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文本)(四处“这样的”意义是否一样)《哦,香雪》、《平凡的世界》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0-01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每晚七点钟,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火车停了,香雪看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她朝车门跑去,上了火车。列车载着香雪飞奔到下一站西山口,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害怕小树林发出的寒寒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军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今晚发生了什么事?对了,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并不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觉得很精神。她向前望去,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节选自《哦,香雪》,原载《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制改)

文本二: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在村里和家里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孙少平却陷入了极大的苦恼之中。三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孙少平不得不回家当了农民。他倒不仅仅是为此而苦恼,他的苦恼发自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觉醒。他很快就满二十二岁,可是,他仍像一个不成事的孩子生活在一大家人之中,他只是在他们设计的生活框架中干自己的一份活。他渴望独立地寻找自己的生活啊!这并不是说他奢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哪怕比当农民更苦,只要他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

一种强烈的愿望就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能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地生活一辈子!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难以想象。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切都将无比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

!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

可是,到外面去闻荡世界的想法,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像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

孙少平已经下决心离开双水村,到外面去闯荡世界。少平已经暗暗把自己外出的目的地选在黄原城。他将在那里怎样生活?他只能像大部分流落异地的农民一样去揽工——在包工头承包的各种建筑工地上去做小工,扛石头,提泥包,钻炮眼……不管怎样,他是非去不可了。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有剥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香雪用四十个鸡蛋换回了梦寐以求的铅笔盒,她盼望明天同学们会再三盘问她,体现了她爱慕虚荣的性格以及激动的心情。

B.香雪独自走了三十里夜路,她的内心经历了从害怕到不怕,再从犹豫到兴奋的变化过程;表现出她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憧憬。

C.火车开进了深山,为封闭的台儿沟带来了外面的信息,为人们打开了瞭望世界的窗口,预示着台儿沟走向开放文明的必然趋势。

D.孙少平心中苦恼,主要不是因为他回家当农民了,而是因为他没有独立自主的空间,他想要摆脱束缚,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句中黯淡一词既写出了香雪眼中月光的状态,又衬托出她此刻内心的不安与犹豫。

B.“哦,香雪!香雪!”运用反复手法,赞美了香雪以及山区淳朴善良的姑娘们,以群山的回音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C.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不同,文本一清新、优美、纯净,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文本二质朴、凝练、生活化,有着黄土高原的乡土气息。

D.两篇选文都有散文化的倾向,不以情节取胜,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凸显了人物面对生活变化时内心的挣扎。

8.文本一加点的四处这样的意义是否一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

9.学校举办文学经典人物画展,香雪和孙少平人选青春与梦想这一板块,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入选理由。(6)



6. 【答案】【解析】小说并非要体现她爱慕虚荣的性格。

7. 【答案】【解析】第一人称有误。

8. 【答案】不一样。前三个这样的意义相同,指香雪在深夜独自走在大山中看到的景象时独特的感受。闪闪发光的盒子给了她战胜恐惧的力量,这些景物随她的心情变得异常美妙起来;后一个这样的指香雪自己想象的变化后的台儿沟的情景。铅笔盒带给她信心和勇气,香雪由关注自我到关注自己生存的世界,表达了她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和对台儿沟未来的美好憧憬。

9. 【答案】青春的香雪心中充满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年轻的孙少平不想安于现状,他有着青春的激情和冲动,渴望走出乡村,实现人生价值。

青春就应该追求梦想。香雪和孙少平为了追求梦想,不畏艰难,勇敢前行,所以入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