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脑人工智能,会成为下一代AI的“新宠”吗?

 zhb学习阅览室 2023-10-01 发布于上海

高科技机器人如何体现名字中的“高”呢?方法很简单,能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就是判断它们科技含量高低的最好方式。当然,现阶段的机器人还做不到像人类一样思考,不过它们的运行原理可以通过模拟人思考的方式来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类脑人工智能。

类脑人工智能拥有与大脑类似的信息处理机制,可以搜集加工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自行作出适当的判断,最后再指挥类似运动神经元的输出系统做出与人体反应类似的行动。也就是说,人类设想中的类脑智能既要包括像大脑一样处理感官信息的能力,还得能够操纵类似灵活的关节以及协调良好的肌群这样高度复杂的机电系统。今天的人类科技水平在这两个环节上虽已初展拳脚,但都还没有取得颠覆性的成就,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的类脑人工智能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发类脑人工智能最困难的地方是,我们根本没搞清脑本身,又怎么去仿照脑来开发人工智能呢?虽然我们已经对神经元间信号传导的生理机制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对大脑皮层各个部分主要掌管或参与的生理活动有了一定研究,但是这两者之间信息的传递和解析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另外,类脑人工智能开发的另外一大困境是仿照大脑皮层运作模式的有效数学模型还完全看不到踪影,这一方面是由于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的生理机制尚不明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具有通用性的大脑皮层数学模型的建立难度确实太大。第一对大脑知之甚少,第二没法把大脑的工作方式抽象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学模型,这就是类脑人工智能开发困难的两大原因。

上文中光讲困难,不免让人绝望。实际上,在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人类多少还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与困难相对应,在对大脑的进一步研究和大脑工作机理的模型化方面,人类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微观(神经元)与宏观(皮层脑区)之间的沟壑,学术界称之为介观脑科学,是21世纪脑科学研究中急需填补的空白。可喜的是,已经有光遗传学和双光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可以让人类调控特定神经元的活化和抑制乃至同时观察数千个神经元的协作情况等。

随着对大脑运作机理的不断揭示,人类也在大脑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不断创造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神话,阿尔法狗也正是基于这种模型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对于这个模型的具体机制,大家其实没有必要完全搞懂,况且这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问题,我们只要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理解为是一种仿照大脑工作原理的数学模型即可。毕竟,只有将输入的信息数字化,计算机或AI才能对其进行处理,模型便是将信息数字化的核心工具。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可以说是发展较快的两个应用领域,甚至在很多领域已经实现了对人的替代。在浏览器中随便检索一番,就能发现很多新奇的应用,人脸识别、表情识别、步态识别、特定目标识别(车牌、水果、肿瘤等)等早已不再新鲜,无人驾驶路况分析、多语种识别互译等也已经逐步走向商用。

在这里,不能不提到国产的AI处理器一一寒武纪。这款处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现商用的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基于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专用指令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领域具备优于传统通用芯片的性能和能效。寒武纪芯片的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的类脑人工智能研究完全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然而,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真正的大脑面前也是简陋得可怕,人类仅仅只是借鉴了大脑一点点最皮毛的运作模式,就能收获这么巨大的成功,类脑人工智能研究的美好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人类有一天会被人工智能加持下的高科技机器人所主宰吗

在人类对大脑运作机制充分阐明以及高通用性的大脑信息处理模型建立之前,类脑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将会完全掌控在人类的能力之下。至于具备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诞生以及人类是不是存在被奴役的风险,这样的宏大命题还是交给科幻片大导演们去讨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