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阳朔传统村落(3)

 书柜茶室 2023-09-30 发布于上海


4 、阳朔县高田镇朗梓村

朗梓村位于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距阳朔县城约15公里。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朗梓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据该村覃氏宗谱记载,朗梓村开基始祖本是广西宜山县人,清朝初年追随柳州总兵马承荫,配合吴三桂攻打桂林,后在长沙战败,只身逃出。到了朗梓,见这里地荒林密,是避世安身的好地方,便把家人接来,一起披荆斩棘,开田建屋,定居下来。因当地有几棵榄果树,便称榄子村。后来子孙发达,文人辈出,则改名为“朗梓”,意在激励后人勤奋读书谋求富贵。

朗梓村现存古屋十多座,其中一小一大两座祠堂尤其知名。

较小的一座建于清朝前期,建筑为三开间,虽然规模不大,但因其为覃氏的总祠堂,村人称大祠堂。另一座祠堂规模宏大,占地数千平方米,是清朝中期由覃氏同族中几家富户修建的分支祠堂,并以其先人之号,名“瑞枝公祠”。建筑为三进三院布局,由门楼、正殿、后殿、天井、厢房组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青砖墙体,马头飞檐,雕梁画栋,风格融湘、粤、闽、赣之长。据传工期历40年之久,可见工艺之精致。


漫步在朗梓村,会发现这里的古民居正面外墙除了高大的正门外,少有开窗,墙体各个方向均布设内宽外窄的枪眼和监视孔,一般以整块石料雕刻而成,再加上条石墙基和挺拔厚重的青砖墙体,虽经百年却不损,仍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5 阳朔县普益乡留公村


留公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桂林阳朔美丽的漓江下游岸边,隶属于普益乡,距阳朔县城只有12公里,居住着汉、壮、瑶等民族。

留公村有350多年的历史(公元1644年建村),曾经是商贾云集,商品交流的集散地,但如今繁华不在。留公村内保存有近百幢古建筑,多为青砖灰瓦,木梁木楼,高大宽敞,门窗经过精雕细琢,屋檐雕龙画凤,均为明清时代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留公近水“四楼台”:得月楼、应求宫、文昌阁、乐善亭。

其中以留公村的大门“得月楼”最为典雅。“得月楼”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坐落在漓江河畔,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有漓江第一古楼之称。

此外,留公村现保存着三样村人引以为荣的历史文物:祠堂匾,夹石,义渡碑。留公村民风古朴,学风炽盛,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出过许多秀才、举人,如黎绍簪、黎绍祧、黎振儒、黎绍书等是留公黎姓家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