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0035 祭司:最早的知识分子

 新用户7842qWV8 2023-10-01 发布于江苏

人类进入农耕社会,有能力养活更多非农业人口,产生了手工业和贸易。

人们也定居下来,出现聚落、城市,组织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大大增加,也需要非农业的人进行管理。

物质基础和现实需求导致社会阶层开始分化。

【以自由换取秩序】

原来平等的部落成员,有些变成专职农民,有些变成了手工业者,还有些则变成了贵族阶层。

这个变化既非强迫,也非自愿,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自然产生的。

有秩序才有效率,秩序需要制度和规则来维护,人类被迫牺牲一部分的自由。统治者和制度的出现是文明的代价之一。

【祭司是最早的知识分子】

在农民和手工业者之上,最早的特权阶层应该是祭司。

早期人类知识水平有限,对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只能向神灵寻求答案。

早期的聚落只有简单的圣祠,但没有专职的祭司,只有兼职的巫师。

聚落发展为城市,圣祠发展为寺院,巫师们也升级为脱产专职的祭司了,成为最早的特权阶级。

一座城市,必须有自己的保护神,神庙成为祭祀中心,巫师祭司自然也就成为管理地方事务的领袖了。

随着人口增多,城市扩大,祭司们也越来越忙、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权势。

1、人神中介

祭司们要主持祭祀,在播种季节,需要童男童女“血祭”,以祈求粮食丰收,人畜兴旺。

当时的人们认为大地和人一样,丰乳肥臀才能多产粮食。所以不约而同地崇拜丰产女神,这一点从世界各地早期黏土塑像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2、实用科学家

为了保证农时,指导生产,祭司们还必须担当起天气预报员的角色。他们观测天象,发现了季节变化;记录洪水泛滥时间,总结规律。

3、管理、调度、裁判者

祭司既有半人半神的法力,又可预知天气洪水变化,自然要担负起组织、管理职能。

祭司们要调度播种、灌溉、收割,促进了农业生产;宗教仪式本身的需求也拉动了手工制品的生产。复杂的组织很容易产生矛盾,祭司们又成了裁判者。

4、最早的知识分子

大量的非农业(宗教、生产、贸易、行政)复杂工作,自然需要记录,文字出现了。作为文字的发明者和使用者,祭司们也成为最早的知识分子。

【贵族产生】

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社会需要专职的行政管理者;同时,财富差距越来越大,战争频繁出现,也需要专业的军事领袖。

身兼多职的祭司们忙不过来了,世俗贵族逐步取代单纯的祭司,更多则是合二为一。

行政管理者和军事领袖出现了,国家的产生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