要是别人看了你的工作成绩,然后一直沉默,你就更加没有信心了,认为自己这次,肯定搞砸了。

向上司汇报工作,声音小得如蚂蚁在叫,连自己都听不清。

同事交流,你想到了什么,也不敢开口,怕自己的不同的观点,给别人制造了不愉快。

你相信一句话:“莫要开口,开口就错。”

要是自己得到了表扬,也会怀疑搞错了,或者是对方有什么不好的暗示。直到事情得到确认之后,你才放松自己。

平时,不敢轻易接受重大任务,一旦被动接受了,就会战战兢兢,显得忙乱。

05

逛街时,掩面而过。

很多年轻人,上街的时候,会刻意打扮自己,希望吸引很多人的目光。或者会呼朋引伴,一起去享受热闹。

你只是使劲把自己打扮成“丑小鸭”的样子,不让任何人注意。躲开别人的目标,不给别人有直视的机会。

遇到靓丽的同龄人,你有些羡慕,但是暗暗想,自己真的不敢这样。

你总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低头,看手机,假装镇定,状态如此。

总有那么一两次,你搭公交车去逛街,因为不敢大声喊“有下”,坐过站了。还好,现在的公交,遇到了“下车按钮”,很是欣慰。

06

购物时,不敢讨价。

很多商铺,你一旦进入,就有服务员跟随,还建议你试一试这件衣服,给你提出很多购物的建议,但是你真的不爱听。

若是店铺里的人,都很忙,没有人跟随,你就舒了一口气。

很直接地和人讨价还价,甚至多次讨价,这是购物的套路,但是你有些不敢。

当你开口说价格的时候,对方若是不答应,你马上就会放弃这次购物。觉得自己犯了错误,必须逃离现场。

分明你是“上帝”,但是你却把自己当成“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

07

矛盾时,不能反驳。

人在社会上混,不可能和任何人都没有矛盾。也不能讨好所有的人。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起码你会被人批评,有时候被上司骂几句。你就是站在“对”的一方,也不敢勇敢地表达。

习惯性反驳,是情商很低的行为,但是毫无反驳能力,也显得情商很低。

有些“反驳”,其实是表达和对方不一致的观点,是为自己辩解,很有必要。

08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你变得内向和自卑,其实是潜意识给你贴上的标签。”

自己给自己贴一个 标签,显得不可思议,但是你就是这样做了。

要相信,你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

其一,学会微笑,给别人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笑起来,哪怕不说话,对方也会传递给你“鼓励、认可、好感”等,从而提升互动的可能性。

其二,主动问候身边的人。把身边的人,当成提升社交能力的“标靶”,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社交范围在扩宽。

其三,出门时,尽可能带上一个朋友。有了朋友作为后盾,你的信心会更足,也可以避免冷场。

其四,尝试用微信交流,避免面对面的尴尬,从而和周围的人变得熟悉。

俗话说:“莫向外求,要向自己求。”

只要愿意走进人群,那么人群才有机会接纳你。

做人,不一定要合群,但是要有合群的智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