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我父亲是侵华日军,我从不吃中国菜,因为我不配

 新用户40828904 2023-10-01 发布于福建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我父亲是侵华日军,我从不吃中国菜,因为我不配,我也不生小孩,因为我的身上流着罪恶的血液。这个传承,必须在我这里终结。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东京都丰岛区,原名村上修治,成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村上千秋是东京都立高级中学的日语教师,母亲寺山百合子是家庭主妇。村上春树在东京度过了安稳的少年时光,学习文学创作的种子在这时萌发。
 
他在东京读完初中和高中,1968年进入东京大学第一文学部学习文学。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文学活动,通过校园刊物发表诗歌与小说。
 
1970年,村上春树的处女作《窗边的羊,透明的狼》获“群像新人文学奖”,正式开启文学创作生涯。1973年大学毕业后,他曾在东京都立武藏野高等学校担任英语教师。1978年,29岁的村上春树离开教职,专心写作。
 
村上春树一生多次访问中国,并在作品中多次提及中日关系和历史。他的代表作包括《挪威的森林》《舞舞舞》《1Q84》等。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多变,涉及爱情、家庭、死亡等多个主题,在中国广受欢迎。他曾获得谷崎润一郎奖、日本文学大奖、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骑士勋位等众多荣誉。
 
但是,在这看似一帆风顺的人生轨迹中,村上春树心头始终牵挂着一个秘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秘密。
 
那是在一个周末的闲聊中,村上春树无意问起父亲的往事。起初,父亲只是轻描淡写地提起他的战争经历。但在村上春树再三追问下,父亲终于禁不住倾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他曾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参与了无数暴行。
 
原来,村上春树所敬仰的父亲,曾是践踏中国人民的侵华日军。他亲手参与了在中国的烧杀抢掠,造成了数不清的死伤。战后回到日本的父亲,不仅毫无悔改之心,还沾沾自喜地向村上春树夸耀他的“战绩”。
 
这个秘密的揭露,对村上春树影响深远。原来,他多年所受的教育与历史的真实大相径庭。课本掩盖了日军的侵略行径,战争罪行被粉饰太平。这让他对这个侵华日军的父亲产生了深刻的失望和反感。
 
村上春树认为,父亲所犯下的罪,本应受到谴责和惩罚,绝不能被历史抹杀。但父亲不仅毫无悔意,反而还沾沾自喜。这更加重了村上春树对父亲的讨伐之心。
 
于是,村上春树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弥补中国人在战争中所受的伤痛。他无意续香火,断绝了罪恶的传递。每每路过中餐厅,想到中国人民的苦难,他都会倍感自责。1994年访华期间,他拒绝了中方的款待,坚持饮食自带。
 
在文学创作上,村上春树也毫不避讳地揭露日军的暴行。他的作品《弃猫》直面南京大屠杀;新作《骑士之死》也提到“日本侵略中国”。这招致了日本右翼的强烈谴责,但村上春树没有退缩。他认为,历史不该粉饰太平,日本必须正视自己的罪行。
 
尽管生活在战后日本,村上春树依然选择站在历史正义一边。他不希望真实的历史被掩盖和扭曲。与许多日本人不同,村上春树有勇气面对日军的罪行,表达自己的罪疚。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能深深打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也许,村上春树的父亲只是千千万万名侵华日军的一员。但村上春树作为个人,选择与国家机器及主流史记背道而驰。他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人民争取了一丝历史公道。正如他坦言:“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国家,但我会用我的行动,为历史尽一点心力。”
 
村上春树的一生,蕴含着对历史和人性的深邃思考。他的行动或许对历史微不足道,但他的勇气,值得每一位日本公民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