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部招妻》:感受贫穷的细节

 新用户2290u2xN 2023-10-01 发布于广东

前段时间看《最后的耍猴人》知道了马宏杰,于是找来了他的另一大作《西部招妻》。
《西部招妻》讲述的是两个最普通的农民历经波折到宁夏固原“招妻”的故事,时间跨度十几年。一个是来自河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老三,倾全家十余年之力先后三次奔赴宁夏固原地区“招妻”,八年中先后娶过四个女人,一个是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导致不解人事的“憨姑娘”,一个骗了他20000块钱就消失了的“骗婚惯犯”,还有一个想家想的喝了农药的女孩,最终付出了老父亲的生命和全家的积蓄,终于和缺乏家庭温暖的红梅过上了相对平静的“温馨”生活。一个来自湖北的有个患精神分裂的大哥刘祥武,他的条件使得他们的“招妻”之路充满了艰辛。刘祥武第一个媳妇背景复杂,治病花了一屁股钱,结果还散了伙。有人给他出主意,想办法把哥哥弄没就没拖累了。刘祥武下不了这个狠心。之后通过捡钱包的遭遇、出海打黑工懂得了媒体的力量,之后救助街头流浪汉、救助别人的老婆都因此而来,但自己找的比自己大六岁的老婆,还是呆不下去,跑了。
马宏杰的文字非常朴实,就像一个老朋友坐在你面前,活灵活现地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吸引着你不停地感知其中的人,其中的事。我对这本书感觉格外亲切的另一个原因是书中所写之地固原与我家乡几山之隔,看到书中那些土坯房,茅草屋,那些过时多年的穿着,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无奈表情,思绪不由得回到小时候的故乡。
一些不了解真相的媒体人常常将所谓的公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挂在嘴上,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语,作一些矫情的批判。说是“招妻”,其实和“买妻”差不多,双方可以自由相看,相中了才坐到炕上讨价还价。说到底,“招妻”存在的根源还是落后。经济发展的落后,生活水平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导致的人们的思想传统保守无知,世代更替沿袭,成了一个循环性的怪圈。我还想说的是,河南的老三,还有其他地方的张三王三李三赵三,他们都去宁夏还有其他同样落后的地区“买”到了妻子,那么生活在落后地区的男人呢,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或许连“招妻”的资格都没有呢!
相对于一些将社会责任感挂在嘴上的人,马宏杰却是个实干家。他对《西部招妻》这个题材,一直跟拍了十几年。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拍摄这件事并不难,难的是跟拍,拍同一个人,拍同一件事,一直拍下去,一拍十几年。马宏杰做到了,我觉得他很了不起,这样的坚持,这样的坚守,是一个身体力行默默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