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勃列日涅夫的登顶之路:从坦克兵勃列日涅夫同志,到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上校

 金色年华554 2023-10-01 发布于江西

在1964年10月14日的苏共全会上,赫鲁晓夫失去了所有职务,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俄罗斯联邦中央政治局书记。

那么,为什么是勃列日涅夫?

图片

按照规则,选举人选必须是中央主席团成员。当时,去掉赫鲁晓夫,主席团里还有如下名字:

勃列日涅夫、沃罗诺夫、基里连科、科兹洛夫、柯西金、米高扬、波德戈尔内、波利扬斯基、苏斯洛夫、什维尔尼克。

其中,科兹洛夫已身患重病;米高扬和什维尔尼克年事已高;波利扬斯基过于年轻;基里连科能力不足,重在参与。

还剩下四个人: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苏斯洛夫、柯西金。

苏斯洛夫大名鼎鼎,大家都很尊敬他,但也有许多人怕他,觉得他更像个法官。

因为苏斯洛夫从战后就开始从事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思想家”,大家都觉得,第一书记需要拥有领导过工业和农业的经验,光有思想是不够的。

图片苏斯洛夫

柯西金有这样的经验,他曾担任在交通和纺织系统担任过领导职务,但那是在很久以前了。从1939年被调往莫斯科后,他就很少离开首都,人们很难在外省和各共和国见到他。

而且,柯西金没有从事过党务工作,没有担任过州委第一书记,而中央委员会大多数人都认为,第一书记应当有职业党务工作经验。

只有波德戈尔内看起来与勃列日涅夫旗鼓相当:两人都是拥有广泛权力的中央委员会书记,第一书记不在时,他们轮流主持主席团和书记处的会议。

出生在乌克兰的波德戈尔内,长期在乌克兰工作,他从工人一步步升迁到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党委第一书记,1953年起任乌克兰第二书记,1957年任乌克兰第一书记,他背后有整个乌克兰的支持。

但他的弱点是在中央工作的经验略为欠缺,在1964年,波德戈尔内仍然被视为外省的、乌克兰的党务工作干部,他在1960年才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政治局委员,显然不及早已在首都身居要职的勃列日涅夫。

图片波德戈尔内

在所有这些人中,勃列日涅夫的履历和是最为完美的,他的经历依次是:前线战士、几个州的州委第一书记、摩尔达维亚和哈萨克的第一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中央委员会书记,他还从事过宇航、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领导工作。


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的卡缅斯科耶镇,勃列日涅夫是家中长子,他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他的父亲伊利耶在南俄冶金公司第聂伯罗斯克工厂工作,这个工厂是俄罗斯南方最大的企业。

9岁时,勃列日涅夫进入卡缅斯科耶男子古典中学,革命后该校被改造为第一劳动中学,15岁时,他进入工厂当锅炉工。

1923年,勃列日涅夫全家搬回父亲的故乡库尔斯克州,同年他考入库尔斯克土地规划和土壤改良中等技术学校,在学校里,他被吸收加入了共青团。

根据同志们回忆,勃列日涅夫对学习没什么兴趣,极少看书,他后来的助手阿根托夫说“在我与他共同工作的21年中,我没有一次看见他主动拿起过一卷《列宁文集》,更不必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了”。葛罗米柯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他的知识称不上高深,他不喜欢谈论设计思想政治的理论性话题。

