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6年,一位美国人潜入重庆,偷拍了10张照片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9-30 发布于天津

1946年的重庆,长江三峡岸边的纤夫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城。

不仅如今是超大城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是全国大城市了。去年重庆GDP在全国位列第五,险些超越一线城市广州成为第四。

自古以来,重庆和成都一道,是中国西南部最大的两座城市。号称“巴蜀大地”,其中古代的巴国就在重庆一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把重庆确定为陪都。

作为长江三峡的重要城市,重庆也吸引了包括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德米特里·凯塞尔的目光。1946年,他听说中国人想建三峡水坝,就好奇地来到重庆摄影报道。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美国人德米特里·凯塞尔镜头中,1946年的重庆老照片。

重庆市万州区万安路,是长江三峡码头附近的一个集市,车水马龙,非常热闹。当时没有摩天大楼,但街道十分整齐干净。

重庆万州,三峡边漫长的石台阶,船忙的时候,很多棒棒军在这里挑货到市区去。

重庆万州较场坝,5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衣服十分破烂,他们连鞋子也买不起,右边那位好像穿着草鞋。

重庆既是山城,也是江城,在江边有很多茶馆,船夫、棒棒军、纤夫们累了,就会坐在茶馆里休息、闲聊,放松一下。

令人震惊的重庆棒棒军,这个俯拍的角度非常震撼,就像摄影大师萨尔加多拍摄的劳动者一样。棒棒军拿着的是扁担,他们天天来这里揽活,在码头上把货船上的商品,挑到市区中去。

重庆的一条小河,远方有一座高耸的石桥。照片十分优美,给人一种田园牧歌的感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重庆的杨家街口码头,城区的地面要比江面高出很多。

1946年,从高处俯拍的重庆万州县城全貌,当时没有摩天大楼,都是一两层的矮房子。

重庆万州,一队行人举着“同心金兰会”的牌子,在街头招摇过市,不知这是一个什么民间组织。当时的街头,根本看不到汽车。

以上就是美国摄影记者镜头中,1946年的山城重庆街头风景。由于当时的中国人没钱买相机,那个年代的照片大多是外国人拍摄的,客观上为我们记录了七十七年前的真实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