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中路1517号,由德藉商人于1900年建造。1912年秋,洋务派主要人物,也是南洋公学的创办人盛宣怀买下这幢洋房。它是一幢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该建筑面积为1775平方米,三个楼层,砖木结构,分主楼与侧翼,大厅和主楼均以柚木装饰,墙上贴花绸纸。大厅旁有楼梯间,以彩色玻璃为天棚。 ![]() 建筑采用德国古典式风格,是现存欧洲古典式住宅的典型。 楼房的四周是一个大花园。还有大理石砌成的喷水池;南侧有假山等景观;整个花园被葳蕤的草木包围。 整幢建筑十分考究,尤其是门前那四根主柱,极显豪华,仿佛是代表着主人高贵身份。 整幢建筑十分考究,尤其是主入口南首门前那四根主柱,极显豪华,4根圆形巨柱竖立门廊左右两旁,支撑着内藏式阳台,别有风味,仿佛是代表着主人高贵身份。 ![]() 盛宣怀是中国第一代实业家。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传统官宦之家的盛宣怀,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在国民心中破产,个人地位随之一落千丈,盛宣怀当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好在他很快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来,他城府深,沉得住气,看到一丝希望从不放弃,当湖广总督张之洞放弃自己汉阳铁厂时,他毅然决然地收起了这块烂摊子。 ![]() 辛亥革命前夕,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时,因借外债而将川汉、粤汉铁路抵押出去,引起强烈的民愤。清政府不得已而将他撤职。 远在日本他,表示要效忠袁世凯,他的“忠义”很快得到袁世凯的信赖,当他再次回到上海(1912年),用他充分的经济实力,购买下这幢表里如一、气派不凡的花园洋房。 ![]() 只可惜,他无福享受用白银搭起的这幢洋房。这位被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蒙上历史色彩的人物,在1916年那个寒冷的冬天,病死于这幢豪宅,留下一千三百多万白银,折合人民币将近十多个亿的财富,成为了一笔你争我抢的遗产。 该建筑现为日本国驻沪总领事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