1927年,勃列日涅夫从学校毕业,1928年,他与杰尼索娃结婚,此后几年,他先后当过区苏维埃劳动者代表、区执委会副主席、区土地管理局土地规划处处长。

但是勃列日涅夫所受的教育不足以让他继续晋升,为此他在1931年回到了家乡当钳工,并考入了阿尔谢尼切夫冶金学院夜校部继续深造。

到了1933年,勃列日涅夫已被任命为这所夜校的党小组长、工会委员会主席,并被吸收进入联共(布)。

在此期间,他女儿加琳娜和儿子尤里先后出生,勃列日涅夫也爱上了打猎,这成为他终生的主要娱乐活动。

1935年,勃列日涅夫从学校毕业,获得了热动力工程师的专业资格,1935年10月6日,29岁的勃列日涅夫应征参加红军。

在部队,他被送到赤塔坦克学校学习,毕业后被任命为远东军区第14机械化军坦克连政治指导员,这段时期他表现优异,曾登上过外贝加尔军区报纸。

图片坦克兵勃列日涅夫同志

勃列日涅夫服役的时间并不长,一年后就退入预备役,这个有着工人经历、经过部队锻炼的讨人喜欢的年轻人有着更为远大的前程。

在第聂伯罗彼得夫斯克州干了两年党务工作后,勃列日涅夫当选为州委第二书记,1940年,根据莫斯科的指示,州委增设了主管国防工业的书记,4月26日,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书记职务,这时他年仅34岁,正当他打算大显身手的时候,战争爆发了。

1941年6月,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被德军占领,勃列日涅夫送走家人后参军入伍,被授予旅政委的职务。从1941年6月28日到1942年9月16日,勃列日涅夫担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方面军的司令为骑兵第一军出身的雅列维琴科。

不久,大本营发现雅列维琴科无力指挥一个方面军,便派来马利诺夫斯基接任南方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将军颇具才干,他指挥苏军于1942年1月18日至31日实施了一次进攻战役,向德南方集团军群顿巴斯一塔甘罗格集群猛烈进攻,23日攻取巴尔文科沃的德集团军中心器材仓库,25日收复洛佐瓦亚。

虽然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未能歼灭德军主力,但在战争初期,任何一场胜利都备受重视,这场战役也让勃列日涅夫获得了红旗勋章,被在获奖证书中被称为“富有战斗精神的无畏的政治工作人员。”

好景不长,在哈尔科夫近郊失利之后,南方方面军节节后退,未能守住新切尔卡斯克,又未经大本营允许,便放弃了罗斯托夫。斯大林大发雷霆,将南方方面军与北高加索方面军合并,由布琼尼指挥。

在这段时期,勃列日涅夫的工作作风受到了一些批评:

勃列日涅夫同志的军事知识十分贫乏,解决许多问题时他都像个工农业领导人,而不像政工人员。对人不能一视同仁,总想培植一些他所偏爱的人。

图片卫国战争初期的勃列日涅夫

1942年9月1日,大本营将北高加索方面军改组为黑海部队集群,布琼尼元帅被召回莫斯科,部队又由雅列维琴科中将统率,勃列日涅夫重新成为他的下属,在这个集群里,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重要性要低于之前。

不久,勃列日涅夫又跟着科洛宁少将被调往第18集团军,成为政治部主任,新职位又一次低于原职,因此战争头两年中,勃列日涅夫在官场走的是下坡路。

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从事部队中的政治机关、宣传、报刊等方面的工作,主管接收党员事宜和整理人事档案,换言之,勃列日涅夫与军事业务只有间接关系。

但是这段时间在第18集团军的经历,成为了勃列日涅夫当上领导人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图片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上校

1943年2月4日夜间,苏军少校库尼科夫指挥一支部队在采梅斯湾西岸的梅斯哈科地区登陆,登陆部队付出巨大伤亡后占领了一片登陆场,随后由黑海舰队向这个苏军称为“小地”的登陆场运送了2个海军陆战旅、1个步兵旅、1个歼击反坦克团和1个独立空降兵团共17000余人上陆,在这个方向牵制了德军约5个师的兵力。

苏军所有部队联合成为一个登陆集群,顽强地固守着这个名叫“小地”,具有重要意义的登陆场,这里的战斗持续了225天,小地坚持到了9月,直到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打响,苏军解放了新罗西斯克。

这段经历后来被勃列日涅夫大书特书,成为领导人后,以他的名义出版过一本名为《小地》的回忆录,专门描述这段经历,书中写到勃列日涅夫带领政治部的军官们发起反冲击,他自己端着机枪进入战壕的场景:

“这场夜战特别令人记忆深刻,德国人以大喊大叫和不间断的火力激励自己,挺直着身子冲向战壕。而我们的机枪却哑火了,一个士兵将死去的机枪手推到一旁,我不失宝贵时机,一头扑向机枪。当时整个世界对我而言已缩小唯狭窄的一长条地面,法西斯匪徒正沿着它飞奔而来,已记不得这一切持续了多久,只有一个念头支配着整个身心:挡住他们!”

