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元节

 新用户99584979 2023-09-30 发布于江苏

历史沿革

节日由来

下元节的起源与中国道教有关,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称为三官,即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虚大帝和水官洞阴大帝;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这三官的诞辰分别是中国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成为道教的节日。道教诸神之中,“三官”地位颇高,《典略》中记载:“东汉时早期的道教就吸收了传统的原始民间信仰,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神灵”,所以,下元节的起源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人对水的自然崇拜。按道家说法,正月十五,天官下凡审定人的善恶,赐予福祉;七月十五,地官下凡赦免幽冥业满之灵的罪孽,称为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下凡解救人们的灾厄,被称为“水官解厄”。下元节即为水官解厄的日子,这一天,道观会设立道场,民间会祭祀祖先、追念先人,并祈求水官排忧解难,后来演变为民间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1][6][7][8][9][13]

发展衰落

  • 发展
作为道教节日的下元节能与中国传统民俗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和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东汉末年,天师道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14][15]唐朝宋朝时期,道教被奉为国教,[16]下元节的发展达到顶峰,在唐代,唐玄宗曾于开元二十二年颁敕天下,要求民众在每年三元节期间要禁断屠宰,[7]到了宋代,下元节时期更是连放三天假,从宫中到民间都隆重庆贺,[17]当时,上元、中元、下元三节的地位是平等的,《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记载:“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并赐休假三日,著于令”,上元、中元、下元三节都要张灯庆祝,《宋史》也载:“太平兴国二年(977)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五年十月下元节,依中元例,张灯三夜。”[1][18]
  • 衰落
自民国以后,下元节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被逐渐淡化,了解这一节日的人也越来越少,不过,相对来说,在今天中国福建、广东南方地区,还保留着一些下元节的习俗,而北方地区过下元节的地方微乎其微。[1][18]

相关传说

在中国古代原始民间的信仰中,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而水官信仰代表着原始水崇拜,水作为生命之源,在道教受到和天、地同等尊崇,但关于水官大帝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为先天水炁所生;一说为元始天尊化炁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三神,后三神下凡即为尧、舜、禹三帝,禹即为水官大帝;一说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化炁为下元水官之神以主宰水域;一说为陈光蕊龙女之子,后修道成仙,被封为水官大帝总领水仙。不过,民间普遍认为水官大帝即是禹,亦有将水官大帝水德星君、玄冥等水神混同的情况。[18][19][20][21]

节日习俗

修斋设醮

古时,每到下元节,道教徒会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吉祥字样。现如今,下元节修斋设醮的习俗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仍有保留,比如,中国北京的一些道观,自下元节之日起始诵经礼忏,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五结束,信徒们也会送香烛、献斋供;在中国江苏苏州一带,人们会去道观祭拜,并将写着“三官大帝”字样的灯笼请回家中,寓意为全家解厄消灾,而在江苏常州一带,因地属水乡,农业、水产业等皆与“水”有关,所以,人们对“水官生日”特别重视,多于此日“斋三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中国四川广安,下元节时,很多道观会举办“下元会”,持斋诵经。[8][22]

祈愿神灵

随着历史的演进,下元节的祭祀内容和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下元节融入了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祭祀风俗,成为了一个祭祀神灵、祈祷平安、期望丰收的节日。比如,在中国山西翼城,下元节这天,人们会杀鸡宰羊,供奉于庭院,并用一年的麦、谷、棉、菽等作物来祭天,称为“谢老天”;在中国福建莆田一带,下元节的傍晚时分,人们会在田间地头祭奠水神,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产丰收,这种习俗被视为祭“亡灵”,也就是普渡孤魂的意思;在中国河北新河,人们将下元节这天视为财神归家之日,会通过焚烧五色纸衣迎接财神回家,这种习俗也被称为“贺财神”,而在中国台湾基隆地区,人们会在下元节这天作平安祭,称为“谢平安”,同时,也有的人们会联合起来,在当地寺庙新建坛棚迎神,以祈求平安,并演戏酬神。[1]此外,中国民间许多工匠,比如铁匠等,会在下元节这天祭祀炉神太上老君,以求顺利平安。[23][24]

祭祀祖先

由于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而中国人有在月圆之时举行祭祖活动的传统,因此,下元节又是一个重大的传统祭祖节日,但如今,中国各地留存的下元节祭祖习俗千差万别,比如,在中国天津,人们在下元节时,会齐备菜肴享祭祖先神灵;在中国山东邹县,人们会专门建醛设宴,祭祀祖先;在中国湖南宁远,下元节前后,人们会举行迎神赛会;在中国重庆涪陵,人们会通过剪纸衣焚送的方式祭祀祖先。然而,中国部分地区将祭亡等仪式提前在“中元节”或者十月初一举行,所以,下元节祭祀祖先的习俗,逐渐被人淡忘。[25][1][26][27]

节令美食

下元节正值中国农业丰收的季节,各地关于下元节的节令美食不尽相同,在中国南方地区,比如江苏武进一带,人们会用新谷磨糯米粉做成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在福建莆田,人们会用豆子做成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饼碗糕等美食,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在福建宁化,下元节时,人们会打糍粑分送亲友,有的也会做些红烧肉等菜肴下酒,作为过节家宴,请亲友同食。在中国北方地区,比如北京,人们会用红小豆做成豆沙馅儿的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就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8][9][23][28][29]

其他习俗

中国民间对三官的信仰由来已久,自明代以后,很多地方修建了三官殿三官堂三官庙三元庵等之类的庙宇,每逢三元节,人们会去庙宇祭拜三官,一则是忏悔罪过,二则是祈福免灾。并且,在饮食上,每逢三元节,信仰三官的人们要禁荤食素,称为“三官素”。[30]

节日意义

下元节有“消灾解厄”的文化内涵,它基于对生命历程中持久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表达人们祈求困厄舒解与人生美好的愿望,同时,它与上元节中元节一起,构成了祈福、赎罪、解困的完整生命体验,所以,下元节不仅是一个表达民俗情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中国人自古就有敬祖的信仰,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会通过焚“金银包”、修斋设醮、享祭祖先、祭炉神等祭祀活动,缅怀先祖,感恩祖德,而祭祖,不仅是追忆先人,更是传承家族情感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仪式。[2][1][31]

相关作品

文学

朝代
作者
作品
内容
唐代
韦应物
《郑户曹骊山感怀》节选[32]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
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
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宋代
苏轼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33]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杨万里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34]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陆游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35]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李复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36]
北风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堕
焚香初自蕊宫归,投鞭来就僧庐坐
乾坤一色飞鸟绝,市井无声百买饿
贫粟未给贫民啼,空屋漏穿不可过
-
-
《中华风俗志》[22]
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宋代
吴自牧
《梦粱录》[22]
(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
-
河北《宣化县新志》[37]
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
-
《仪礼》[25]
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
-
-
《太上三官经》[38]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宋代
-
《宋史》卷一一三[39]
太平兴国二年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五年十月下元节,依中元例,张灯三夜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40]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并赐休假三日,着于令
清代
郑孝胥
《十月十五夜落月》[34]
凄清月色无今古,寂寞人间有死生
雾阁云窗忽今夕,祇将涕泪送西倾

书画

朝代
作者
作品
内容
宋代
马麟
《三官出巡图》[24]
三官出巡图 局部(水官)
元代
何澄
《下元水官图》[41]
下元水官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代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42]
下元灵佑图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