图片俄文版《小地》封面

奇怪的是,在勃列日涅夫功成名就之前,除了他本人,这个功绩从未被任何人提起,也没有见到过相关记录。

奉命组织小地登陆战斗的卡冈诺维奇(北高加索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和指挥作战的奥滕贝格将军并不认可勃列日涅夫的说法,面对别人询问,他们总是固执地回答:没有人向我报告过,我在那里也没有看见过他。

或许勃列日涅夫确实没在小地前线战斗过,不过在记录里,能找到他曾到过两次小地。

一次是陪同一批莫斯科的党务工作者,另一次是去颁布党证和奖品,两次行程都充满了危险。

德国和意大利的鱼雷艇在沿岸一带活动,截断18集团军部队的供应,他们趁黑夜出海,黎明到来之前返回自己的基地,白天可能会被鱼雷击毁。

勃列日涅夫在乘坐小围网渔船“里察号”前往登陆场时触雷,爆炸把他抛入海中,他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被救上了船。勃列日涅夫很走运,整个战争期间他一次也不曾负伤。

在回忆录里,这趟行程被描述为是勃列日涅夫率领部队前去登陆场增援的,获救时神志清醒:

值得庆幸的是,我落在水里,而且离渔轮相当远。我冒出水面,看见船已在下沉。一部分人同我一样被爆炸的气浪抛了出来,另一部分人自己跳下水。我从小深谙水性,毕竟是在第聂伯河河畔长大的啊!因此在水里能动作自如。我喘了口气,四周环顾一下,瞧见两艘小艇离开拖船,使用螺旋推进器缓慢地向我们驶来。

……

不大会儿,船底擦到海滩,我们纷纷跳上岸。急促的命令声此起彼伏,一些战士从船里搬出弹药箱,另一些战士扛上肩就跑,运往掩蔽工事。这时分,根本用不着催促,炮火不容人迟缓。他们放下一箱,又赶紧往回跑,这一切都是在枪弹扫射下,在不停的爆炸声中进行的。岸上的伤员已经抬下来了,准备后送,我们这支增援部队就是去接替他们的。

多年以后,一座纪念碑在当地村庄竖起,上面写着:

1943年12月11日夜间,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列·伊·勃列日涅夫在此以机枪火力击退敌人冲锋。

图片苏联油画《勃列日涅夫在小地》

新罗西斯克战役结束后,勃列日涅夫获得卫国战争一级勋章,1943年11月20日,第18集团军脱离北高加索方面军建制,转入大本营预备队。12月,该集团军编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编制,调往基辅。

在这里,勃列日涅夫遇到了乌克兰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赫鲁晓夫同志。

=未完待续=

延伸阅读:

斯大林去世后,贝利亚明明拥有巨大权力,为何栽在“乌克兰的乡下人”赫鲁晓夫手里

贝利亚之死,一个毁誉参半的苏联重要人物,一个“没有历史的人”

苏联往事:赫鲁晓夫是如何被罢黜的(上)

苏联往事:赫鲁晓夫是如何被罢黜的(下)

出兵阿富汗,苏联原本坚决反对,为何后来改弦更张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恩怨,要从苏联解体后,俄乌之间的三个问题说起

当下网络guankong愈加严格,不知哪天说不定号就突然没了。

不想失联,或是想要沟通的朋友,都可以加我个人微信,二维码在下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